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洋館領導向沽源縣西辛營寄宿制學校捐獻圖書
兒童的成長,就像剛剛孵化出來的小魚。一雙雙渴求的大眼睛,對周邊的事物充滿了好奇與興趣。他們在與外界的不斷交流與探索中,開拓了眼界,增長了經驗,建立了自信。讓他們感悟到大海的方向,並為之不斷磨礪自身,勇敢前行。可如果有的小魚,生來便在淺灣之中,環境的限制禁錮了其探索未知的視野。何種的努力,才能幫助他們重識那片浩瀚的藍海?
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興趣愛好中培養探索新知的能力,同時緩解區域間、家庭間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狀況,北京海洋館自2018年6月1日聯合全國10個省市的12家海洋館,在各館內建成「聯盟書屋」,並據此在全域內發出「讓閒置科普圖書找到新朋友」的捐書募書活動。截至目前,北京海洋館共獲得社會各界捐贈圖書近4000餘冊。其中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北京海洋館員工自發捐贈圖書近500餘冊,而作為北京海洋館「海洋文化親善大使」的知名演員苗圃女士,也為孩子們捐贈了大量有趣的少兒科普讀物。這些圖書,一部分會留在海洋館內,供到館的小朋友們「共享閱讀」。而更多的,將伴隨北京海洋館和公益志願者們一起,來到偏遠山區小學,為當地就讀的孩子們帶去新鮮、奇趣的閱讀體驗。
由北京海洋館援建的海洋文化科普圖書角正式向在校小同學們開放
2018年6月30日,北京海洋館連同10組會員家庭,攜帶著捐贈物資,一同來到了距北京城區400餘公裡的張家口市沽源縣西辛營寄宿制學校,為在校的孩子們帶來北京朋友們的問候。
西辛營寄宿制學校位於張家口市沽源縣,生源覆蓋周邊23個行政村,學生家庭距學校最遠的有將近二十公裡。所以從一年級入學,大部分學生就要住校,自理自己的生活。為了讓在校的近300名學生能夠有更充裕的課餘生活,在校老師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興趣班。可苦於經費和辦學條件的限制,本應是讓孩子培養閱讀興趣、拓展課外知識的校圖書館卻呈現出老舊的狀態,很多圖書也是數十年前的內容,難以滿足孩子們的閱讀需求。
針對學校的特殊情況,北京海洋館充分調動內外部資源,通過此次公益性的活動,為西辛營寄宿制學校的師生們獻上了一份文化大禮。在本次活動中,北京海洋館向西辛營寄宿制學校共捐贈8個書架及3000冊科普類圖書,成立「海洋文化科普讀書角」,豐富寄宿孩子的課餘閱讀需求。與此同時,來自北京海洋館的10組會員家庭,也與當地學生代表結成「手拉手學習小組」,雙方的孩子們會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互助互通,共同成長。更為有意義的是,在北京海洋館的積極推動下,通過此次活動中國農業科學院附屬小學與沽源縣西辛營寄宿制學校結成友好聯盟,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互通共享,為提升當地校區的教學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而在活動當天,北京海洋館更通過「同上一堂課」的形式,為山區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奇趣的海洋科普之旅。奇特的海洋生物、生動的科普講解、難得的授課形式讓孩子們對奇趣自然燃起了無盡的探知欲望。
同學們在圖書室可以了解到豐富的海洋及科普知識
對此,西辛營鄉寄宿制學校校長賀純焱表示:近些年,通過教委及社會機構的大力支持,學校的教學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尤其在硬體條件上,可以滿足學校為孩子們提供更多樣化的教學和文體活動形式的工作需求。相比於硬體環境,學校目前更希望通過豐富和強化師資能力、課件形式、科普互動、自學資源等軟體水平,為在校學生提供更多提升興趣愛好、拓展外部視野、強化素質教育的教育機會。而此次北京海洋館圖書館捐建及農科附小校際交流合作的活動,恰恰為學校軟實力的提升,及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對於北京海洋館在此次公益活動中的目的,北京海洋館總經理胡維勇表示:北京海洋館目前年遊客接待量達到千萬級別,而其中近300萬為青少年兒童。作為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海洋館在保障正常的經營活動的同時,更肩負著「教益學生」的艱巨使命。本次北京海洋館聯合全國12家水族館成立「聯盟書屋」,就是希望以其作為孩子們增進閱讀體驗、了解海洋知識的活動平臺。讓孩子們不僅能夠在海洋館內看到新奇的海洋生物,更能夠在聯盟書屋內,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通過專業的科普講解、豐富的青少年讀物,培養對奇趣自然的興趣,並以興趣為出發點,提升自我學習的能力。而此次沽源校區的援建行動,不僅可以緩解當地校內科普課外讀物匱乏的問題,同時也可讓參與此次公益行動的孩子們通過親身的體驗與交流了解學知的意義,並通過自身的日常行為,將其傳播給身邊更多的人。也正源於此,北京海洋館會在7月和8月間的聯盟書屋內定期推出形式多樣的科普主題活動,讓更多親子家庭可以參與到這些有意義的活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