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見到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副院長朱冬冬時,他剛從該院南湖院區安排好工作匆忙趕來,「快速路上有點堵車,但我挺高興的,證明一切都在逐步變好。」朱冬冬笑著說。
每天一大早,他都要先到該院南湖院區了解新冠肺炎患者病情、治療方案、醫護人員情況、防護物資等各項事宜,妥善安排處理後,再趕到主院區查房、安慰患者、與各科室專家研究討論……
「我們不僅要篩查、治癒好新冠肺炎患者,同時還要確保醫院能繼續為我省其他疾病的患者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朱冬冬說。在得知武漢有不明肺炎時,他們就提前制定了多種預案,專門設立了隔離手術室。比如,接診一名急性冠心病患者,如果他也得了不明肺炎,那就要在隔離手術室進行治療。為他手術治療的相關醫護人員也要一同進入隔離病房,進行後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急性外傷、產婦分娩等各種情況,他們都一一制定了相應預案,做好了充足準備。
當新冠肺炎爆發後,吉大中日聯誼醫院被確定為我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重症定點救治單位,朱冬冬立即帶領重症醫學及相關學科的精銳力量迅速組建成立了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新冠肺炎危重症專家治療組,並擔任組長。「因為新冠肺炎目前沒有特效藥、也沒有多少臨床經驗,我們只能連夜查找相關類似病毒資料,根據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相應個性化的診療方案。我們不僅要把患者的新冠肺炎治好,更要盡最大努力讓他們身體的各項功能恢復如初。」朱冬冬堅定地說。
2月19日,我省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吉大中日聯誼醫院治癒出院。該患者入院時,由於長期患有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等疾病,且年齡稍長,已經出現呼吸困難、發熱、咳嗽、煩躁等症狀。朱冬冬帶領該院新冠肺炎危重症專家治療組迅速制定中西醫結合治療診療方案,在保持水電解質平衡和足夠的能量(糖,蛋白)攝入基礎上,積極改善低氧血症,抗病毒,抗繼發感染。「我們醫護人員24小時密切觀察患者病情,院內專家組每天2次利用微信視頻查房,並每周和省醫療救治專家組討論。在大家的努力下,病人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朱冬冬臉上露出了笑容,經過23天的精心救治,患者恢復良好,達到出院標準。臨走前,患者再三感激朱冬冬團隊,並深深地給他們鞠躬。
目前,吉大中日聯誼醫院已收治5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朱冬冬帶領團隊不僅積極治療重患,還針對疫情培訓重症病房醫護人員,進一步完善細化患者服務、院感等流程,並對重症隔離病區進行改造。為了節省防護物資,很多相關學科的專家不能進入隔離病房。於是,朱冬冬就建立了一個微信查房群,並取名為「必勝」。他說:「醫生治病不能只看病例,我們必須得看到患者的狀態,仔細詢問。因此,我們在隔離病房內放了一部公用手機,大家每天可以通過微信視頻進行查房。」
雖然朱冬冬非常忙,但他仍堅持每天查房,和這些重症患者視頻聊一會,不僅要問病情、問需求,還要疏導患者心情,鼓勵他們積極配合治療。一位患者曾在視頻時對他說:「朱院長,您每天都挺忙的,不用總惦記我,還有這麼多醫護人員陪著我呢!」他卻連忙擺手說:「不忙不忙,我的工作就是把您照顧好,您得多吃飯,快點好起來啊!」他說,他就是想讓患者知道無論多難都不用怕,他就在他們身邊,會一直陪著他們,讓他們安心治病。
門診、急診、發熱門診、重症病房……朱冬冬每天都要來回查看,還要隨時會診、召開院裡相關會議、協調防護物資。就這樣,他已不分晝夜地戰鬥了一個月,卻仍鬥志昂揚,他說:「我做的這些不算什麼,最辛苦的是我們一線的醫護人員,患者痊癒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只要我們眾志成城,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畢雪
吉林日報全媒體 編輯:秦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