史密斯-韋森M&P「護盾」M2.0微型手槍 .45 ACP口徑「掌中雷」

2021-01-09 hawk26講武堂

史密斯-韋森性能中心(Smith & Wesson's Performance Center)推出的M&P「護盾(Shield)」M2.0微型手槍,改用.45 ACP口徑。

使用.45ACP口徑作為自衛武器當然不是一個壞主意,儘管因為彈藥的關係,它不可能像9×19mm那樣小。但史密斯-韋森的這把擊針平移式手槍已經達到了設計目的,成為一款結構緊湊、威力強大的手槍。作為性能中心的產品,這支手槍提升了整體製造質量。本文為all4shooters網站發布的評測文章,作者GiorgioBrancaglion,本人翻譯給大家分享。

使用.45ACP口徑的緊湊型半自動手槍作為隱蔽攜帶的自衛武器,這個想法並不新鮮。上世紀50年代柯爾特公司就已經想到,如果您想整天攜帶一支標準型1911手槍(如圖),那麼5英寸(127mm)槍管可能太大了。

為此柯爾特推出了指揮官型(Commander,如圖),配備4.25英寸(108mm)長的槍管和鋁製套筒座。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柯爾特又推出槍管更短的軍官型(Officer,如圖),槍管長度為3.5英寸(89mm)。此時在美國9×19mm口徑大容量雙排供彈的半自動手槍開始逐漸流行,數年後,金伯(Kimber)等推出的.45ACP口徑的1911緊湊型手槍,被聚合物套筒座擊針平移式手槍搶走了市場份額。

M&P意為「軍用和警用(Military&Police)」,可見史密斯-韋森對該系列手槍寄予厚望,然而在軍用和警用市場收穫並不多,在民用市場的佔有率同樣不理想。這款手槍是M&P系列手槍的第二代產品,因此具有軟體風格的M2.0。它是「護盾」的特殊版本,由性能中心研發,史密斯-韋森將其定義為微型(micro-compact)手槍。

槍管長度為3.3英寸(84mm),聚合物套筒座源自M2.0緊湊型,並進一步減小了握把的尺寸,仍可以使用6發或8發單排彈匣。與基本型相比,最重要的區別就是槍口附近靠上的位置有減小上跳的開孔,套筒在相應位置有對應的開槽。

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細節就是配備了HiViz光纖的機械瞄準具,準星為綠色,照門為紅色,能夠在較暗環境下快速瞄準目標。套筒採用不鏽鋼製造,表面有一層被稱為「Armornite」的特殊氮化物塗層,可以保護金屬免受刮擦和磨損。套筒前後都有波浪形的防滑紋路,雖然很小,但可以提供有效的摩擦力。

聚合物套筒座內部有一個鋼製的底盤,上面有與套筒接觸的滑軌。內部還裝有性能中心調校的扳機組件,讓操作更加輕巧。

槍身左側有空倉掛機解脫杆、可翻轉安裝的彈匣卡榫和分解杆,並沒有手動保險,但是扳機保險與擊針自動保險的共同作用下,足以確保槍械的安全。「護盾」M2.0採用標準的6+1發彈匣和8發擴容彈匣,這不可避免地讓握把尺寸明顯變大。

