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幾集的耐熱草花中,一直以觀花為主要路線,俗話說好「美花也需綠葉配」,就如演藝圈頒獎典禮一樣,那麼誰又是最佳男主角了,耐熱草花的最佳男主角到底是誰呢?就是——彩葉草。
彩葉草的葉色多變、色彩豐富,只要長出葉子時,便開始具觀賞的價值,相較於要栽培到開花,才有花賞的觀花植物而言,更具有相對的優勢;除此之外它生性強健,對於初學者而言,更是建立信心的基本入門款。
彩葉草的品系眾多,葉色表現會依品種、日照、溫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尤其臺灣的彩葉草栽培時間大多在夏季光線強烈時,此時挑選適合的品種就顯得非常重要,例如:金剛的耐陰性強,須遮去部分光線或半日照的栽培環境下,才有利於葉色的展現,而薇莎及矮人國就具有全日照、部分遮陰都能充分表現其特性的組合,所以在栽培之前務必了解其品種特性,才不會發生植株徒長或葉片灼傷的狀況!
記得學生時代在草花場打工時,除了平常日應付來批花的業者外,假日也要到花市擺攤,加減賣賣零售草花,而到花市的前一天要先把花挑好、上車,隔天直接到花市下貨以節省時間,挑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花要美、植株要壯,最好還能事先預測一下客人喜歡什麼花,這些都是會影響到當天生意的好壞的因素。
當年因為太菜,也不曉得這些事情,就直接去問老闆到底要挑什麼?當時的老闆也很妙,直接回了我一句「看你喜歡什麼就挑什麼」,話說草花場草花一大堆,除了那些應景日日春、百日草、萬壽菊、馬纓丹之外,我真的就挑了一盤我喜歡的彩葉草;而且是抽了一堆花的,上車時老闆出來看狀況,瞄到那盤彩葉草時,只淡淡的說了一句「你怎麼會挑這個?」然後呢?是的!最後那盤抽滿花的彩葉草還是原封不動的在禮拜天和我一起打包收攤。
當年只覺得大家不會欣賞,現在回想起來,應該不是彩葉草的花不美,而是它的產品壽命已經接近了尾聲!此時通常都會建議摘除花朵或修剪植株,促進新葉再生來延長觀賞壽命,但我卻認為既然開花的時節已到,成串的藍紫色小花也稱的上清新動人,不如就隨天地運行任其自然發展,撇開商業的角度來欣賞濃豔的葉色搭配清新的花朵,這樣的彩葉草可說是花葉俱美、另有風情喔!
栽培重點
彩葉草的種子為好光性,勿覆土,播種後約 10 天左右即可發芽,待本葉 2-3 枚時,即可定植。栽培其間可施用好康多作為基肥,花寶二號及花寶四號作為追肥(一周一次,稀釋 1000 倍)。現在的品種分枝性良好,故無需特別摘心處理,摘心只會讓葉片越長越小。夏季蒸散率高,栽培其間不可缺水,但也勿長期積水以致爛根。
彩葉草的大敵就是疫病,高溫多溼的夏季尤其容易發病,當介質仍然溼潤,整棵植株卻呈現萎凋缺水狀,便代表罹病了!因此栽培時最好使用乾淨的介質,避免使用未處理過舊土,保持環境通風,澆水時不使土壤濺起附在植株上,這些都能降低疫病發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