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09日 10:58 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 作者:管林華 蘇致誠 編輯:黃皓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管林華 實習生 蘇致誠 文/圖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其實,沒有姜、料酒、味精、雞精等調料輔助,廚師也難烹調出一道美味來,各種調料是廚房的必需品。
然而,近日,記者在邕武路一酒樓卻發現了一些美食怪現象。如果烹調時食材中只放鹽和水,那麼這道菜吃起來一定很難下肚,不過,記者在這間酒樓卻看到讓人驚訝的烹調方法,用於煮雞的湯鍋中,除了一鍋清水和幾片灰綠的葉子以及幾丁有些發黑的樹梗外,就再也見不到其它原料了。水煮開後,水色也變成淡淡的黃色,把切好的雞肉直接倒入鍋中(不放任何佐料醃漬),煮開後,鍋中飄出一股夾雜雞肉香味的清香,很難分辨出是什麼味,似胡椒香又似草香。湯色很清,能清楚地看見鍋底的雞肉,然而,雞湯喝起來卻很鮮也很清甜,不油膩更沒腥味,湯入口時還有一種變化多樣的香味停留口中。不僅如此,用同樣的方法煮羶味較重且沒有醃漬過的羊肉、牛肉等也是含著一股純天然清香,肉質的味道不但鮮而且還沒有羶味,羊肉吃起來還有牛肉乾般濃香。
這種有點神奇的樹葉和樹梗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隔山香食莊的何老闆告訴記者,在他們老家,大家都叫它香藤。由於香藤有著調料的作用,因此,又有人把葉它稱之為植物味精。
除了烹調之用外,記者看到,香藤葉子還可以當茶葉泡,經過開水泡後的香藤葉釋放出淡淡的清綠色,雖然茶色清淡,但入口時茶味純厚,茶的口味可與好的茶葉相比,品起來茶湯中有一種特別的植物香味。
不僅如此,香藤梗還很耐煮,可以重複使用,只要鍋中還放有少量香藤,就可以不斷地加清水煮,煮出來的湯味幾乎保持原味,一點點樹梗最多可加清水煮五次。記者還發現,無論是往鍋中放各種蔬菜還是肉類,煮出來的味道也是一樣的鮮美,真可謂是不會做菜的人也能煮出好味來。因此,在酒樓做菜的鄧師傅本身並不是什麼大廚。
不用放其他任何佐料,有水有鹽再加點香藤,就可以與其他食材烹調出各種味道鮮美、清香四溢的菜。究竟香藤是何方「仙物」?它的美食「機密」又是什麼呢?採訪中,隔山香食莊何老闆告訴記者,香藤產自貴州偏遠山村,是一種珍稀胡椒科植物,至於學名叫什麼他也不清楚。只知當地的村民,由於居住偏遠,因此,他們祖輩以來都採摘香藤作為調料,烹煮各種菜,香藤葉用以泡茶喝。
香藤有著特別的香味,而且香味能傳很遠,隔座山都能聞到它獨特的香味,因此,當地人給它起了個名字——隔山香,村民們找尋香藤的時候,都是聞著香味去的,一旦聞到香藤的香味,再朝香味的方向走大約30分鐘的路程就可以看見香藤了。又因香藤盤繞松樹而生長,所以又有人稱之為過樹龍。
據介紹,曾經有人對香藤的成份進行化驗,得出的結果是:香藤含有細葉青蔞藤素、烯酮、醯胺、揮髮油成分、檸檬烯、茨烯、胺莖酸、a-蒎烯、B-蒎烯、異細辛醚等多種對身體有益的化學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