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算法分析:管理距離和最大跳數的區別是什麼?

2021-01-11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通信百科,ID:Txbaik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管理距離就是人為指定的一個數字,由這個數字來代表路由協議的優先度,數字越小越優先採用這個路由協議通告的路由。

比如靜態路由的默認的管理距離是1,rip是120,如果到達某個網段的路由通告由這兩個同時通告,則會採用靜態路由通告的路徑。

最大跳數主要是針對的距離矢量的路由協議來說的,是說路由協議能把一個路由通告傳送過最多多少個路由器。

比如說rip的最大跳數是15,則有rip協議傳輸通告的某個路由只可以通過15次路由器(重複通過也算做一次) ,如果第16次到達某個路由器,則這個路由器會認為這個傳送過來的路由是不可到達的。

路由分為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其相應的路由表稱為靜態路由表和動態路由表。

靜態路由表由網絡管理員在系統安裝時根據網絡的配置情況預先設定,網絡結構發生變化後由網絡管理員手工修改路由表。動態路由隨網絡運行情況的變化而變化,路由器根據路由協議提供的功能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由此得到動態路由表。

根據路由算法,動態路由協議可分為距離向量路由協議(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和鏈路狀態路由協議(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

距離向量路由協議基於Bellman-Ford算法,主要有RIP、IGRP(IGRP為Cisco公司的私有協議);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基於圖論中非常著名的Dijkstra算法,即最短優先路徑(Shortest Path First,SPF)算法,如OSPF。

在距離向量路由協議中,路由器將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傳遞給與其相鄰的路由器;而在鏈路狀態路由協議中,路由器將鏈路狀態信息傳遞給在同一區域內的所有路由器。

根據路由器在自治系統(AS)中的位置,可將路由協議分為內部網關協議(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和外部網關協議(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EGP,也叫域間路由協議)。域間路由協議有兩種:外部網關協議(EGP)和邊界網關協議(BGP)。

EGP是為一個簡單的樹型拓撲結構而設計的,在處理選路循環和設置選路策略時,具有明顯的缺點,目前已被BGP代替。

EIGRP是Cisco公司的私有協議,是一種混合協議,它既有距離向量路由協議的特點,同時又繼承了鏈路狀態路由協議的優點。

各種路由協議各有特點,適合不同類型的網絡。下面分別加以闡述。

靜態路由

靜態路由表在開始選擇路由之前就被網絡管理員建立,並且只能由網絡管理員更改,所以只適於網絡傳輸狀態比較簡單的環境。

靜態路由具有以下特點:

· 靜態路由無需進行路由交換,因此節省網絡的帶寬、CPU的利用率和路由器的內存。

· 靜態路由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靜態路由的網絡中,所有要連到網絡上的路由器都需在鄰接路由器上設置其相應的路由。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網絡的安全性。

· 有的情況下必須使用靜態路由,如DDR、使用NAT技術的網絡環境。

靜態路由具有以下缺點:

· 管理者必須真正理解網絡的拓撲並正確配置路由。

· 網絡的擴展性能差。如果要在網絡上增加一個網絡,管理者必須在所有路由器上加一條路由。

· 配置煩瑣,特別是當需要跨越幾臺路由器通信時,其路由配置更為複雜。

動態路由

動態路由協議分為距離向量路由協議和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兩種協議各有特點,分述如下。

1. 距離向量(DV)協議

距離向量指協議使用跳數或向量來確定從一個設備到另一個設備的距離。不考慮每跳鏈路的速率。

距離向量路由協議不使用正常的鄰居關係,用兩種方法獲知拓撲的改變和路由的超時:

· 當路由器不能直接從連接的路由器收到路由更新時;

· 當路由器從鄰居收到一個更新,通知它網絡的某個地方拓撲發生了變化。

在小型網絡中(少於100個路由器,或需要更少的路由更新和計算環境),距離向量路由協議運行得相當好。當小型網絡擴展到大型網絡時,該算法計算新路由的收斂速度極慢,而且在它計算的過程中,網絡處於一種過渡狀態,極可能發生循環並造成暫時的擁塞。再者,當網絡底層鏈路技術多種多樣,帶寬各不相同時,距離向量算法對此視而不見。

