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影視工業化水準,美國應該是全球最N的。
高頻次、高質量的美式大片、美劇的產出,甚至讓人有種:美帝無爛片的感覺。
其實任何地方、任何行業都會有某種奇葩現象存在,就比如今天要聊的話題:美國佬,為什麼那麼喜愛拍鯊魚?
拍鯊魚?印象裡,好像美國電影拍鯊魚片拍的也不錯啊。史匹柏老爺子1975年拍的《大白鯊》驚險刺激,是不少人的童年陰影之一。這部影片也是影史上首部票房達到1億美元的電影。
這部《大白鯊》當時把美國人也嚇得不輕,據說公映後,人們都不敢去海邊度假,海灘也特別冷清。聯想到新冠疫情肆虐的當口,美國人還肆無忌憚在海灘扎堆,感覺史匹柏老爺子拍《大白鯊》真是拍早了。
或者換個思路,讓史匹柏老爺子或溫子仁拍個《新冠》的恐怖片,說不定真比福西博士的警告更有效果。
扯遠了。
繼續說美國人愛(怕)鯊魚這事。
我一度認為,美國人愛(拍)鯊魚,就是受《大白鯊》的成功所影響,但為何四十五年來,這股勢頭卻一直降不下去?說實話,寫文章前找了一堆資料,也真沒搞得清原因。
下面我們看看美國人拍的一系列讓人「腦殼痛」的鯊魚片。
除了上面提到的鯊魚片開山之作《大白鯊》外,還有口碑比較好的有1999年的《深海狂鯊》,豆瓣7.2分,2016年的《鯊灘》,豆瓣7.1分,受特效加持,編劇也正常,評分不算低。
但是各位知道,這幾部片子的衍生品有多少嗎?
僅《深海狂鯊2》就2001年和2018年分別拍了一部。
儘管評分爛的只有4點多分,但是並不能阻止美國人繼續拍《深海狂鯊3》的熱情,這部據說是2020年7月28日上映,受疫情影響,估計已不太可能。
除了這些續作外,還有打擦邊球的《深海巨鯊》、《黑水狂鯊》、《沼澤狂鯊》、《沙海狂沙》等等。
甚至乾脆來個《侏羅紀狂鯊》,直接蹭《深海狂鯊》和《侏羅紀公園》兩部電影的熱度,只可惜評分只有可憐的2.7,所以從這個層面看,放眼全球,畢志飛導演其實並不孤單。
你以為這就是美國人拍鯊魚的「下限」了?
NO,NO,NO,你天真啦。知道《鯊捲風》系列嗎?要知道,第一部《鯊捲風》豆瓣評分只有可憐的3.8分。
這麼爛的評分,如果在內地,估計沒人會想著去把這片片拍成系列劇吧,人傻錢多?
可問題是,人家美國人真拍了,還一連拍了六部。剛開始覺得,說不定人家美國人真好這口。
但點開IMDb。
美國人給的分數比中國人還低呢,只有3.3分。
這是什麼樣的執著之心呢?
而且這系列電影拍到第三部的時候,還展示了美國式想像力的極限,上太空了,你沒看錯,鯊魚真上天空了。
當時一臉懵的國內觀眾,已經完全吐槽不能。
評論區基本是如下這樣的:
所以,以後誰要和我說抗日神劇的腦洞最大,全球無敵,本人是第一個不服的。
然鵝,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
不不不,美國人對鯊魚的熱愛還沒到頂點呢。
我們還有《奪命雙頭鯊》可以見識下。
不太滿意?放心,後面還有《奪命三頭鯊》、《奪命五頭鯊》、《奪命六頭鯊》可以不停的升級觀賞體驗。(我也不清楚為何沒有四頭鯊,西方人忌諱的不是13嗎?)
是不是突然覺得好貼心?
美國佬果斷挺聰明的,鯊魚每增加一顆頭,恐怖感就會增加一個次方級。
這就是多年來流傳在好萊塢的,傳說中的「鯊頭(傻透)定理」。
當然啦,如果光看鯊魚吃人覺得很無聊的話,可以推薦你去看《八爪狂鯊大戰梭魚翼龍》。
或者《八爪狂鯊戰鯨狼》,這名稱一不小心還以為和戰狼打起來了呢。
想看鯊魚和鱷魚打架的,美國導演也幫你想到了,有《巨鯊大戰食人鱷》。 想跨次元一下?沒問題,有《無敵巨鯊大戰進擊巨人》,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帶勁的說。
最後推薦一部科幻系的《超級鯊大戰機器鯊》,上面這幾部呢,評分大部分都在3分左右,所以,口碑挺穩定的,值得一看。
最後的最後,美國人到底為何這麼愛(怕)鯊魚啊?你明白嗎,反正我是越來越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