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四句詩恐怕是《詩經》中最耳熟能詳的了,上至耆叟,下至孩童,幾乎人人都能夠傳誦。有專家認為,雎鳩是彩鷸。彩鷸喜歡雌雄雙雙生活在稻田或河灘中,雌鳥色彩豔麗,在前覓食,雄鳥色彩黯淡,在後覓食,形影不離。彩鷸的鳴聲是低沉的「關——關——」聲,別致而悅耳。因此,雎鳩就是美麗的彩鷸鳥。
一直想拍彩鷸,就是太難見。實在經不住誘惑,來明溪拍攝,儘管很精彩的彩鷸反翅沒能如願拍攝到,但靜態的圖片效果還是非常令人欣喜的。
福建省明溪縣地處龍棲山、閩江源、君子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結合部,是亞洲東部鳥類遷徙的重要停歇站和夏候鳥的重要繁殖地。截至目前,全縣已發現野生鳥類316種,佔全省的60%,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種有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國家Ⅱ級保護鳥種有領角鴞、鴛鴦、灰白鷳等34種。其中,明溪彩鷸聞名中國,甚至世界,引來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愛鳥人光顧。
彩鷸為彩鷸科彩鷸屬鳥類,是一種體型略小而色彩豔麗的沙錐樣涉禽,野外辨識度很高。一般來說,鳥類的雄鳥比雌鳥羽色更豔麗漂亮,體型更大,但彩鷸是特例,雌性不僅比雄性更漂亮,而且更健碩,體型更大。彩鷸在中國留居於西南和沿海地區,西自雲南西部,西藏南部、四川中部、東抵長江下遊、臺灣,南至海南島。夏季往北延伸至陝西、華北東部和東北南部一帶。北方鳥群至長江以南地區越冬。漂鳥至西藏南部,在西藏東南部應為留鳥。在國外,彩鷸分布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印度、緬甸、泰國、斯裡蘭卡、馬來半島、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地。
彩鷸主要棲息於平原、丘陵和山地中的蘆葦水塘、沼澤、河渠、河灘草地和水稻田中。性隱秘而膽小,領域性較強,一般活動地點固定,多在晨昏和夜間活動,白天多隱藏在草叢中,喜歡陰雨天或早晚天色昏暗時出來覓食,一雙較大的眼睛非常適合黑暗活動。受驚時通常一動不動地隱伏著,當人走至跟前,才突然飛起,邊飛邊叫。飛行速度較慢,飛行時兩腳下垂,飛不多遠又落下。當其他鳥靠近時,它會反向上展翅,靠增大面積警告來者。在開闊地區則通過快速奔跑來躲避危險。也能遊泳和潛水,通常單獨或呈鬆散的小群活動和覓食,以昆蟲、蝗蟲、蟹、蝦、蛙、蚯蚓、軟體動物、螺、植物葉、芽、種子和穀物等各種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植物性食物為食。
彩鷸多在附近的溪流、江河、水稻田中活動和覓食,晚上則飛到近岸的山林裡休息。捕食的時候,它輕輕地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地望著水裡活動的小動物,然後突然用嘴巴向水中猛地一啄,將食物準確地啄到嘴裡。
彩鷸是有名的性別角色反串的少數鳥類之一,實行一妻多夫制。每年5~7月是彩鷸的繁殖期,繁殖期由雌鳥佔域求偶,伴隨著求偶行為(雌鳥追逐雄鳥),雌鳥在夜晚和晨昏會發出特殊的求偶叫聲,這時的彩鷸營巢於淺水處蘆葦叢或水草叢中,有的也在水稻田中營巢,巢主要由枯草構成。通常置巢於蘆葦或水草或稻秧間淺水處的草堆上或土臺上。
雌鳥和一隻雄鳥交配後幾天都形影不離直到產下兩枚卵後,雄鳥就開始自己孵卵了,待雌鳥產完第3枚卵就不與雄鳥待在一起了,等到產完第4枚卵雌鳥就離去,由雄鳥單獨孵卵、育雛。雌鳥並不負責孵卵,因而一旦發生雄鳥棄巢的事件,雛鳥就沒有機會出生了。
剛孵出來的彩鷸寶寶就已經覆蓋絨毛,並且能到處跑,這樣彩鷸寶寶就可以自己覓食了。彩鷸寶寶的絨毛是淺黃褐色的,頭上和身上有黑色縱紋;退掉絨毛長出羽毛後,未成年的幼鳥則與它們的父親長相相似。一旦外界有危險,和其他鴴鷸類的鳥兒一樣,成年彩鷸會把幼鳥保護在翅膀和腹下,以免遭遇危險。
彩鷸是很好的環境指示劑,只有生態環境好、採食環境優的地方,彩鷸才會擇居而棲。彩鷸在明溪棲息繁殖,也說明了區域生態環境的優良。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環境可以得到更大的改善,彩鷸可以出現在更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