距離向量路由協議的這種特性不僅造成了網絡收斂的延時,而且消耗了帶寬。隨著路由表的增大,需要消耗更多的CPU資源,並消耗了內存。

2. 鏈路狀態(LS)路由協議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沒有跳數的限制,使用「圖形理論」算法或最短路徑優先算法。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有更短的收斂時間、支持VLSM(可變長子網掩碼)和CIDR。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在直接相連的路由之間維護正常的鄰居關係。這允許路由更快收斂。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在會話期間通過交換Hello包(也叫鏈路狀態信息)創建對等關係,這種關係加速了路由的收斂。

不像距離向量路由協議那樣,更新時發送整個路由表。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只廣播更新的或改變的網絡拓撲,這使得更新信息更小,節省了帶寬和CPU利用率。另外,如果網絡不發生變化,更新包只在特定的時間內發出(通常為30min到2h)。

3.常用動態路由協議的分析

RIP

RIP(路由信息協議)是路由器生產商之間使用的第一個開放標準,是最廣泛的路由協議,在所有IP路由平臺上都可以得到。當使用RIP時,一臺Cisco路由器可以與其他廠商的路由器連接。RIP有兩個版本:RIPv1和RIPv2,它們均基於經典的距離向量路由算法,最大跳數為15跳。

RIPv1是族類路由(Classful Routing)協議,因路由上不包括掩碼信息,所以網絡上的所有設備必須使用相同的子網掩碼,不支持VLSM。RIPv2可發送子網掩碼信息,是非族類路由(Classless Routing)協議,支持VLSM。

RIP使用UDP數據包更新路由信息。路由器每隔30s更新一次路由信息,如果在180s內沒有收到相鄰路由器的回應,則認為去往該路由器的路由不可用,該路由器不可到達。如果在240s後仍未收到該路由器的應答,則把有關該路由器的路由信息從路由表中刪除。

RIP具有以下特點:

· 不同廠商的路由器可以通過RIP互聯;

· 配置簡單; · 適用於小型網絡(小於15跳);

· RIPv1不支持VLSM;

· 需消耗廣域網帶寬;

· 需消耗CPU、內存資源。

RIP的算法簡單,但在路徑較多時收斂速度慢,廣播路由信息時佔用的帶寬資源較多,它適用於網絡拓撲結構相對簡單且數據鏈路故障率極低的小型網絡中,在大型網絡中,一般不使用RIP。

IGRP

內部網關路由協議(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IGRP)是Cisco公司20世紀80年代開發的,是一種動態的、長跨度(最大可支持255跳)的路由協議,使用度量(向量)來確定到達一個網絡的最佳路由,由延時、帶寬、可靠性和負載等來計算最優路由,它在同個自治系統內具有高跨度,適合複雜的網絡。

Cisco IOS允許路由器管理員對IGRP的網絡帶寬、延時、可靠性和負載進行權重設置,以影響度量的計算。

像RIP一樣,IGRP使用UDP發送路由表項。每個路由器每隔90s更新一次路由信息,如果270s內沒有收到某路由器的回應,則認為該路由器不可到達;如果630s內仍未收到應答,則IGRP進程將從路由表中刪除該路由。

與RIP相比,IGRP的收斂時間更長,但傳輸路由信息所需的帶寬減少,此外,IGRP的分組格式中無空白字節,從而提高了IGRP的報文效率。但IGRP為Cisco公司專有,僅限於Cisco產品。

EIGRP

隨著網絡規模的擴大和用戶需求的增長,原來的IGRP已顯得力不從心,於是,Cisco公司又開發了增強的IGRP,即EIGRP。EIGRP使用與IGRP相同的路由算法,但它集成了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和距離向量路由協議的長處,同時加入散播更新算法(DUAL)。

EIGRP具有如下特點:

