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經驗分享:文科生數學零基礎拿高分

2021-01-10 網易教育

前輩言:高手過招在於早期的基礎積累和過招時的招式,對於數學而言就是複習管理和答題技巧。如今看來,前輩的經驗誠不我欺。難度固然存在,零起點拿下考研數學高分也並非不可能。

考生檔案

姓名:王薔睿

本科院校與專業:北京師範大學英語專業

報考院校與專業:中央財經大學大學政治經濟學

成績:總分410分,數學136分

萬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一個龐大工程的考研複習更是如此,尤其對於數學這種無法通過短期突擊而獲得長足進步的學科,當然對於我這種數學零基礎的則更為關鍵和重要。事實上,在數學複習開始之前制定一個長遠計劃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對日後的學習大有裨益。零起點考生相比之下劣勢明顯,合理的計劃顯得尤為重要。我花了近兩年時間備戰考研,從最先開始學習數學,就是一直按著計劃在走,雖然有時因為實際情況的變化難免會有些調整,但是大的計劃始終未變。對於數學零起點的考生來說,一年半的時間比較合適。這一年半時間的數學複習可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建立基礎(六個月)

第一階段耗時六個月,主要目標無疑是建立基礎,持續時間較長,具體又可分為兩個時間段。

鑽研課本

第一個時間段大致持續四個月,主要任務是鑽研課本。教材是任何其他資料都無法替代的,是考研數學的根基。官方推薦的教材是同濟大學出版社的《高等數學》,浙江大學出版社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線性代數》。同濟大學出版社的《高等數學》上下冊內容詳盡,不僅包含數三考研的所有知識點,還覆蓋了較多非考試知識點,對學生要求比較高,個人認為適合對高等數學感興趣或是時間較為充裕的考生。當初由於專業課壓力大,學習數學時間有限,故而我最終放棄該版教材,選擇了非主流的專為考數三同學編撰的版本,內容較為簡單,易於上手,適合高中文科大學未接觸過數學的考生。考研教材的選擇無須太過糾結,內容總歸大同小異,無論官方、民間如何推薦,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選定教材之後能夠立刻開始潛心學習比花費時間尋求最好的教材要有意義的多。

很多考生在選好教材後可能會遇到報班、蹭課或是自學的問題,個人推薦自學。考研班多為大課,老師的講課內容一般是針對有一定高數基礎的同學,對零起點考生來說顯然負擔過重。蹭課有利有弊,利在能夠隨時向老師反饋疑難點,弊在老師授課時有所挑選、覆蓋面窄且深度不夠。所以,最佳選擇是自學輔以適當蹭課。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要及時請教老師和同學,否則後面的學習必然無法進行。

複習全書

第二階段大致持續兩個月,考生開始接觸複習全書,李永樂或者陳文燈的複習全書擇一即可。複習全書是對教材知識點的高度概括總結,除此之外,還覆蓋了編者總結的做題技巧,對考研幫助較大。複習全書主要針對複習程度較好的考生,其提供的習題較難,初學者會比較吃力但也不必灰心,重心要向知識點和做題技巧傾斜。

第二階段:強化知識點和解題思路(六個月)

第二階段需要約六個月時間,是最重要的強化階段。強化過程中考生主要目標是掌握複習全書。很多人認為複習全書內容覆蓋面廣、難度較大,只需當成字典偶爾查漏便可。但是我個人經驗認為,複習全書對考研幫助較大。這並不意味著,掌握複習全書上的習題就可考研無憂,只是複習全書對解題方法的概括出自考研專家之手,其字裡行間的做題經驗彌足珍貴。複習全書的研習可以重複多遍以夯實基礎。待到對高等數學的知識點和部分做題技巧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之後,可以選擇考研班。但是考生必須明確:選擇考研班不是為了讓老師把所有的知識點詳細教授,而是為了學習解題思路,簡便的做題技巧,正確的書寫方法以及了解真題出題套路。過於依賴考研班固然錯誤,全然悶頭自學也不合理,考研名師傳授的知識有其特殊的重要性。

