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愛的距離》目前在東方衛視播出正酣。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劇中所傳達的尋求相互理解、堅守行業理想、持之以恆追求本心的內容與理念使該劇的關注度不斷升溫,而作為內地近年來為數不多的行業劇之一,《到愛》的播出也再度引發有關內地行業劇現狀的熱議。
《到愛的距離》劇照。
網易娛樂10月28日報導 由簡川訸執導,匯集李晨、靳東等眾多實力明星聯袂出演的大型醫療情感勵志劇《到愛的距離》目前在東方衛視播出正酣。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劇中所傳達的尋求相互理解、堅守行業理想、持之以恆追求本心的內容與理念使該劇的關注度不斷升溫,而作為內地近年來為數不多的行業劇之一,《到愛》的播出也再度引發有關內地行業劇現狀的熱議。為何行業劇在內地市場總是前行躑躅?內地行業劇又能否把握機遇,力挽狂瀾?
探究一:行業劇,他們贏在哪裡?
1、美國行業劇:強情節+專業真實
近年來,隨著網絡新媒體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海外影視作品成為大家觀劇的首選,美劇可謂其中勢頭最為強勁的一大分支。其自身特有的快節奏敘事和鏡頭帶來的強烈視覺衝擊讓眾多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欲罷不能。而美國行業劇,就醫療劇而言,無論是《急診室的故事》還是《豪斯醫生》等,給人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便是真實及專業,無論是製作還是劇情設置上絲毫不輸好萊塢大片,劇中很多手術場景如心臟、腎臟移植等鏡頭拍攝手法猶如紀錄片,給人的感官刺激好似身臨其境。而劇中所講述的急救常識甚至讓看過的觀眾成功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足見其專業性是如何深入人心。
2、日本行業劇:深入行業+探究思考
最近,沉寂多時的日劇因為《半澤直樹》成功逆襲,再度殺回觀眾視野。而這部描述銀行從業者生存狀況的行業劇也是日劇行業劇比較典型的代表。談及日劇中的醫療行業劇,大家最為難熟悉的便是被多次翻拍並被譽為經典的《白色巨塔》。與美國行業劇形式上的激烈刺激不同,日本行業劇擅長從行業本身存在的問題入手,通過劇集中對行業現狀的展現,進而表達對行業的思考和反省。與此同時,日劇行業劇在對所表現行業描述到位的同時又不失縝密的邏輯推理,這也是其行業劇能夠吸引觀眾的重要因素之一。
3、香港行業劇:產業成熟+角度新穎
提及港劇,TVB製作的數十部行業劇絕對是港劇最為鮮活的代表,而這其中,經典醫療劇《妙手仁心》可以說伴隨了一代人的成長,也是內地觀眾對於行業劇的啟蒙製作,至今讓人記憶猶新。這些年TVB的行業劇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生產鏈條,涉及的行業也是琳琅滿目,囊括了律師、法官、醫生、教師、警察、廚師、消防員、廉政公署等等形形色色的職業。由於香港行業劇總能夠在各個行當裡尋找可以拍攝的角度,所以像《仁心解碼》《俠骨仁心》一類的醫療行業劇儘管套路一樣,但是看起來依舊新鮮,也讓觀眾從不同的角度了解了各色各樣的行業各自的特質。
探究二:內地行業劇,前景是否光明?
近年來,國產電視劇產量迅速增長,中國的電視劇市場業已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之最。但與急速擴張的市場繁榮成反比的是,真正好評與質量兼備的優秀作品數目寥寥,而這其中,行業劇所佔的比例更是鳳毛麟角。是什麼讓本應看上去「大有作為」的內地行業劇總是在邊緣遊走?
受諸多因素的限制,內地行業劇在尺度把握和題材角度的選取上必須謹慎而行,因此,很多作品不能觸及到行業本質,造成劇作多流於形式,成為「只見行業不見劇」或是「披著偶像劇、情感劇外衣的行業劇」代表;其次,由於行業劇的專業性的要求,需要主創「術業有專攻」,而內地行業劇往往在這方面做得並不紮實,致使劇作飽受詬病。
作為醫療題材行業劇,《到愛的距離》在開播之初也面臨同樣的拷問。對此,導演簡川訸表示,《到愛》故事情節的設置和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是和一個個病例聯繫在一起,而由於編劇朱朱本身為從事醫療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員,為劇本內容的專業性、病例的真實和角度的可觀性提供了保障,因此《到愛》得以在僅半年多的拍攝和製作周期後順利登陸螢屏。而看觀眾的反饋,劇中有票販子在醫院倒賣專家號的情節讓很多觀眾感同身受,並直呼「終於有醫療劇反映這樣的現實了,希望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號販子鬥毆受傷需要掛號排隊的情節也讓人在調侃中倍感釋然;而當看到李睿、凌遠、韋天舒組成的「普外三劍客」全力搶救平安母子的情節時,許多觀眾表示「看得眼睛溼了」「凌遠、三牛、李睿三人並肩而行,只為創造一個奇蹟,劇中表達的熱血情懷溫暖感動,在當下浮躁的社會給人滿滿的正能量!」由此可見,作為行業劇,《到愛的距離》在盡力靠近專業和現實上著實下了一番功夫。而當談及對內地行業劇前景的展望時,該劇主創表示:「雖然就內地行業劇,尤其是醫療劇而言在創作和拍攝上存在著種種困難,但好的故事還是劇作的關鍵。現在國內的電視劇市場經常出現一種題材大家一塊上的局面,但是相信大家終會歸於理性並尋找各自的特點去做好故事。行業劇的前景還是好的,我們應該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