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接線柱上的U1、V1、W1和U2、V2、W2是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三組繞組線圈的6個引線頭,具體見下圖所示。
上圖所示為典型的三相4極電機內部嵌線連接圖;U1與U2為一個繞組線圈;V1與V2為一個繞組線圈;W1與W2為一個繞組線圈;它們之間互相有120的相位角,它們是根據三相交流發電機的原理進行繞制的。 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結構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如上圖所示。 定子繞組是電機造成的一部分,通入三相交流電後便產生旋轉磁場,其作用是通以電流、產生感應電動勢以實現機電能量轉換。定子繞組採用高強度漆包線繞制而成,共有三個對稱繞組放在定子鐵芯內;轉子繞組為鼠籠式感應條,採用軸承支撐在定子鐵芯中;它是電機組成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受定子交變磁場的感應,來切割旋轉磁場產生感應電流;在磁場的作用下,轉子受力旋轉,將能量用轉軸輸出至外部機械設備。 簡單地續述一下三相異步電電機的由來: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接通三相電源後,定子繞組有電流流過,產生一個轉速為no的旋轉磁場。
在旋轉磁場作用下,電動機轉子受電磁力的作用,以轉速n 開始旋轉。這裡n 始終不會加速到no 因為只有這樣,轉子導體(繞組)與旋轉磁場之間才會有相對運動而切割磁力線,轉子導體(繞組)中才能產生感應電動勢和電流,從而產生電磁轉矩,使轉子按照旋轉磁場的方向連續旋轉。定子磁場對轉子的異步轉矩是異步電動機工作的必要條件,「異步」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三相異步電動機每相繞組都有兩個引線頭,一個稱為首端,另一個稱為末端。按國家標準規定,第一相的首端用U1表示,末端用U2表示;見下圖所示。
第二相繞組的首端和末端分別用V1、V2表示;第三相繞組的首端和末端分別用W1、W2表示。這6個首末分別引出至電機的外殼的接線盒中,並標註對應的符合用於電工人員的接線。 通過接線盒中的接線柱的首末端子切換,可以實現按電源電壓的不同而方便連接成星形接法Y或三角形△接法。見下圖所示。
按照上圖所示連接,將W1、U1、V1用銅連接片短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星形接法。而三角形△接法如下圖所示。
三角形△接法則是用銅連接片將W1與U2短接在一起,為一根電源輸入引線;再將U2與V2短接在一起,為一根電源輸入引線;最後將V1與W2短接在一起,為第三根電壓輸入引線。 友情提示:電機定子繞組的首末端是生產廠家事先預定好的,絕對不能任意顛倒是非,但是可以將三相繞組線圈的首末端一起顛倒(如將U2、V2、W2作為首端,而將U1、V1、W1作為末端,但是絕對不能單獨將一相繞組的首末顛倒),這樣將產生接線錯誤。
如何判定它們,也只能用萬用表來進行測量,對於沒有標記的判斷比較麻煩,以往有文章介紹過,這裡就省略了。提醒一下,將萬用表撥至R=1Ω檔位,無論是星形接法,還是三角形△接法,最好將短接片拆除,這樣測量,正常時三個繞組線圈的電阻值應該為一樣的;如果其中一組測量沒有電阻值,則表明線圈繞組內部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