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方法有千千萬,目前主流的方法是臺釣,但對於喜歡釣大板鯽的「鯽魚控」來說,傳統釣反而比臺釣更好玩。另外,對一些剛入門,但對臺釣中那些開餌,調漂有的迷糊的釣友,也可以先從傳統釣開始玩起,因為傳統釣大多用的七星漂,調漂過程不需要那麼精準,過程也比較簡單,但是卻能保證不輸臺釣的中魚率。
另外,傳統釣裝備也比較簡單,一桿一線就夠了,一些比較差的環境也能應付自如,有臺釣無法比擬的優勢。比如說茂盛的水草縫隙,樹枝密集的地方,這些地方都是鯽魚藏身的好地方,因為用臺釣可能無法下手,但用傳統釣卻能應付自如。
但釣好魚有個前提,那就是調釣要合理,那麼七星漂該怎樣調漂呢?很多人習慣用臺釣的理論來調七星漂,結果越調越麻煩,今天咱們就來聊聊七星漂的調漂技巧,希望新手釣友們熟練掌握後在接下來的秋冬季大顯身手。
一,朝天鉤七星漂調漂方法
傳統釣也有很多套路,不過用得最多的還是朝天鉤和睡鉤2種。朝天鉤是最常見的,鉤柄上自帶鉛墜,靠自重和七星漂的浮力來維持平衡。朝天鉤看起來很鈍,但只要調釣合理是很靈敏的,餌動了漂就動。信號也以頂漂為主,主抓鯽魚吃餌後抬頭的動作。
很多釣友都覺得用朝天鉤不需要調漂,但路人甲還是建議朝天鉤的重量略大於浮漂的浮力,這樣就能保障鉤餌一定會觸底。而且最靈敏的狀態還是魚鉤緩緩將浮漂慢慢拉入水中,(注意了,是緩慢將七星漂拉入水中,如果速度過快就還要增加浮力)。
不過在線組和魚鉤的搭配上要根據季節和魚情來調整,在魚口輕的時候可以用小鉤細線,比如說0.8的線搭配3號伊豆。現在這個天氣可以用1.5號線組搭配5號伊豆就可以了,一般的魚情都能比較輕鬆的對付。在調漂的時候記住一點,七星漂露出來的顆數越少,則代表線組繃得越直,就越靈敏,反過來就越鈍。
二,睡鉤七星漂的調漂方法
睡鉤和朝天鉤略有區別,用的普通魚鉤,但是魚鉤到鉛墜之間有個3-5釐米左右的距離。從理論上來講,睡鉤出現的信號比朝天鉤更遲鈍一點,不過從實際作釣來說這個延遲可以忽略。這種釣法一般魚鉤是躺在水底的,鉛墜也可以躺底,不過有個好處就是鉛墜的大小是可以調整,浮漂的數量也可以調整。
比如說在魚口輕的時候,浮漂可以只用3顆,來提高靈敏度,魚口比較活躍的時候搭配5-7顆。調漂方法有2種,第一種就是和前面一樣,讓魚鉤和鉛墜的重量略大魚浮漂的浮力,還是讓鉛墜緩緩的將浮漂拖入水即可。另一種方法和臺釣的調平水差不多,找底後下拉浮漂,然後修剪鉛皮讓最後一個漂都隱約露在水面即可。
可能很多釣友擔心太鈍,其實擔心得有點多餘了,就好像前面說的,我們主抓的是頂漂,是鯽魚吃餌後抬頭的漂相。魚鉤和鉛墜觸底的平衡被打破之後,信號會非常清晰,而且能過濾大部分試探的信號,中魚率反而更高。另外,用傳統釣的時候,一般都用紅蟲,蚯蚓這些比重很輕的餌料,如果像臺釣那樣調漂,可能會出現離底的現象。
不管我們用什麼釣法,用什麼方法調漂,不必過於糾結調幾釣幾,只要能讓你上魚就行了。不然整天糾結調幾釣幾,什麼信號中魚率最高,折騰了半天卻釣不到幾條魚,那也沒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