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草 繁縷景天、臥兒菜(北京植物志)
繁縷葉景天(東北植物檢索表)
Sedum stellariifolium Franch.火焰草,其實並沒有看出其哪裡像火焰,同時另外一種玄參科的「火焰草」,把我迷惑了很久(因為《中國植物圖像庫》裡還有不少網友拍攝的和我這種一樣的植物,網絡給識別為「玄參科」的「火焰草」,經多番比對,最終還是確定本種植物是景天科景天屬的「火焰草」,畢竟其看著更像景天科植物(景天科比較顯著的特點是肥厚多汁的莖葉,先端漸尖的5瓣花瓣)。 該火焰草拍攝於北山後去九大缸路上溪邊石頭的縫隙裡,依託著一些泥土,伴著苔蘚生長,時間為2011年7月26日,正值盛夏。火焰草之所以也叫繁縷景天或繁縷葉景天,是因為其葉子的形狀很像另外一種植物「繁縷」的葉子,故名。植物命名時,經常用比較常見的某種植物的形態(葉子居多)來命名另一種不太常見的,或是完全不同科屬甚至不同綱目的植物的現象(下圖即為繁縷,在板廠峪暫未關注到)。田琴老師於貴州拍攝的繁縷
周繇老師於吉林拍攝的繁縷
以下內容來源於《中國植物志》。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被腺毛。莖直立,有多數斜上的分枝,基部呈木質,高10-15釐米,褐色,被腺毛。葉互生,正三角形或三角狀寬卵形,長7-15毫米,寬5-10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至截形,入於葉柄,柄長4-8毫米,全緣。總狀聚傘花序;花頂生,花梗長5-10毫米,萼片5,披針形至長圓形,長1-2毫米,先端漸尖;花瓣5,黃色,披針狀長圓形,長3-5毫米,先端漸尖;雄蕊10,較花瓣短;鱗片5,寬匙形至寬楔形,長0.3毫米,先端有微缺;心皮5,近直立,長圓形,長約4毫米,花柱短。蓇葖下部合生,上部略叉開;種子長圓狀卵形,長0.3毫米,有縱紋,褐色。花期6-7月(湖北及以南)至7-8月(華北及西南高山),果期8-9月。
產雲南西北部(海拔2400-3400米)、貴州(2200米)、四川(700-1800米)、湖北 (500-800米)、湖南西部、甘肅(800-900米)、陝西(400-1800米)、河南、山東、山西(1200-2200米)、河北(400-1300米)、遼寧、臺灣。生於上坡或山谷土上或石縫中。模式標本採自北京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