這六個月在整個數學備考中最為重要,是對考研數學認識的升華階段。筆者當初就是在這六個月中深刻體會到了考研數學的前後連貫並把握了高數的根基。

老師常常教導學生要為學科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要穩固金字塔的底端。考研數學的學習也是如此,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都有其明顯的基礎知識塊,掌握這些最基本的知識塊對靠後章節的學習將事半而功倍。

高等數學的內容可以分為四大塊:極限及連續,微分學(包括導數的應用和多元微分學),積分學(包括二重積分),以及常微分方程。微積分學以及常微分方程都是以求導為基礎,而求導的根基則是極限和連續。極限連續部分最重要的知識點是無窮大、無窮小以及極限的連續性。等價無窮小是計算題最常考的知識點,熟練掌握幾個常用的等價無窮小有利於節省做題時間和提高正確率。相比等價無窮小,極限的連續性更有普遍意義,不僅可作為計算題亦可作為證明題的考試內容。除此之外,它還涉及微積分學的理解,多元微分學的連續性也是其延伸。高數根基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複雜知識的學習,更在考研數學的卷面分數安排上直接體現出來。選擇填空暫且不論,計算題的第一道便是求極限,可見其重要性。

線性代數的根基是行列式與矩陣。相比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的這兩章節內容直接覆蓋了之後各章的重點。向量組的秩是矩陣秩的延伸,線性方程組、相似矩陣和二次型實質上是矩陣的運算。因此,熟練掌握行列式與矩陣,之後的內容便不足為懼。

零起點學習數學不比有老師詳盡耐心地教導,需要自己學會把握考研數學的體系及脈絡,分清基礎與考試重點。夯實基礎並學會靈活運用,認識到前後知識的關聯與一脈相承,不僅有利於新知識的學習,而且有益於解答知識跨度較大的難題。

第三階段:整理考研真題(四個月)

第三階段安排四個月的時間,著重整理考研真題。市面上真題版本極多,評價較高的當屬李永樂的《數學歷年試題解析》,其不僅包含歷年真題詳解,而且將真題按照知識點歸類,便於前後知識串聯。

使用《歷年真題》的方法因人而異,筆者當初基本遵循以下五個步驟:

一、預留近年題型相同的數年真題作考前模擬用;

二、歷年真題均採取模擬的方式,嚴格依照考試時間,若超過時間未做完,則首先批改卷面分數,之後繼續鑽研之前未做出的題目;

三、對照答案修正所有錯題後,將錯題記錄,留待日後複習;

四、寫出每道考題所涉及的知識點;

五、簡略默寫出考研數學的所有章節,並將每道考題對號入座。

第四階段:「題海」戰術(兩個月)

最後階段預留近兩個月的時間,正式進入「題海」階段。就我個人來說,學習數學從來沒有脫離「題海」戰術。「熟能生巧」在數學學習上得到了最佳印證。這個階段以模擬考試為主。初始階段選用歷年真題,在前一階段已經認真總結的基礎上再次模擬。對歷年真題掌握熟練達到一定層次之後,可參考使用李永樂《全真模擬經典400題》。這本書難度較大,即便能解答出所有題目,也極難在三小時之內完成。使用《全真模擬經典400題》時可以適當延長時間,力求解出每一道題,完成之後需得如對待真題一般認真批改並總結知識點。《全真模擬經典400題》訓練結束後,可在市面上挑選編撰仔細評價較好的各機構模擬題。模擬分數不重要,主要目的是找到做題的感覺。臨近考試的一周,可以開始進行之前預留真題的模擬。接受了各機構模擬題的訓練,做真題會輕鬆不少。

複習時間安排因人而異,但是這四個階段分別代表了四種層次。無論各階段花費時間多少,數學能力總歸要循序漸進。

找到最簡單快捷的答題技巧

我一直看重題海戰術,但曾有很長一段時間,練習量相當大但解題水平未得到任何提高。現在想來,究其原因是答題技巧不當。考研數學固然考查對基本概念、理論、定理的掌握,但歸根到底,其對運算方法的重視遠遠超過對定理來龍去脈的強調,這在卷面分數安排上可以得知,證明題分數隻佔很小一部分。那麼,會算題的考生顯然比會推導的考生更佔優勢。

