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日本演藝圈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頻繁傳出的藝人自殺消息一次又一次震驚了所有人。
木村花、濱崎瑪利亞、三浦春馬、蘆名星、竹內結子…
前幾天又有一位搖滾樂隊吉他手津野米咲被發現在家中死亡,警方根據現場初步判斷,還是自殺。
津野米咲
藝人自殺的悲劇接連發生,他們中很多都只有二三十歲,卻已經決絕地選擇了終結自己的生命。
越來越沉重的自殺陰影不止籠罩在日本演藝圈,更成了整個日本社會揮之不去的夢魘。
昨天日本政府通過的自殺對策白皮書裡,清晰的統計數據也同樣說明了一件事:更多年輕人正在選擇自殺。
2019年日本的自殺人數是20169人,比去年減少了671人。
雖然整體的自殺人數相比前年減少了,甚至全年齡段的自殺人數都在減少的情況下,只有10代(10多歲)的自殺人數增加了!
而且自殺成了15-39歲各個年齡段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超過了癌症等疾病和意外事故。
這還只是去年的數據,今年由於疫情以及多名知名演員的自殺報導影響,初高中生自殺案例激增,從7月份開始,連續3個月自殺人數要超過去年同期。
一次又一次的自殺報導,讓人幾乎已經看得麻木了。
17歲高中男生從商場屋頂一躍而下,跳樓身亡。
兩個16歲高中生,相隔不到八個小時,相繼從不同車站的月臺上跳了下去。
穿著深藍色校服的10至20歲女性,在電車進入車站時從站臺上跳入鐵軌內,現場確認死亡。
……
這些都是這個月的自殺報導,甚至深藍色校服女孩是昨天下午才離開的。
穿著深藍色校服的女孩,讓人想起今年2月份臥軌自殺的日本女高中生。
她把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直播了臥軌自殺的全程,沒有驚心動魄,沒有大起大落,
她靜靜等待電車來臨時的鏡頭畫面,甚至讓人覺得有一絲安寧。
電車進站,她開始往鐵軌的方向走去,鏡頭裡可以看到她搖曳的校服裙邊。
鳴笛的聲音越來越近,她看著電車來的方向,毫不猶豫地一躍而下。
那一瞬間,平靜之下的悚然才鋪天蓋地地襲來,生命真的在那瞬間消逝了,消逝得無聲無息。
每一個生命選擇自我終結,都是有理由的,到底是什麼在追趕「捕殺」著日本年輕人,逼迫他們去自殺?
去年的自殺對策白皮書裡,統計分析了日本過去十年以來年輕人的自殺原因。
結果是:
中小學生自殺的原因往往是「親子關係不和」、「家人的教育和斥責」;
高中、大學生的自殺原因包括「學業不振」、「對未來的擔憂」、「抑鬱症」等等。
年紀較小的孩子,自殺原因基本都與家庭和學校有關,包括不可靠的家庭環境、家人虐待、校園暴力等。
示意圖
而隨著年齡漸長,年輕人就要開始承擔更多生活的壓力。
「大學一畢業,就要開始償還幾百萬日元的獎學金。(日本獎學金性質更接近助學貸款)
20多歲存款為零的年輕人,比例超過60%。
近三成的20多歲勞動者是非正規僱傭。
在這種情況下,年輕人的死因第一位是自殺,是必然的了。」
「『首要死因』上了熱搜。
看了一下,2019年的年輕人的首要死因是自殺。
平均年收入比以前低。
不能結婚,也不能生孩子。
老了也拿不到養老金。
我就想讓全世界都明白,『年輕人』是對未來不抱有希望的一代。」
「太苛待年輕一代了。
自從泡沫經濟破滅後,年輕一代就一直被折磨,比如就業冰河期,哪怕能進入一家公司,還是會受到老闆的刁難。
壞習慣已經在我們的社會中根深蒂固了。」
就像網友們訴說的那樣,就業的不確定性(找不到工作、只能得到短期合同、非正式僱傭)讓年輕人承擔了很大的生存壓力。
沒日沒夜地加班、過勞,生活在睡覺和工作中循環往復,而且無孔不入的壓力和焦慮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年輕人的婚戀態度。
不想談戀愛結婚、結不起婚、不想生孩子、生不起孩子…
除了種種令人窒息的現實之外,日本年輕人的精神健康也同樣堪憂,一方面是被現實所影響,但更多的是日本社會本身對於精神健康的忽視。
很多日本網友在談到「年輕人最大的死因是自殺」時,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自我責任論」。
這種在日本盛行的思想,讓所有人都成了一座座彼此難以企及的孤島。
無論個人陷入怎樣的困境,生意失敗、單親家庭、晚年貧困…都是自己的責任,結果都要自己承擔,不應該給別人添麻煩。
以前有一個調查很直觀地展現了日本的「自我責任論」思維,是在世界各國進行的貧困問題意識調查。
問題是這樣的,「國家和政府有責任照顧那些生活無法自理的窮人,對於這個想法你怎麼看?」
回答「不這麼認為」的人比例是這樣的:
德國:7%
英國:8%
中國:9%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政府理應支持無法自理的窮人」,但日本有38%的人不這樣認為。
所以「自我責任論」可以說在這個國家大行其道,不管是十幾歲的學生、二十多歲剛畢業就背負幾百萬「債」的大學生,
還是沒日沒夜辛苦工作的過勞社畜…
這些年輕人都承受了來自各個方面的沉重壓力,但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他們更傾向於從自身找原因,認為生活中的種種挫敗是自己的責任。
「自殺是日本年輕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這就是用『自我責任論』不斷敲打年輕人的結果。
我覺得『對自己擔負起責任』是在社會保障完備的基礎上,才可以使用的詞。」
自殺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社會的問題。社會各方面保障不到位的情況下,光想著讓年輕人努力。
就好像用一個破瓢舀水,瓢上的窟窿本身就存在,還越來越多,但硬要說是年輕人不行,才舀不起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