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把奇蹟自然地植入到了現實當中,有真實感的奇蹟是最能打動人的,這應該也是編劇久彌直樹最值得稱道的地方。
在劇中諾艾爾作為一個許願機,她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讓五個主角重新友好地聚在一起們,達到重構世界的條件。從中可以看出諾艾爾並不具有為所欲為的能力,其要實現的奇蹟是被條件限制的。為了實現這個條件,諾艾爾不停的遊走在五個主角身邊,並幫助他們回憶起七年前的友情。
在這裡會有人不禁想問為什麼劇情上要這麼麻煩呢?為什麼不簡簡單單做一個聖杯並為所欲為呢?
答案是為了真實感,設定上諾艾爾不僅僅是一個許願機,從諾艾爾的行動中可以看出諾艾爾這個形象其實代表了每個人童年的友誼之情。為此,劇情上起初諾艾爾做的事情多是幫助主角們回憶起童年時期的友誼這類在現實中可能會發生的事。這就會讓觀眾覺得能在現實中回憶起早已忘卻的童年往事,可能是因為在另一條世界線裡諾艾爾也曾來到過你的身邊。
在最後兩集中,奇蹟的條件達成,世界被重構,因此被改變的不僅僅是圓盤的存在,還有五個童年夥伴之間的關係。雖然乃乃香已經離開七年了,但是這一次夥伴們馬上就認出了她,這一切都是因為被改動前的那個世界發生的事情加深了五個人之間的友情。
至於為什麼除了汐音和乃乃香,大部分人沒有了對諾艾爾的記憶。那是因為她們兩個人在劇中是被童年友情影響最深的兩個人。主角乃乃香就不必多說了,關於汐音,在新的世界線中汐音搬了家,那是因為她在另一個世界中已經等到了乃乃香的歸來,所以在這個世界線裡她的內心已經沒有了牽掛,隨著家人離開了,因此能看出汐音被童年友誼影響的有多麼深,只是為了等一個人就離開家人獨自一人生活。因此她們兩個人也絕不會忘掉諾艾爾這個代表童年友誼的形象。
對於其他忘掉諾艾爾的人,他們代表著在看這部番的觀眾,已經忘記了大部分的童年記憶和友情,但是在和童年夥伴重逢時內心卻能感受到有所缺失。
柚季:「我能感覺到,心裡空了一大塊,小春和湊太也有這種感覺吧?」
這份缺失當然指的並不是諾艾爾。
小春:「我一直在搜尋著關於那個陌生女孩的記憶,明知道不可能會有的,可還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想。」
在現實生活當中也正是如此,童年時的遊戲根本不可能召喚出圓盤一類的東西,諾艾爾在現實當中並不存在。五個人內心缺失的是童年在天文臺感受到的那份友誼之情。
因此,汐音:「我們一定都是為同一種思緒聯繫在一起的,從七年前的那一刻起便一直聯繫在一起。要再確認一次,趁那一重要之物徹底自我們心中消失之前。」
五個人再像7年前一樣到天文臺中許願,再次回憶起7年前的時光,只有當五個人的心繫在一起時,才能收穫到當年的感動,而這份情感最終化為畫風不同的諾艾爾的形象出現。
雖然諾艾爾沒有存在過,但是她所帶來的回憶是存在的。這種劇情上奇蹟和現實的融合往往可以讓人感同身受,其真實感讓觀眾因受到極大的震撼而感動,不禁回想起自己所在的平行世界裡的童年羈絆,並激起想去尋找自己的童年回憶的意願。因此,趁著這份回憶還沒消散,去找尋它、確認它吧!
劇中的臺詞是最有意思的部分,看似平淡的話語卻是最正確的回答,一問一答之間完成了互相理解,推動了主線劇情的發展,很多臺詞乍一聽不明所以,多看了幾遍覺得其實很有道理。這種以對話為主導的劇情勢必會增加閱讀理解的難度,但是就是有那麼一種別樣的文藝氣息,千言萬語化作兩個字 ———— 「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