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數據中心機房一大重要組成部分,製冷系統一直擔當著「幕後人員」的角色。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要確保製冷系統的正常運行來保證所有設備的正常運行。作為製冷系統的核心成員——機房精密空調,運維人員必須十分了解其構成和性能,才能高效維護整個製冷系統,保障機房的穩定運行。
天誠通信模塊化數據中心產品中採用的機房精密空調主要由壓縮機、蒸發器、加熱器、風冷冷凝器、控制器、加溼罐、膨脹閥、視液鏡、空氣過濾器、過濾網等部件組成,能實現群控、自動報警、自動控制及顯示等功能。
🌀 壓縮機
精密空調具有高效節能性,壓縮機具有較高的能效比。天誠的壓縮機選擇國際知名品牌,具有過載保護裝置、超高壓報警、低壓報警、防凍結保護,具備防液擊功能。
🌀 換熱器
蒸發器具有較高的換熱效率、較好的耐腐蝕性、較長的使用壽命,配置V型或A型蒸發器,換熱盤管採用親水膜鋁箔套高換熱效率銅管,鋁箔採用開槽片。冷凝器為平板式設計,採用鋁箔套高換熱效率銅管,鋁箔採用波紋片。
🌀 風機
室內風機採用直聯式後傾無蝸殼離心EC風機,下送風機房空調配置EC下沉式風機,滿足機房空調各類運行條件。室外風機採用無級調速冷凝風機,能夠根據冷凝器壓力自動無級調節風機轉速,達到節能降耗的效果,可滿足室外環境運行溫度-40~+45℃。
🌀 空氣過濾器
空氣過濾器採用大面積高容量低風阻多褶板式初效過濾器,過濾器形狀為「W」褶皺型,過濾器面積與表冷器面積相同,達到最長維護周期。過濾器安裝在機組內部,打開機組前門即可實現正面抽拉式維護。過濾器保證機房的潔淨度達到GB 50174—2017《數據中心設計規範》標準:每升空氣中大於或等於0.5μm的塵粒數,少於17600粒,滿足G4標準。空氣過濾器安裝在蒸發器迎風側,能實現從機組正面抽拉,便於更換。
🌀 加熱器和加溼器
加熱器:採用PTC陶瓷電加熱,最高表面溫度不超過250℃,安全無明火。
加溼器:採用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紅外加溼系統,可重複使用或長期使用,適應各類水質環境。數秒內可產生蒸汽,配置有液位保護開關,不鏽鋼加溼水盤。加溼器可以重複利用實現長期使用,加溼器能直接使用未經二次軟化的自來水源。
🌀 群控功能
滿足遠程監控功能,具備RS485或乙太網接口通信接口,支持Modbus通訊協議,系統具備至少32臺機組聯動控制功能。通過機組內的控制器,可使各機組自動輪換工作,以達到各機組工作時間基本相同。當群控功能失效,可以保證單機自動接管運行。空調都具有相同的完整的電腦控制系統,不允許同一場地中,某一臺帶有完整的可以進行監控的主板,而其他機組的控制系統沒有監控功能,僅能串聯在這臺主機上,通過這臺主機進行遠程監控。
🌀 報警功能
精密空調具有風機故障檢測、加溼故障及加熱器過熱等報警及故障診斷、告警記錄功能,具有自動保護、來電自動重啟動等功能;具有大容量的故障報警記錄儲存功能及維護提示設定。
🌀 控制器及顯示功能
每臺空調機組均設有自動控制系統,採用先進的模糊邏輯控制或PID調解技術,能按機房要求的溫度、溼度自動調解與控制機組的運行。系統可提供本地和遠端兩種控制模式。配置7英寸觸摸彩色液晶屏;具有溫溼度曲線顯示功能及多級密碼保護功能;機組配濾網堵塞報警開關。
第一次接觸機房精密空調的人可能都會有一個疑問,它和傳統舒適性空調有什麼區別呢?
由圖中可以看出,機房精密空調在設計上與傳統的舒適性空調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其中要求溫度恆定、溼度恆定,保證機房潔淨要求,機房精密空調的優勢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傳統的舒適性空調主要是針對於人員設計,送風量小,降溫和除溼同時進行。而機房內顯熱量佔全部熱量的90%以上,溼量很小。因此採用舒適性空調肯定會造成機房內相對溼度過低,使得設備內部電路元器件表面積累靜電,產生電流從而損壞設備、幹擾數據傳輸和存儲。
傳統的舒適性空調換氣次數少,灰塵容易在機房設備內部產生沉積,對設備本身產生不良影響。採用機房精密空調送風量大,空氣循環好。同時因具有專用的空氣過濾器,能及時高效的濾掉空氣中的灰塵,保持機房的潔淨度。
傳統的舒適性空調風速低,只能在送風方向局部氣流循環,不能在機房形成整體的氣流循環,機房冷卻不均勻,使得機房內存在區域溫差。發熱設備因擺放位置不同而產生局部熱量積累,導致設備過熱損壞。而機房精密空調送風量大,機房換氣次數高(通常在40~60次/小時),整個機房內能形成整體的氣流循環,使機房內的所有設備都能平均得到冷卻。
天誠通信模塊化數據中心產品,可針對數據中心機房不同場景,配備機架式精密空調、房間級精密空調和列間空調。無論是新建還是改造工程,都可充分利用現有空間,實現精確送風,高效節能,確保機房設備性能不受高溫影響。
目前,數據中心能耗問題越來越受關注。天誠通信模塊化數據中心產品在空調方案設計上就額外關注節能問題,具有高可靠性、高節能率、高適應性的特點,滿足客戶全範圍的冷量風量需求,為客戶提供一個安全、可靠和穩定的環境。極大地優化數據中心設備,提高信息處理密度,從而增強數據中心的節能環保優勢,為綠色數據中心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