· 快速收斂。快速收斂是因為使用了散播更新算法,通過在路由表中備份路由而實現,也就是到達目的網絡的最小開銷和次最小開銷(也叫適宜後繼,feasible successor)路由都被保存在路由表中,當最小開銷的路由不可用時,快速切換到次最小開銷路由上,從而達到快速收斂的目的。

· 減少了帶寬的消耗。EIGRP不像RIP和IGRP那樣,每隔一段時間就交換一次路由信息,它僅當某個目的網絡的路由狀態改變或路由的度量發生變化時,才向鄰接的EIGRP路由器發送路由更新,因此,其更新路由所需的帶寬比RIP和EIGRP小得多——這種方式叫觸髮式(triggered)。

· 增大網絡規模。對於RIP,其網絡最大只能是15跳(hop),而EIGRP最大可支持255跳(hop)。

· 減少路由器CPU的利用。路由更新僅被發送到需要知道狀態改變的鄰接路由器,由於使用了增量更新,EIGRP比IGRP使用更少的CPU。

· 支持可變長子網掩碼。

· IGRP和EIGRP可自動移植。IGRP路由可自動重新分發到EIGRP中,EIGRP也可將路由自動重新分發到IGRP中。如果願意,也可以關掉路由的重分發。

· EIGRP支持三種可路由的協議(IP、IPX、AppleTalk)。

· 支持非等值路徑的負載均衡。

· 因EIGIP是Cisco公司開發的專用協議,因此,當Cisco設備和其他廠商的設備互聯時,不能使用EIGRP。

OSPF

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協議是一種為IP網絡開發的內部網關路由選擇協議,由IETF開發並推薦使用。

OSPF協議由三個子協議組成:Hello協議、交換協議和擴散協議。其中Hello協議負責檢查鏈路是否可用,並完成指定路由器及備份指定路由器;交換協議完成「主」、「從」路由器的指定並交換各自的路由資料庫信息;擴散協議完成各路由器中路由資料庫的同步維護。

OSPF協議具有以下優點:

· OSPF能夠在自己的鏈路狀態資料庫內表示整個網絡,這極大地減少了收斂時間,並且支持大型異構網絡的互聯,提供了一個異構網絡間通過同一種協議交換網絡信息的途徑,並且不容易出現錯誤的路由信息。· OSPF支持通往相同目的的多重路徑。

· OSPF使用路由標籤區分不同的外部路由。

· OSPF支持路由驗證,只有互相通過路由驗證的路由器之間才能交換路由信息;並且可以對不同的區域定義不同的驗證方式,從而提高了網絡的安全性。

· OSPF支持費用相同的多條鏈路上的負載均衡。

· OSPF是一個非族類路由協議,路由信息不受跳數的限制,減少了因分級路由帶來的子網分離問題。

· OSPF支持VLSM和非族類路由查表,有利於網絡地址的有效管理。

· OSPF使用AREA對網絡進行分層,減少了協議對CPU處理時間和內存的需求。

BGP

BGP用於連接Internet。BGPv4是一種外部的路由協議。可認為是一種高級的距離向量路由協議。

在BGP網絡中,可以將一個網絡分成多個自治系統。自治系統間使用eBGP廣播路由,自治系統內使用iBGP在自己的網絡內廣播路由。

Internet由多個互相連接的商業網絡組成。每個企業網絡或ISP必須定義一個自治系統號(ASN)。這些自治系統號由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分配。共有65535個可用的自治系統號,其中65512~65535為私用保留。當共享路由信息時,這個號碼也允許以層的方式進行維護。

BGP使用可靠的會話管理,TCP中的179埠用於觸發Update和Keepalive信息到它的鄰居,以傳播和更新BGP路由表。

在BGP網絡中,自治系統有:

1. Stub AS

只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的網絡。

2. 轉接AS(Transit AS)

當數據從一個AS到另一個AS時,必須經過Transit AS。如果企業網絡有多個AS,則在企業網絡中可設置Transit AS。

IGP和BGP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運行協議的設備之間通過的附加信息的總數不同。IGP使用的路由更新包比BGP使用的路由更新包更小(因此BGP承載更多的路由屬性)。BGP可在給定的路由上附上很多屬性。

