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當代科技常識,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涉及的知識點包羅萬象,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更好的應對2020國考,今天寧夏華圖小編幫你們整理了中國四大高原常識,希望對你們的考試有所幫助。
一、空間科學
世界海拔最高的天文科普站——「阿里天文臺科普站」,11月27日在西藏阿里掛牌。「阿里天文臺科普站」由中國科協支持建設,國家天文臺協同配合,中國科技館、西藏科協、阿里天文臺和阿里地區共同實施。
二、其他航天成就
(一)「鯤龍」AG600
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2018年10月20日上午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實施首次水上試飛任務。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將於2019年底完成第二階段研發試飛工作。為了加快項目研製進度,滿足應急救援體系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的要求,今年航空工業將陸續投產4架AG600試飛飛機,加快適航取證進度。
(二)翔鳳客機(ARJ21)
中國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並製造的支線飛機。2月22日12時08分,一架白色素雅塗裝的ARJ21飛機從上海起飛,並於15時02分順利降落內蒙古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這是中國商飛向天驕航空交付的首架ARJ21飛機。本次交付標誌著國產噴氣客機開啟商業運營新徵程。
(三)翼龍I—D無人機
12月23日,翼龍I—D無人機按計劃圓滿完成首次飛行任務。翼龍I—D是我國首款全復材多用途無人機。
(四)東方超環EAST(人造太陽)
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裝置,其運行原理就是在裝置的真空室內加入少量氫的同位素氘或氚,通過類似變壓器的原理使其產生等離子體,然後提高其密度、溫度使其發生聚變反應,反應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能量。2009年,世界上首個全超導非圓截面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首輪物理放電實驗取得成功,標誌著我國站在了世界核聚變研究的前端。2016年2月,中國EAST物理實驗獲重大衝破,實現在國際上電子溫度達到5000萬度持續時間最長的等離子體放電。2018年11月12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EAST近期實現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等多項重大衝破。
(五)極目一號
日前在西藏納木錯開展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中,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製的系留浮空器新技術正式應用,「極目一號」系留浮空器於5月23日凌晨到達海拔7003米的高度,是世界範圍內已知的同類型同量級浮空器駐空高度的世界紀錄。
(六)探月工程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1月30日20時39分,嫦娥四號著陸器接受光照自主喚醒。此前,玉兔二號巡視器於1月29日20時許完成自主喚醒。兩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經受極低溫環境考驗,安全度過首個月夜,我國探月工程首次獲取月夜溫度探測數據。隨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中,棉花種子成功發芽。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計劃已完成前兩步,下一步將發射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2公斤月壤。
國家航天局2月15日發布嫦娥四號著陸區域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嫦娥四號著陸點命名為天河基地。
三、海洋探索
(一)新海旭
2019年4月2日,我國最大的絞吸挖泥船「新海旭」號起航赴沙特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幫助當地建設兩個人工島,開展航道疏浚作業。
(二)深海勇士
2019年3月10日,「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靠港三亞,圓滿完成了我國首次覆蓋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的TS10深潛科考航次。本航次中,「深海勇士」號在高海況、海底地質環境複雜的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熱液區,創造了一系列中國載人深潛作業的新紀錄。
(三)蛟龍號
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是我國首臺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7000米級,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深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
(四)「沈括」號
上海海洋大學和西湖大學聯合組建的「彩虹魚」2018馬裡亞納海溝海試與科考隊乘坐「沈括」號科考船,從上海蘆潮港啟程,前往馬裡亞納群島海域,將在全球大洋最深極——「挑戰者深淵」區域海溝開展一系列深海裝備試驗和科考取樣。
(五)海星6000
由我國自主研製的「海星6000」有纜遙控水下機器人日前完成首次科考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衝破6000米,創我國有纜遙控水下機器人的最大下潛深度紀錄,並在多個海域獲取了環境樣品和數據資料。
(六)雪龍2號
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於2018年9月10日在上海下水,並正式命名為「雪龍2」號,標誌著我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新的衝破。「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
刷題鞏固
1、下列我國空間站發展的重要標誌性事件按完成步驟排列正確的是( )
①「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發射
②「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完成與「天宮二號」對接
③陸續發射科學實驗艙和空間站核心艙,組建中國空間站
④「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完成與「天宮二號」對接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②④③
【解析】D。①「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於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②「神舟十一號」飛船於2016年10月17日在酒泉衛星發射成功,並於2016年10月19日,完成與「天宮二號」對接。③2020年前後,中國將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和科學實驗艙,開始建造空間站。④「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於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於4月22日完成與「天宮二號」的首次交會對接。所以正確的排序是①②④③。
故本題答案為D選項。
(編輯:寧夏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