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包含著更廣闊的意義,而不在於我們實際得到了什麼;關鍵是我們的心靈是否充實。
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時時都會感到被生活的波濤巨浪所淹沒。你會被淹沒嗎?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淪!
既要腳踏實地於現實生活,又要不時跳出現實到理想的高臺上張望一眼。在精神世界裡建立起一套豐滿的體系,引領我們不迷失不懈怠。待我們一覺醒來,跌落在現實中的時候,可以毫無怨言地勇敢地承擔起生活重擔。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當然,普通並不等於庸俗。他也許一輩子就是一個普通人,但他要做一個不平庸的人。在許許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應該表現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來。
《平凡的世界》(選段)
赤手空拳來到這裡,要怎麼生活下去呢?
孫少平背著自己的那點破爛行李,從擁擠的汽車站走到街道上的時候,他便置身於這座群山包圍的城市了。他恍惚地立在汽車站外面,愕然地看著這個令人眼花繚亂的世界。他雖然上高中時曾因參加故事調講會到這裡來過一次,但此刻呈現在眼前的一切對他來說,仍然是陌生的。一剎那間,他被龐大的城市震懾住了,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存在。
這就是我要開始生活的地方嗎?他在心裡對自己發出了疑問。你,身上帶著十幾塊錢,背著一點爛被褥,赤手空拳來到這裡,你怎樣才能生活下去呢?
這一切他自己全然不知道。
他此刻唯一意識到的是,他已經來到了一個「新大陸」。至於到這裡怎麼辦,他一時的確還難以想像。
孫少平發了一會愣怔,便邁著沉重的腳步,往前走去。
孤單和恐慌使他忍不住把眼睛閉了起來。
東關大橋的時候,他看見街道兩邊的人行道上,擠滿了許多衣衫不整或穿戴破爛的人。他們身邊都放著一卷象他一樣可憐的行李;有的行李上還別著錘、釺、刨、鏨、方尺、曲尺、墨斗和破藍球改成的工具包。這些人有的心慌意亂地走來走去;有的麻木不仁地坐著;有的聽天由命地乾脆枕著行李睡在人行道上,少平馬上知道,這就是他的世界。他將象這些人一樣,要在這裡等待人來買他的力氣。他便自然地加入了這個雜亂的陣營。找了一塊空地方把行李擱下。周圍沒有人注意他參加到他們的隊伍中來。和這些同行比起來,他除過皮膚還不算粗糙外,穿戴和行李沒有什麼異樣的。
他不熟練地捲起一根旱菸棒,靠著自己的鋪蓋卷抽起來。此時已經是下午,黃原河被西斜的太陽照耀得一片金光燦爛。河西大片的樓房已經沉浸在麻雀山的陰影中。剛從寂靜的山莊來到這裡,城市千奇百怪的噪音聽起來象洪水一般喧囂。儘管滿眼都是人群,但他感覺自己象置身於一片荒無人煙的曠野裡。一種孤單和恐慌使他忍不住把眼睛閉起來。
幸福不僅僅是吃飽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戰勝困難。
的現實立刻便橫在這個漂泊青年的面前。他既沒有闖世的經驗,又沒有謀生的技能,僅僅憑著一股勇氣就來到了這個城市。他靠在磚牆邊自己的爛鋪蓋卷上,久久地閉著眼睛。他內心痛苦而煩亂,感覺自己在這裡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那麼,再返回雙水村嗎?這很容易,明天早晨買一張汽車票,大半天就回去了——回到他那另一種苦惱之中……可是,他怎麼能回去呢?
「不!」他喊叫說,並且睜開了眼睛。他看見周圍有幾個人在看他,臉上都顯出詫異的神色——大概以為他神經不正常吧!
孫少平儘量使自己的精神振作起來。他想:他本來就不是準備到這裡享福的。他必須在這個城市裡活下去。一切過去的生活都已經成為歷史,而新的生活現在就從這大橋頭開始了。他思量,過去戰爭年代,象他這樣的青年,多少人每天都面臨著死亡呢!而現在是和平年月,他充其量吃些苦罷了,總不會有死的威脅。想想看,比起死亡來說,此刻你安然立在這橋頭,並且還準備勞動和生活,難道這不是一種幸福嗎?你知道,幸福不僅僅是吃飽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戰勝困難……
生平 ● 路遙
苦難的童年
路遙,原名王衛國。1949年出生於陝北山區一個極端貧困的農民家庭。沒有吃的,沒有穿的,全家人只有一床被子,甚至到了懂得羞恥的年齡還穿不上一條褲子,完全是「叫花子」狀態。7歲時,路遙被父母過繼給了叔父家。
飢餓的折磨
小學時,路遙交不起米麵,只能在家裡蒸一些菜葉加麩糠的乾糧,帶到學校在灶房熱一下吃,屬於「半灶生」。上初中時,他交不起每月四五塊錢的夥食費,有時甚至連五分錢的清水煮蘿蔔也吃不起。他時常餓得發暈,餓得發瘋,餓得絕望。路遙對飢餓痛切的體驗,在他後來的作品中經常體現。
命運的波折
1966年夏,路遙考上了西安石油化工學校。他以為自己終於可以脫離貧困的苦海,然而,命運無情地捉弄了這個飽受飢餓折磨卻又志向高遠的農家小子,這時「文化大革命」爆發了,大中專院校的招生無限期停止。
1969年路遙回鄉務農。這期間,他和當時在延川縣梁家河大隊插隊的習近平同住一個窯洞,兩人成為朋友,曾徹夜長談過。
△路遙在煤礦體驗生活
自虐式的創作
1973年路遙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逐漸開始文學創作。在寫《平凡的世界》時,路遙查閱了小說所反映的十年間的各種報紙,工作量非常巨大,手指頭被紙張磨出了血,只好改用手掌翻閱。第二部完稿時,路遙累得口吐鮮血,醫生要求他必須停止工作。但路遙隱瞞了病情,不惜生命也要完成《平凡的世界》。過度的勞累和營養的匱乏,使他幾乎無力坐起,只能半躺在桌面上勉強書寫。他幾乎完全憑藉精神的力量完成了最後的工作。
永遠的路遙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路遙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
但路遙的作品影響了一代中國人的成長,從這個意義上說,路遙依然活著……
懷念 ● 路遙
我至少讀過7遍《平凡的世界》,小說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苦難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你碰到的困難越大、考驗越艱巨,你的進步與成長就會越大。記得小說中,孫少平說過一句「我遲早要扒火車去外面的世界」,這句話也是我心底的聲音,讓我深受鼓舞。
——潘石屹
路遙的小說裡面有種人性處境、現實處境的冰冷。這種冰冷帶給我們一種溫暖,因為這是整個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他不是讓你看完去說「哎呀,這個世界沒救了,就此了斷了吧」,而是說「哦,原來世界是這個樣子的,那我們去各自想對策生活下去」。
——賈樟柯
我很敬佩這個年輕人。心想,這位和我朝夕相處的、活脫脫的年輕人,怎麼一下子達到了這樣的高度!我感到了一種巨大的無形壓力,於是才有了《白鹿原》。
——陳忠實
你有沒有讀過路遙的書?
點擊「寫留言」
和大家一起聊聊。
本期監製/唐怡 主編/王興棟 編輯/孫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