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日本三重縣伊勢市的伊勢神宮在日本所有8萬多所神社中是個特別的存在,因為它是所有神社的領袖,也是日本各大神社的頂點。伊勢神宮並不是指具體的某一座神社,而是周邊125座神社的總稱。其中規模最大的兩座被稱為內宮(皇大神宮)和外宮(豐受大神宮),內宮祭祀皇室始祖神天照大御神,外宮祭祀豐受大御神,凡參拜者必須內宮和外宮都要參拜。
作為神道教最神聖古老的神道場所,與日本其他神社不同,神宮保安都是日本自衛隊的警察,這本身就說明這座神宮有政治意義。自建造起沒有外國人能夠進入,直到1957年後才對外國人開放。它與朝鮮的39號房、曼威斯山英國皇家空軍基地、美國第51區、莫斯科地鐵2號線等並稱世界十大禁地。
伊勢神宮作為日本神社的中心,是吸引全世界眾多遊客前來參拜的聖地。在江戶時代,伊勢參拜一度盛行,流傳著「一生中至少要去過一次」的歌謠。因此,就算伊勢神宮沒有建於京都、大阪這樣的大城市,照樣不妨礙這裡每日那絡繹不絕的參拜遊客。
參拜內宮,一般是按照宇治橋→御手洗場→瀧祭神→內宮神樂殿→正宮皇大神宮→神樂殿的順序進展的。需要注意的是,與外宮相反,參拜內宮要靠右通行。
橫跨五十鈴川的宇治橋為內宮入口,是俗界與聖界的分界。橋的建築樣式為簡單的日本橋梁樣式,長度約有100公尺。伊勢神宮每20年將被推到重建一次(式年遷宮),以此來迎合日本神道思想中的生死輪迴。所以伊勢神宮並非只有一個,距今已經有超過100個的伊勢神宮了。伊勢神宮在日本的地位,就相當於中國的黃帝陵一樣。宇治橋作為式年遷宮的一環,同樣每20年重建一次,下一次應該是2033年。
伊勢神宮不論外宮或內宮,幾乎都是隱身在一片原始林裡,資料寫到佔地5500公頃中,僅1/60是用以參拜之地,每回遷宮砍伐多少檜木,便在境內種上多少棵,一種生生不息的意味,延續著千年。正也因這關係,即使我們的到來是在這冰涼的冬日,但那清泉、樹木完全無視這季節的枯寂,依舊綠意盎然,不少還都是高聳入天的神宮杉巨木,別說百年,800年樹齡的神木也不在少數,據說環擁神木,能帶來好運與能量。
往上攀登二十幾級石階就是內宮的正宮,也就是這重鳥居背後,所有拍攝便不再允許。天照大御神被供奉在最裡面的正殿中,但參拜者不能走進正殿,只能站在外玉垣南御門外,裡面就是真正的禁地了。神宮之所以在全球十大禁地榜單中如此靠前的原因是,如果不是出自日本皇族的祭祀,根本無法進入正殿(1957年前整個神宮更是不對外國遊客開放)。所以除非有日本的皇子或者公主,我們遊客到了最多也就望一望正殿的茅草屋頂。
公元前4年,伊勢神宮就存在於世間了。如今五十鈴川依舊川淺水清,自神宮外流進入內,站在川畔,凜冽又清澈。所有的浮躁、過往的傳說也漸漸褪去,只留這輕聲悅耳迴蕩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