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P>「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趕快離開這個家,再也不想見到他了……」諮詢室裡,身著一身運動服的男孩滿臉憤怒地說。被他「控訴」的人是他父親,男孩列舉了父親的一系列罪行:管教太嚴、不講民主、沒有自知之明、頑固不化……總之,在男孩的眼裡,父親如同一個「暴君」。 </P>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趕快離開這個家,再也不想見到他了……」諮詢室裡,身著一身運動服的男孩滿臉憤怒地說。被他「控訴」的人是他父親,男孩列舉了父親的一系列罪行:管教太嚴、不講民主、沒有自知之明、頑固不化……總之,在男孩的眼裡,父親如同一個「暴君」。
而當父親來諮詢室的時候,也同樣列舉了兒子種種不良行為——吊兒郎當、不求上進、不務正業……
在心理諮詢和治療中,這樣敵對的父子很常見,而且,這種敵對關係,常常是出現在兒子青春期及青年初期。總之,父子之爭,遠遠地高於「父女之爭」、「母子之爭」。其實,當進一步了解就會發現,這些父親和兒子,通常都不像對方所描述的那麼「壞」,父親專制的背後,往往深藏著對兒子的愛,而兒子也絕非父親眼中那麼一無是處。既然如此,父子之間為什麼如此不易互相接納呢?心理學家認為,這與男性的個性特點和心理特點有很大關係。
一般來講,男性的情感表達能力不夠強,很少通過語言及外顯的行為來表達愛。在兒子小時候,通常會把父親當成榜樣,完成自己「男子漢形象」的建立。一個男孩子剛毅、勇敢的性格與父親的影響是非常有關的,在學習了父親身上這一系列優秀品質的同時,也學會了不善情感表達,這就使得男性間的情感表達不暢通。
另外,受傳統角色的影響,男性都有很強的控制欲和支配慾。父親的控制欲和支配慾在兒子小的時候很起作用,也很被兒子崇拜,做父親的從中充分地體驗到了自己的價值。但是隨著兒子步入青春期,兒子強烈的獨立欲和父親的控制欲便形成了衝突,於是,父子之間的抗衡產生了。
除此之外,父親對兒子的高期望值也是造成矛盾的一大原因。一旦兒子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預期期望,父親便容易產生失望、憤怒的情緒。
一般來講,父子之間的衝突屬於正常現象,而且,男孩子也是要通過挑戰父親來證明自己長大了。不過,如果衝突過於激烈就需要有調和的意識了,切不可因此傷害了彼此的感情。
首先,雙方對彼此的心理特點有所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在了解彼此的基礎上,才能做到相互理解。做兒子的要尊重父親的價值觀,而做父親的,也要接受兒子長大的事實,並給與尊重。
其次,要善於培養彼此的情感溝通能力。具體做法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努力:對對方的優點,能及時肯定讚美;對對方為自己的付出,能及時表達感激;對雙方發生的誤會,能及時溝通化解;對對方的困難應及時發現,並給予支持。語言雖然是溝通情感的重要途徑,但卻不是惟一的方法。父親和兒子之間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來彌補語言表達的不足,比如,父親用眼神鼓勵兒子,就會傳達給孩子很強的力量感;兒子默默地為父親倒杯水,父親就能感覺到來自兒子的關心。多在非言語行為上做努力,對父子之間情感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實習編輯:張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