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所有文字和照片皆為攝影師陶羽原創,請尊重創作者的付出,未經允許請勿盜用。
旅行攝影中,對天空部分的把握,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
那麼拍攝風景的時候,如何把握好天空,為你的照片加分呢?可以從這些角度來考慮。
前期
1、曝光量管理
前期曝光上要把曝光度壓低,如果我們對著景物調節相機參數,天空往往會有一點過爆導致細節缺失。
而當我們壓低快門或者用更高數值的光圈時,天空的曝光就會更具有均衡感,哪怕前景一片漆黑也沒有關係。後期只要把暗部拉亮,天空的細節就可以處理出來了。這是因為單眼相機對暗部欠曝的寬容度要比高光過曝的寬容度高很多。
2、拍攝時間
夕陽、日出、晨霧、陰雨、夜晚城市的燈光都是可以讓平淡的畫面變成精彩的拍攝環境。儘量選擇早晚拍攝,畫面的色彩和層次感都會提升。平淡的天空甚至會出現火燒雲讓畫面大大加分。這就需要在拍攝前看好當地的天氣預報,一般早晨的氣流比傍晚的穩定,所以日出是比較好預判的,好的日落則有更多運氣成分。
3、畫面構圖
前景和遠景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好的前景和遠景會大大降低照片對天空的依賴。天空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精彩的內容就可以把天空的比例留的很小,甚至去掉。
4、鏡頭焦段的選擇
不同的鏡頭焦段會讓相同的畫面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尤其可以嘗試一下極端的長焦如200mm或者大廣角14mm,平淡的天空也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震撼效果。
5、嘗試長曝光
長曝光(5分鐘至30分鐘不等,甚至更長,取決於雲的流速)會讓流動的雲層變成優美的線條,為畫面帶來一種動靜結合的觀感。需要注意的是,長時間的曝光會讓畫面過曝,而我們能控制減少曝光量的ISO和光圈都有上限,這時候就需要準備三腳架和減光濾鏡(包括ND減光鏡和GND漸變減光鏡)。
後期
如果無可避免遇到平光的天空,這就需要通過更專業的後期處理來增加層次感了。可以考慮的思路包括:
1、增加明暗漸變
由上到下由深到淺處理,或者添加暗角,都可以使天空的明暗變得不再單調。下圖就增加了明暗剃度把一片純藍色的光板天空變成了漸變的效果,還隱約有一種日出的效果。
2、增加色彩對比
比如把天空的暗部增加一些藍色、青色,天空的亮部保持白色或者增加一些紅色和黃色。這個處理可以通過ps的色彩平衡或者曲線(比如把曲線中的紅色通道拉成一個s型)來處理。下圖的夕陽效果也是在陰天的基礎上後期增加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畫面其他的地方恢復成原本的顏色,比如山上的積雪,就需要把增加的紅色去掉否則會顯得很奇怪。
3、增加細節
比如通過hdr處理把雲的深淺細節拉出來,產生一種風雲突變的衝擊感。注意在處理hdr的時候一定要把亮部和暗部分開做,整體hdr會讓照片變得很「髒」。下圖便是把普通的陰天處理成了hdr效果。
4、減少細節
比如通過ps中的動感模糊或者輻射模糊把雲做成流動的感覺,增加天空與地面景色的動靜對比,虛實對比來達到增加照片整體層次感的效果。如下圖我直接把平板天空修得更加虛化,從而襯託出了前景,提升了整體的層次感。
5、避實擊虛
當光板天空已無可救藥的時候,就乾脆讓陰天來服務於整張照片,比如處理成陰雨昏暗的效果,甚至處理成黑白或單色效果等等,比如拍攝晨霧的時候天空也是一篇灰濛濛,為了表達一種意境,有時候沒有層次感的天空反而是必須的,再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日系小清新效果,高光往往都是過曝的。比如下圖與其想方設法增加天空的細節,不如直接拉白,讓大家更注意照片的其他內容。
說了這麼多,最重要的還是內容,照片有內容,不管是景物、故事、還是情緒,最高級的層次感就自然出來了,只有平淡的照片才需要強行處理出「層次感」,一下吸引了觀者眼球卻不能讓人長久注視、深思。當然一些極端的處理效果除外,比如極簡風格、fine art風格、可能使用很平淡的素材也能達成震撼的作品,這裡就不做更深入的討論了。
我是攝影師陶羽,每日更新一篇旅行攝影隨筆,喜歡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