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貓博士
全文約:1800 字,閱讀時間為:五分鐘
本文由貓博士的貓物語原創首發,任何個體和機構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萌寵暖人懷,故事動人心~
各位觀眾老爺大家好,歡迎收看最新一期的貓物語~
我是你們的老朋友,一個愛講故事的寵物醫生。
「人生四苦,生離死別。」
生老病死乃是世間所有生物逃不過的結局,至少是暫時逃不過的定理;有時候覺得死亡是很未知甚至是恐懼的事情,又有時候覺得是一種解脫:
到底有沒有彼岸,活著的人會怎麼樣痛哭思念,雖然死亡很痛苦,但是看著心愛的事物消逝,我想才會是更痛苦的。
相濡以沫,終有一別。
人生寥寥數十載,其實離別的時候並不少,上一輩逝去之後,下一輩又會緊接著前人的精神不斷前行。
不僅僅是與人之間的離別,有些「特別的家人」之間,一樣會有離別的那一天,這個家人就是寵物(貓);貓咪的生命較之人類,要更加短暫,只有區區十幾年,可能在人類的生命中貓咪只是一個階段的陪伴,而在貓咪的眼裡那就是:
相濡以沫,終有一別。
現在的科技很發達,但一樣研究不出感情到底是由哪個部位組成、發出、能否被控制,可能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人類才是那麼矛盾且有趣的個體吧。
而動物,而貓咪有沒有感情呢?
我想是有的吧,雖然總有人說貓冷血無情、天生奸臣,但是我更願相信貓咪愛的深沉、不願述說,身體力行的去愛一個人、一件事。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們可能會聽說甚至親身經歷過一件事情,那就是當家貓感覺到自己大限已到的時候,會自己離開家,悄無聲息的找一個沒人的地方等待生命的逝去。
曾幾何時我也是不相信這種事情的,認為只有大象與海洋生物才會有象冢或鯨落的存在,後來遇到的一些朋友給我講述他們與自家貓咪的故事,我才真正正視這個問題,原來我們的貓主子,真的這麼重情重義嗎?
離開,是為了體面的逝去。
作為一名寵物醫生,煽情的話已經說了太多,我還是更願意先從科學上來分析這個現象,倘若貓咪並不是因為對主人不舍而離開,那麼它們一定是為了體面的死去。
在自然界中,貓咪是一個優秀的捕獵者,但是由於體型的限制,存在著十分多的天敵,所以貓咪一直給我們的形象也是多疑、小心。
而我們可以知道,動物在將死的時候都會是最脆弱的時候,以前的帝王們為了自己地下的安穩都會設置類似七十二疑冢的機關來防止自己身後被歹人叨擾;我們的貓咪也會離開自己經常活動的範圍,找一塊陌生的、沒有自己氣味的地方等待死亡。
可能,這是它最後給自己留下的倔強與體面吧。
離開,是為了不想讓你為我傷心。
作為醫生,可以說是這和平世間見過生離死別最多的一批人,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讓自己理性麻木,因為如果連我們都悲傷了,該如何安慰他人。
我的一位女性顧客曾哭著給我講過她家貓的故事:
幾年前,她家養著一隻十幾歲的老貓,這隻老貓可以說見證了她們一家的發展歷程,從她還是小女孩的時候這隻貓就一直陪伴著她成長。
當初六七歲的小女孩,現在已經成為亭亭玉立的小美女,而曾經毛色光鮮亮麗的貓咪,卻已垂垂老矣,每天除了吃喝就是躺著曬太陽等著主人們撫摸。
有一天這隻貓突然變得特別活潑,在房間裡不斷的打轉,對著主人們喵喵喵喵,想要不停地蹭著它們的褲腳,仿佛不蹭夠的話,就再也蹭不到了。
而到了中午開始,這隻老貓就一直趴在門口,仿佛在等待著什麼,直到傍晚女顧客下班回家之後,貓咪開始坐起身子對著她喵喵叫。
「後來我才知道,她是為了見我最後一面想要放心離去,等了我一下午,就為了見我一面,最後一面。」
女顧客淚崩,而到了晚上,誰都找不到這隻貓咪,連拿出它最喜歡吃的東西都沒有辦法呼喚到它;這時候家人才覺得不對勁,最後在閣樓上找到已經僵硬的貓咪,身上還蓋著它最喜歡的毯子,一如十幾年前剛剛見面那般模樣。
聽完這故事,我沉默了很久,嘴裡剛要出口的安慰之詞想了想卻怎麼都說不出口,只好說了一句:
「這可能是它最後想給你、想給這個世界的溫柔吧。」
其實很多時候,動物的情感純真且熱烈,它們會按照它們心裡認為最好的方式告別,離開有些時候只是為了不讓你為我而傷心。
這個女顧客自從那隻貓咪去世後好幾年沒有養貓,最近才又領養了一隻小貓來做檢查,我問她養的時候不會想起它麼?
她說:「當然會啊,原本經歷過一次分別我覺得這輩子不會再養貓了,但是對於一個真正愛貓的人,你覺得會捨得不養麼?」
我笑了笑,沒有說話,希望她和它的貓,能夠長久安樂。
我是貓博士,一個愛講故事的寵物醫生。
歡迎大家點讚、評論、轉發、關注(^^*)~
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