所謂答題技巧,在於解題思路和運算方法。一道數學題可能有不止一種做法,最簡便快捷的那一種就是最優的解題技巧。仍是以計算大題的第一道求極限為例,這道題往往會略有難度。原因有二:一是要考查的目標知識點較多,該種題型綜合性強,便於前後考點串聯;二則為了測試考生的心理素質,第一題無法解答會給後面做題帶來毀滅性的打擊。然而,重視答題技巧的考生會總結出該題難則難矣,方法卻較為固定:化簡極限運算,洛必達法則,等價無窮小,以及泰勒公式。這四種方法皆是考綱重點,但是難易有別。最易想到的是洛必達法則,因為其最為方便,只需上下同時求導。當考生無法一眼看出答案,目標極限又造型複雜時,洛必達法則往往成為解題首選。但是由於洛必達法則具有嚴格的使用條件,而考研真題大部分不符合該項條件,考生面臨的就是上下求導一圈之後,不是錯誤答案,就是無法求出答案,反而越化越複雜。考試是為了區別考生,老師的出題手段絕不可能如此簡單。顯然,洛必達法則便是錯誤的解題技巧。對於求極限,優質的答題技巧往往是先化簡再綜合運用泰勒公式和等價無窮小,既有對記憶的要求,計算又不至於過於繁重,最能考查考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在平時練題時,不能止步於一種解題方法,而是應當尋求最優的解題方法。如果習慣於運用洛必達法則求極限,一旦遇到無法使用的題目,自然也不會想到運用泰勒公式的技巧。高等數學相比線性代數和概率統計更為靈活,解題技巧較多,需要大量實踐以及前輩經驗,故而複習全書中對一題多解的總結顯得尤為重要。

做題技巧不僅包括對解題方法的選擇,而且涉及解題步驟。大部分未經過訓練的考生答題時會遇到邏輯不清、步驟紊亂的問題,而這種看似屬於書寫的非主流誤區常常被我們忽視。改卷老師時間有限,閱卷時只關注最關鍵的幾個解題步驟以及最終結果。如果考試時將繁雜的計算過程如數搬上考卷,不僅會造成答題空間不足的可能,而且讓改卷老師難以找到關鍵步驟,故而即使答案正確也無法得到滿分。在這方面,考研數學與政治簡答題的答題方式相近。

自學數學的前階段是極辛苦的,苦苦研習教材和參考書的目的實則是為了接觸真題時的一個飛躍。這個飛躍開始於對解題技巧的重視,解題技巧是邁入考研數學的門檻,是數學高分的核心秘訣。文章來源:《求學·考研》雜誌

合理的複習計劃,紮實的數學根基和優質的解題技巧固然是考研數學的高分秘籍,但是沒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和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勇氣,零起點取得數學高分難於上青天。任何人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但是各人選擇的不同導致日後的發展各不相同,學習方法之外的心態只能靠自己調整。話說至此,他人的經驗再成功總歸也是旁人的,自己的經驗需得在學習過程中慢慢摸索。

(來源:《求學·考研》 作者:王薔睿)

