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洲區舊街街中心衛生院全體工作人員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齊心協力,全力救治病患,彰顯了「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醫者情懷。
夫妻同心戰「疫」
兒子接力照顧患病外婆
42歲的張秀平是舊街街中心衛生院護士長,她的丈夫蔡鋒是該院新集分院負責人。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後,張秀平夫妻倆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行囊,各自奔赴戰場。可是家中患病的母親,是張秀平心中的牽掛。
張秀平的兒子蔡貝林剛上大學,他理解父母的擔憂,臨別前對父母說:「我已經是成年人了,雖然我不會做飯,但我一定會照顧好外婆的,你們放心。」孩子的溫暖話語給了張秀平極大的心理支持和精神安慰。
城樓寨醫學隔離點位置偏僻,張秀平帶領護理團隊進駐隔離點後,克服交通不便等諸多困難,視病人如親人, 診療送藥、監測體溫、一日三餐樣樣體貼照顧。截至目前,已有474名發熱留觀疑似病人隔離期滿出院。
咽拭子採樣是新冠肺炎患者確診的重要依據之一。從接到任務開始,張秀平和同事們一起,憑著堅韌不拔的毅力,日夜奮戰,按時完成了城樓寨隔離點人員、入院發熱病人、精神病醫院病人、養老院人員、保供配送人員、援建雷神山醫院返鄉務工人員共541人的咽拭子採集任務。
胡爺爺一家四人都住進了隔離點,他第一次採樣時態度就很勉強,到第二次採樣時更是不配合,根本不張嘴。張秀平當時看到他五歲的孫子在旁邊,就像哄小孩一樣,「老人家,您看您的小孫子也查了,他那麼小都能主動張嘴,您為什麼不能呢?而且就因為您一個人不做檢測,您家裡其他人都白做了。」好說歹說,老人家終於張開了嘴巴,張秀平順利完成任務。
舊街衛爾康精神病醫院有四十多個精神障礙者要進行咽拭子採樣,正常人正常情況下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在特殊場所則要花兩倍多的時間。有的精神障礙者還有暴力傾向,對採樣工作是極大的考驗。憑著專業和耐心,張秀平出色地完成了採集工作。
超能勇士戰疫情
「我是共產黨員、退伍軍人,人到30正當年,我不頂上去誰頂!」30歲的王超是黨員,同時還是一名駐港部隊退伍軍人。在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中,他奮勇向前,默默付出,成為大家心中「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超能勇士。
王超是新洲區舊街街中心衛生院公衛科工作人員。自疫情暴發以來,他被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抽調當了一名防控信息統計員,面對物資緊張和醫務人員不足的雙重壓力,他選擇迎難而上。他不僅擔負著醫院發熱門診、治療室和供應室的服務保障工作,還負責醫院防控物資接收分發和健康宣教工作,既當司機又當搬運工,既是醫務人員又是宣傳員,更是服務員。
截至目前,王超和他的同事們共接送確診病人26人,接送城樓寨醫學留觀點人員121人,接送出院病人複查23人次,接送發熱病人26人次,領取疫情防控物資38趟次。
「在此次疫情阻擊戰中,王超用實際行動展現了軍人的英雄本色,是我院的超能勇士,他的這種精神值得人們點讚!」舊街中心衛生院院長高學才說。
-END-
來源:覃佐丹 程振海 羅永生
出品:新洲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