當運行BGP的兩個路由器開始通信以交換動態路由信息時,使用TCP埠179,他們依賴於面向連接的通信(會話)。

BGP必須依靠面向連接的TCP會話以提供連接狀態。因為BGP不能使用Keepalive信息(但在普通頭上存放有Keepalive信息,以允許路由器校驗會話是否Active)。

標準的Keepalive是在電路上從一個路由器送往另一個路由器的信息,而不使用TCP會話。路由器使用電路上的這些信號來校驗電路沒有錯誤或沒有發現電路。

某些情況下,需要使用BGP:

· 當你需要從一個AS發送流量到另一個AS時;

· 當流出網絡的數據流必須手工維護時;

· 當你連接兩個或多個ISP、NAP(網絡訪問點)和交換點時。

以下三種情況不能使用BGP:

· 如果你的路由器不支持BGP所需的大型路由表時;

· 當Internet只有一個連接時,使用默認路由;

· 當你的網絡沒有足夠的帶寬來傳送所需的數據時(包括BGP路由表)。

相關焦點

  •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RIP
    路由信息協議RIP(routing infomation protocol)是一種基於距離矢量算法的協議,它使用數據包轉發的跳數來衡量到達目標網絡的距離,路由器轉發至目標網絡所經過的路由器就稱為跳數。以路由器為基本概念時,不再說主機向另一個主機進行通信,而是主機所在網絡與目標主機所在網絡進行通信。不過RIP協議支持最大的跳數為15,那麼跳數是如何計算的呢?
  • 企業網絡管理:EIGRP動態路由協議
    ,也就是說它結合了距離矢量和鏈路狀態兩種路由協議的特性。但是距離矢量和鏈路狀態都有自己的弊端民。如距離矢量容易產生環路,而且是以跳數為計算路徑不是很準確。那麼鏈路狀態協議是沒有環路了,而且是以cost來作為metric值作為***路由,但是因為它的算法複雜,所以必須佔用一定的資源。
  • HCIP課程開始,第一節課之RIP路由協議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 路由信息協議】什麼是動態路由1.概念:網絡中的各個路由器彼此相互通訊,互相發送自身的完整路由表項,各路由器根據直連鄰居發送的路由表項來更新和維護自身路由表的過程,稱之為動態路由2.動態路由是基於某種動態路由協議來實現的3.單播環境下動態路由協議的種類
  • 掃盲:如何區分無線路由與無線AP區別
    無線網絡設備也五花八門,很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就像很多人很容易混淆無線網卡和無線上網卡一樣,並且之前我們就介紹過如果區分無線網卡與上網卡的區別(文章連結),而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無線網絡設備中的無線路由和無線AP這兩種產品到底有什麼區別,各有什麼樣的功能呢?  無線AP和無線路由的概念是什麼?
  • 動態路由!動態路由!動態路由的原理與配置
    管理距離介紹管理距離(AD)用於判斷從鄰接路由器收到的路由選擇信息的可信度,它是0-255的整數,0表示可信度最大,255意味著他不會有數據流使用相應的路由。默認管路距離(Show ip protocols查看動態路由的AD值)
  • 師出同門 無線路由與無線AP有什麼不同
    但是無線網絡因為其多種協議、多種功能,產品之間也會有不小的差別,就像很多人很容易混淆無線網卡和無線上網卡一樣,很多用戶都不清楚無線路由和無線AP,那麼這兩種產品到底有什麼區別,各有什麼樣的功能呢?我們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的解釋和介紹一下。  首先還是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什麼是無線AP和無線路由。   無線AP:即Access Point,也稱無線接入點。