本文來源:跨考教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高中數學想拿高分?打好基礎是關鍵!100個必記精華知識點匯總!
    高中數學想拿高分?打好基礎是關鍵!100個必記精華知識點匯總!高考試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數學思想方法進行考查:① 常用數學方法:配方法、換元法、待定係數法、數學歸納法、參數法、消去法等;② 數學邏輯方法:分析法、綜合法、反證法、歸納法、演繹法等;③ 數學思維方法:觀察與分析、概括與抽象、分析與綜合、特殊與一般、類比、歸納和演繹等;④ 常用數學思想:函數與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
  • 高中數學:常考公式及結論,期末複習必備,打好基礎拿高分!
    高中數學:常考公式及結論,期末複習必備,打好基礎拿高分!數學在不同的年級階段難度都不一樣。但是無論在小學還是初高中,數學肯定是離不開基礎的。基礎掌握不牢固,那麼上了高年級成績肯定會出現問題的。特別是針對高中生,高中數學是一門非常有難度的科目。
  • 二年級數學難拿高分,定是以下易錯題「拖後腿」,做對就能拿高分
    導語:二年級數學難拿高分,定是以下易錯題「拖後腿」,做對就能拿高分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題在考試當中特別容易失分,這種題就是易錯題,只要把易錯題掌握了,孩子的成績提高也不是什麼難事。每個學科,每個年級,學習的知識點不一樣,易錯的題也不一樣,前兩天,有家長私信小夢老師,說他的孩子在二年級,期中考試的時候,數學考的分數並不好,想要在期末之前,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問小夢老師有沒有好的方法跟建議。其實二年級的數學想要考高分並不難,只要把其中的一些易錯點掌握了,就沒問題,下面小夢老師先給大家說一下二年級數學上冊當中的一些易錯點。
  • 初中數學:幾何定理公式146條匯總,掌握基礎點,助力考試拿高分
    初中數學:幾何定理公式146條匯總,掌握基礎點,助力考試拿高分數學是一門生活及科學類的學科,數學不僅需要我們去研究學習,還需要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數學是最貼近我們生活的一門學科,數學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很多的便利,在我們日常的生活裡也更多的離不開數學知識的運用。
  • 高中數學如何突破130分?北大學長經驗分享,這些方法我要告訴你
    我是985畢業生,高考數學144分,我來說一下數學的方法,希望能幫到高中學弟、學妹們!我們知道數學的學習是分版塊的,高考出題也就是那幾大版塊。包括函數、數列、三角函數、平面向量、不等式、幾何、概率等。高中數學的學習和初中不一樣,初中重視基礎的考察,相對簡單。而高中學習對知識的運用上要求更高。想想也對、如果高中還像初中一樣,對你的能力只停留在知識掌握的表面。那你的學習能力又怎麼能提高呢?越往高處走,我們的能力也在逐漸提高,這正是讀書的意義。所以進入高中之後,收起初中那一套,儘快轉變思路適應高中,才是王道!
  • 高中數學重點章節:函數基礎知識點梳理總結,複習必備
    每日分享時刻: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莎士比亞每天分享高中學習方法、高分經驗、解題技巧等,幫助大家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去學習,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高中數學函數知識點歸納總結。函數知識點是高中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高考出題中重點考查內容,試卷分數佔比很大,所以同學們要加強練習、重點掌握。首先函數的學習,要深刻理解函數相關的概念和基礎的公式,考試出題都是在基礎公式變形後增大難度係數,往往很多同學忽視了基礎知識點。下面給大家整理總結了《高中數學函數知識點梳理》,包含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周期與對稱性等相關知識點。
  • 班主任:七年級上冊數學+語文期末測試卷,提前練習,期末拿高分
    班主任:七年級上冊數學+語文期末測試卷,提前練習,期末拿高分七年級是初中基礎階段。現在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很多同學都在抓緊的複習,最近有很多同學在給我反映,說在複習各科知識點的時候,總是經常出錯,不知道如何下手。
  • 期末備考:初二數學知識點詳細歸納整理,教你期末考試如何拿高分
