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氣象臺8月9日6時發布的颱風紅色警報,9日14時,颱風「利奇馬」中心位於浙江溫嶺市東南方向約195公裡的洋面上,預計10日凌晨至上午在浙江象山至蒼南一帶登陸,登陸級別為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福建北部、江蘇南部、上海、安徽東南部、臺灣島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中東部、福建東北部及臺灣島部分地區有大暴雨,浙江東部沿海和臺灣島中部有特大暴雨。國家海洋預報臺8月9日8時發布海浪紅色警報,11時發布風暴潮橙色警報。預計10日東海南部、釣魚島附近海域將出現9至14米的狂濤到怒濤區,東海北部、浙江近岸海域將出現5到7米的巨浪到狂浪,海浪預警級別為紅色。
「狂濤到怒濤,巨浪到狂浪」 這些海浪形容詞背後到底是多大的浪?根據國際標準海況等級劃分,海況等級是以海面肉眼所見狀況而分的。其中1-9級分別稱為無浪、微浪、小浪、中浪、 大浪、巨浪、狂浪、狂濤、怒濤。浪高超過20米者為暴濤,因為罕見,未成為正式等級。
自然資源部今天(9日)召開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防治工作緊急視頻會議,對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防治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指導各地全力做好颱風應對工作。要求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到颱風「利奇馬」防範的極端重要性,要將責任細化到人、到事、到點。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要強化部門協作,形成工作合力。要全力做好監測預警,減少海洋災害損失。要落實群測群防,切實做好群眾避險轉移工作。(央視記者 張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