  • 基於STM32L152和S14432的無線網絡系統設計
    工業現場自動化數據的控制和採集需要傳輸距離1km左右、功耗低、簡單、可靠、價格低廉的無線通信網絡。無線收發晶片S14432的通信距離可達1~2km。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STM32L152和S14432的無線網絡系統。系統採用低功耗、高性能的Cortex-M3核32位微控制器STM32L152和高集成度、低功耗的無線收發晶片S14432,適用於短距離的現場數據採集和監控。
  • 【論文導讀】淺談膠囊網絡與動態路由算法
    提出了一個新的神經網絡---膠囊網絡與囊間的動態路由算法。上篇文章中提到了動態路由算法,由於沒太理解,因此找了原論文並且結合參考文獻的4篇博文進行解讀,才對膠囊網絡與動態路由算法的過程有了一點認識。本篇文章的所有圖片來源都是來自4篇博文,並且參考了其中部分知識。對膠囊網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閱讀下,非常有幫助。
  • 什麼是wifi6,與wifi2.4g,和wifi5g,有什麼區別
    隨著小米10的發布以及大量的全新高端路由的發布,使得wifi6的名詞進入人們的耳朵,同時隨著大量的新品設備的發布相信不久wifi6就會進入我們的生活那麼什麼是wifi6 呢和我們平時使用的路由又有什麼區別呢?
  • Mesh路由是什麼?華碩Lyra Trio告訴你,效果明顯
    相比原先用兩臺不同品牌路由混搭,分布式路由的管理和智能化,另我省心不少。 沒有什麼花裡胡哨,就是信號能覆蓋到,質量有提升。在4個紅色區域,使用Speedtest測試信號。更換路由前,數值分別是:9.59Mbps、45.9Mbps、14.3Mbps、11.8Mbps,換上華碩Lyra Trio後,數值為:39.7Mbps、81Mbps、69.1Mbps、91.5Mbps。
  • 360安全路由2V4與小米路由4對比體驗
    路由器是管理家庭網絡的樞紐,伴隨著智能家居的發展和普及、寬帶的提速,傳統的路由器由於其網絡收發性能以及信號表現的局限,實際體驗逐漸捉襟見肘。為了提高上網體驗感,對於路由器的選擇,則成了當前網際網路用戶都需要仔細考慮的一件事。
  • 無線AP和無線路由器區別wifi熱點
    小峰是一個典型的宅男,最大的愛好就 是宅在家裡上網,聽說通過wifi共享上網可以在家中的任何角落都無拘無束的使用wifi上網,這可讓小峰的宅勁兒更足了,隨便到網上查了查,發現無線 AP和無線路由都可以實現無線上網,於是直奔市場買了個相對便宜的無線AP回來,回到家中滿心歡喜的開始組建他的wifi共享上網,可是卻發現它的無線 AP怎麼沒法和ADSL一起使用啊?完全不能實現無線上網啊,難道被騙了?
  • 技術篇:蟻群算法實例解析
    螞蟻找到最短路徑要歸功於信息素和環境,假設有兩條路可從蟻窩通向食物,開始時兩條路上的螞蟻數量差不多,當螞蟻到達終點之後會立即返回,距離短的路上的螞蟻往返一次時間短,重複頻率快,在單位時間裡往返螞蟻的數目就多,留下的信息素也多,會吸引更多螞蟻過來,會留下更多信息素。而距離長的路正相反,因此越來越多的螞蟻聚集到最短路徑上來,我們下圖可以形象的表示蟻群算法的中心思想。
  • 內置4顆獨立信號放大器打破網絡覆蓋死角 榮耀路由2S上手
    榮耀路由2S的底部設計簡潔,但內容卻相對豐富,即有產品銘牌同時還設定了路由器的wifi初始名稱和管理地址,想要更進一步加強路由器的使用功能,設定了智能家居結合LDPC弱信號糾錯算法,在信號傳輸中擁有了更低的出錯率和更高的效率。同時,其內置的兩根高性能雙頻免調天線,增益達3dBi,垂直角度小且相對前代傳輸距離更遠,能夠有效消除信號幹擾。內置4顆獨立信號放大器,應當算是行業首創。相信很多用戶都曾因為家中路由器穿牆信號不好,還需要再為路由器配一個Wi-Fi信號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