    期末備考:初二數學知識點詳細歸納整理,教你期末考試如何拿高分時間一晃而逝,轉眼間又到了期末考試的時間。初中數學是所有科目的難點學科,尤其是在初二階段,數學更是尤為重要。「初二重數學」這不是一句戲言,是經過無數老師和學生所總結出的重要經驗,初二數學是對整個初中數學的承上啟下,只要將初二的數學知識牢牢掌握,那麼整個初中的數學學習就可以如履平地。
  • 高中數學:函數圖像反覆學不會?一份資料「62張圖」幫你全部搞定
    作為文科生最頭疼的科目當數數學,眾所周知:只要數學出類拔萃,就意味著成績出類拔萃。如何學好數學就自然成為文科生最關心也最鬧心的問題。而「馬虎」則是拿數學高分的頭等大敵。然而函數題型則是高考必考的題型,很多同學在這個問題上反反覆覆出現錯誤!
  • 文科生如何入門機器學習:先看看這篇零基礎教程,再多算幾遍
    文科生如何入門機器學習:先看看這篇零基礎教程,再多算幾遍 2019-08-05 0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數學老師分享學好數學的三個小忠告,高一高二高三都適用!
    在學校不少同學都存在偏科的現象,特別是數學這個科目,不少同學都感覺數學太難學了,甚至不少同學考及格都難,到底數學要怎麼樣才能學好呢?下面是一數學老師分享學好數學的三個小忠告,大家都應該好好讀一下。
  • 考研數學怎麼拿高分?最後2個月做好這件事,結果不會差
    考研數學絕對是能難倒一片學生的考試科目,尤其是關於數列極限、微分中值定理等題的證明,想要答對並能得到高分肯定更是需要一定過得基礎知識的。
  • 2016考研數學:找準方向,拿下高分
    摘要:考研數學作為分值最高的基礎科目,有人考滿分有人不及格。小編在這裡提醒廣大考研學子,複習數學要重視基礎,找準方向,踏實複習。
  • 高考文科數學怎麼學?高三數學的3點學習方法和3點提升思路
    數學的分數確實能說明很多問題,120分以下,說明基礎有問題;130分左右,說明基礎過得去;140左右,說明基礎良好,能熟練運用知識點和公式。當然,大多數文科生的數學都學得不太好,所以我們在高三複習中就更要講究學習方法。首要原則是先易後難,立足課本,然後勤思好問,刻苦努力。
  • 在知乎學數學是什麼體驗?醍醐灌頂,安排的明明白白
    在知乎,有超過100萬用戶關注數學相關話題。他們學數學的「姿勢」可謂多種多樣:不懂的知識點,去知乎提個問;遇到瓶頸了,上知乎學習大神的經驗貼、電子書和課程;成績/工作有進步了,來分享心得;日常看一看熱門討論,感嘆數學世界的奇妙。多樣的學習方式帶來了良性循環和正向激勵,也讓知乎數學類內容不斷沉澱演進,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大價值。
  • 蔣軒軒:我的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獲獎經驗分享
    蔣軒軒在本次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提交的作品題目是「能見度估計與預測」,文章以殘差網絡和LSTM神經網絡為基礎,針對機場團霧模型及其拍攝數據進行了量化分析和研究,在對各類數據進行預處理時,運用了DirectShow技術、離散化處理、離群點剔除等方法。
  • 數學難題我都會,為什麼得不了高分? 數學的難易之間
    很多學生喜歡一廂情願地認為難題就是壓軸題、就是一般同學做不出來的題目,可是恰恰越是有這種想法的學生,最容易掉進「難題都會,卻仍然考不了高分」的窘境。問題出在這部分學生,對難題的定義過於狹隘,在一些他們認為不是難題的題目上,屢屢栽了跟頭。那種題目可以稱得上是高考數學當中的難題呢?
  • 數學老師經驗:從小數學就好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
    尤其是在數學這個學科上,學生間的兩極分化非常嚴重。 擅長數學的同學,考試拿高分甚至滿分都不在話下,而不擅長的同學,就會被數學嚴重「拖後腿」,很多家長也是為此操碎了心。
  • 理科生:這8個專業對「數學基礎」要求高!學不好容易掛科!
    都說數學是很有魅力的一門學科,但是偏偏在高考生的這個群體中,有一大部分的學生是感受不到這個魅力的。當然也報考小編,畢竟小編是一個文科生,本身數學成績就很一般。正因為如此,選擇專業的時候很關注這點。如果是理科生的話,除了報考一些偏文科的專業或許不需要學數學之外,大部分工科和理科的專業都是需要學數學的,不過總的來說工科專業對數學基礎要求較高,其他的專業相對來說就要稍微輕鬆一些。但是我今天要分享的這8個專業如果要報考的話,就不太建議是數學成績很一般的學生報考了。
  • 數學班主任:四年級數學單位換算練習題,列印練習好,輕鬆拿第一
    數學班主任:四年級數學單位換算練習題,列印練習好,輕鬆拿第一在孩子上了三年級以後,孩子學習的知識點的難度都會增加,尤其是小學的數學,在孩子上了三年級以後,孩子學習的很多知識點都是小升初的必考知識點甚至是初中和高中將會學習的知識點,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