全槍長165mm,空槍重640克,這個重量並不輕,但考慮到它是一支.45ACP口徑的微型手槍,擁有強大的火力,這個重量似乎也是很正常的。

史密斯-韋森M&P「護盾」M2.0微型手槍建議零售價為567美元,約合人民幣3663元。這樣的價格,對比該槍出色的扳機組和精緻的做工,性價比能夠讓用戶滿意。

相關焦點

  • 動能360焦耳,能夠獵麋鹿的手槍彈
    嚴格意義上來說,.22 Remington Jet彈屬於改裝彈藥,它的原型是.357口徑的馬格南彈,只不過把瓶口給縮小到了.22口徑,但彈殼依然保持著.357的規模,這意味著它擁有比.22 Hornet更多的裝藥量。
  • 【輻射百科】你需要一把武器 手槍第5篇
    .32口徑史密斯韋森左輪手槍於十九世紀投產,至二十世紀初結束。如其名所示,它使用的是.32口徑的手槍彈。與N99相比它的精度和威力均嚴重不足,彈容量也只有區區5發,唯一堪堪能夠入眼的也就只有還不錯的射速。
  • 為什麼轉輪手槍的槍口動能有3000焦耳左右?
    問:為什麼轉輪手槍的槍口動能有
  • 來看看各國軍隊和警察使用的手槍
    ,這也側面體現出左輪手槍被自動手槍取代是大勢所趨。其實香港警方也並非百分百使用左輪手槍,回歸前就有使用格洛克、白朗寧「大威力」、柯爾特1911、史密斯-韋森39等自動手槍了,回歸後香港警察的左輪手槍純屬歷史遺留。
  • 袖珍手槍-84式微型自動手槍
    1970年世界上惡性劫機事件接二連三發生,而中國當時的民航系統還沒有健全的安保系統,國內也出現比較惡劣的事件,民航機配備安保人員和安保武器迫在眉睫,在民航上這樣的環境中,軍用手槍十分不適合,因而著手研製了外形"嬌小"的1984年式7.62mm微型自動手槍,84式手槍也是我國最小的手槍
  • 45大威力子彈爆頭都不死,子彈卡在顱骨上
    一發.45acp彈沒有擊穿他的顱骨,而是鑲嵌在了他的頭部。 看起來這位老兄在當時沒有大礙,但要強調的是,這樣的傷勢中,子彈非常有可能已經造成了顱骨的骨折和凹陷。較好的情況是彈頭卡在顱骨上,沒有侵犯硬腦膜;只要撬出子彈、觀察下方沒有出血,縫合起來消炎即可。
  • 9mm VS .45ACP,這兩手槍彈性能特點對比盤點
    首先,這兩種子彈的出生年份都差不多,9mm是1902年,.45ACP是1904年。他們兩都屬於無凸緣彈,在那個特定年代是專為自動手槍準備的。9mm的前身是7.65x21mm帕彈,德國軍方覺得口徑太小,因此設計師喬治·魯格將其擴到9mm。而.45ACP則是源於美軍在美菲戰爭中覺得.38轉輪的停止力不足,因此將口徑擴到.45英寸(11.43mm)。
  • 高清大圖:細品史密斯-維森No.1轉輪手槍
    根據生產時間先後,史密斯-維森No.1轉輪手槍有三種不同的亞型。彩雲找到很多精美的圖片,讓我們結合圖片了解三個壓型的區別,也來欣賞一下這種古董轉輪手槍。
  • 不鏽鋼框架 模塊化設計 射擊精度堪比競賽級別的史密斯.威森半自動...
    美國老牌槍械公司史密斯&威森在2005年的時候,推出了一款半自動手槍M&P,其中的M&P其實是「軍事和警察」的縮寫,如果單單從名字上來看這把手槍明顯是面向警察和軍用市場設計的
  • 以色列著名的4大手槍,第一把是沙漠之鷹,最後一把能當衝鋒鎗使
    1、沙漠之鷹 沙漠之鷹是1980年由MRI發布的一支狩獵手槍。原型槍則在1981年完成,而最終定型則是在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完成。第一支具有0.357口徑,問世後成為了收藏家和槍械愛好者瘋狂追逐的對象。
  • 航天員手槍:中國最實用,俄國最強悍,拿大口徑手槍打外星人?
    至於防備太空中的敵軍,這個理由也不成立,目前太空戰都是以針對摧毀或幹擾對方大型設備為目標,不涉及太空人的面對面作戰。有一種說法認為,太空人攜帶武器上天,是為了在必要的時候自盡,因為出現事故的情況下,沒有辦法了結自己可能會很痛苦。這樣的理論,聽起來有一定的可能性,而且歷史上的航天事故確實不少,配備手槍做完全準備似乎也是可能的。
  • 「精彩轉輪」-盤點2020年美國槍展上出現的轉輪手槍
    (文章主要信息來自槍械網站TFB) 北美武器公司的.22口徑微型轉輪手槍 北美武器公司(North American Arms)成立於1972年,總部在猶他州普羅沃(Provo, Utah),原來的名字叫落基山武器公司(Rocky Mountain Arms)。
  • AR15步槍被魔改成手槍會是什麼樣?這款Solo300體型雖小威力卻大
    在眾多的魔改槍械中,由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槍械發燒友利亞·迪雷,在AR15步槍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Solo300按照這款怪槍的創造者利亞·迪雷自己的說法,這款所謂是手槍靈感來自於《星球大戰》中的韓·索羅的DL-44重型爆能手槍。
  • 中國手槍中的「壽星」:國產NP58外貿手槍(圖)
    這兩種手槍在壽命、精度、故障率等指標方面取得不俗成績的同時,槍管壽命也均超過了2萬發,成為中國手槍的「壽星」。但該公司的科技人員並不滿足已取得的這一點點成績,他們認真分析了國外手槍市場的發展潮流,並在2006年與北方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再度聯手,在NP22、NP34 9mm手槍挺進國際市場的同時,開發多口徑、多功能的NP系列外貿手槍,以保持在國際手槍市場的持續競爭力。
  • M1911手槍
    M1911(45手槍)是一種在1911年起生產的.45 ACP口徑半自動手槍,由美國人約翰·白朗寧設計,推出後立即成為美軍的制式手槍並一直維持達74年(1911年至1985年)。M1911曾經是美軍在戰場上常見的武器,經歷了一戰、二戰、韓戰、越戰以及波斯灣戰爭。
  • 槍口動能4焦耳,初速每秒200米,這麼弱的手槍能傷人嗎?
    蜂鳥手槍並不是世界上最小的手槍,因為美國一家公司推出了C1ST微型左輪,長55mm,空重19.8g(全重30g),口徑2.34mm,比蜂鳥還要小。
  • 防衛第一屏障,女性可單手操作,西格最得意的1911款便攜手槍
    P938受到歐美女性防衛的必備微小但強大,P938女性單手即可握在手槍市場中,有不少人喜歡緊湊型手槍,同樣市場也給了他們很多不錯的選擇,例如史密斯韋森的M&P Shield,格洛克43,當然還有西格的P365,他們都有自己的擅長的領域和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