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一生,在文字的世界裡笑傲江湖、快意恩仇,但在愛情的路上卻是幾番沉浮、悲歡離合。
金庸共有過三段婚姻,在這三段婚姻裡,有一見鍾情的初戀情人,有同甘共苦的患難夫妻,也有白頭偕老的老夫少妻。
金庸一生的理想愛情婚姻生活是:一見鍾情,從一而終,白頭偕老。
但晚年的他在接受採訪時坦承:
我不是一個好丈夫,我做不到,一生只愛一個人。
01
始於一見鍾情的愛情,總是那樣美好又柔軟。
讓「武林宗師」金庸一見鍾情的女孩,名叫杜冶芬,也就是金庸的第一任妻子。
然而二人從「閃婚」到「閃離」,也成了讓人惋嘆的遺憾。
1947年,23歲的金庸在杭州的《東南日報》工作,他負責一個名叫「咪咪博士答客問」的副刊欄目。
有一次,博士這樣回答了讀者提出的「請教買鴨子的訣竅」這一問題:判斷鮮活當看脖頸是否堅挺結實,肥瘦勻稱的必定羽毛豐厚。
沒想到這一回答卻招來了一位讀者的發難質疑:
咪咪博士,按照您所說的,鴨子一定要羽毛豐滿才會好吃,那麼請問南京板鴨一根毛都沒有,為何會如此好吃呢?
金庸猜想這位砸他場子的讀者想必是位有趣的熊孩子,出於職業職責,他向這位讀者發出了約見一面的回覆。
不久,金庸就見到了砸場子的男孩杜冶秋,還有陪同他一起來的姐姐杜冶芬。
年方17歲的杜冶芬身上的古典氣質和文學修養,讓23歲的金庸驚為天人,他對她一見鍾情,認為這位女孩就是他渴望的意中人。
而杜冶芬也傾慕金庸的才華對他一見傾心,兩人很快墜入愛河。
不久,考入《大公報》的金庸從杭州來到上海。1948年,《大公報》在香港設立分社,派金庸前往籌備。
已經愛得難捨難分的金庸和杜冶芬便於同年在上海舉行了婚禮,婚後夫妻雙雙前往香港。
初到香港的金庸為了生計,白天黑夜都撲在工作上,無暇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新婚的妻子。
對不懂粵語的杜冶芬來說,香港人生地不熟,又缺乏丈夫的陪伴和交流,時間久了,這種平淡乏味的生活讓她覺得無比寂寞苦悶。
就在金庸獨自為事業拼搏的時候,不甘寂寞又生性活潑好動的杜冶芬卻有了婚外情。
這是金庸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在協商之後,二人選擇了離婚。
對於金庸來說,杜冶芬是他一見鍾情的初戀,對她的感情雖然短暫,但絕對真切。
在金庸的第一段婚姻中,他雖然是個受傷者,但這段短暫的婚姻告訴我們,夫妻之間不僅需要身的相依,更需要心的相伴,否則,終會分道揚鑣。
02
金庸的第一段婚姻以妻子的背叛而結束,只是他未曾料到,數十年後,他會以同樣的方式,離開他的第二任妻子。
畢業於港大的女記者朱玫,和金庸同在《大公報》工作。
遭遇婚姻失敗的金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無比失落,比金庸小11歲的朱玫便經常講一些趣事開導他。
男女之間的感情總是情不知所起,時間久了,兩人也不知不覺情愫暗生。
1956年5月1日,金庸步入了第二段婚姻。朱玫這個臉上總是帶著陽光般溫暖笑容的女子,成了金庸的第二任妻子。
在後來金庸的武俠創作中,朱玫成了小龍女的原型。
而他們的結合,也如同楊過與小龍女一般,相互包容,相互扶持。
1959年,金庸自立門戶,創建《明報》。
在最艱難的創業之初,朱玫給了金庸最需要的溫暖和最有力的支持。她甚至從《大公報》辭職,成為《明報》唯一的女記者,採訪寫稿,獨當一面。
《明報》最初只是一份小報,收益頗微。最困難的時候,甚至要靠朱玫變賣自己的首飾來支撐。
如此的艱難創業中,朱玫不僅輔佐了丈夫的事業,還孕育了幾個兒女,成為裡裡外外的一把好手。
在夫妻二人的相濡以沫、患難與共下,《明報》漸成氣候,成為了香港的暢銷大報。
陪伴金庸共打江山的朱玫,終於和自己的丈夫,建立起了一個屬於他們的財富王國。
朱玫,這個不一般的女子,見證並參與了金庸事業上的黃金時代。
然而,在《明報》如日中天的發展勢頭下,金庸與朱玫漸漸在工作上出現了分歧,並由此導致感情出現裂痕,直至二人漸行漸遠。
接受過西式教育的朱玫非常有主見,且性情剛烈,而金庸的中國式大男子思想也很嚴重。
事業上強強聯手有利進步發展,但婚姻中以鋼對鋼,卻是大忌。
也許是英雄見慣亦尋常,兩個都有能力的強者在一起,時間久了,就少了相互間的欣賞和相惜。
夫妻倆經常因為報社的業務爭吵不休,繼而使家庭生活陷入冷戰。
一次口角後,與妻子冷戰的金庸不願回家,便獨自前往酒吧借酒澆愁。
不想在這裡,金庸遇到了他生命中又一個重要的女人——在酒吧做女招待的林樂怡。
年僅16歲的林樂怡是金庸小說迷,對金庸充滿了崇拜和迷戀。
後來金庸便經常光顧這家酒吧,二人在粉絲與作者的交流中也逐漸熟悉起來。日久生情,金庸和這位小自己29歲的粉絲談起了戀愛。
再後來,金庸不惜斥重金背著妻子朱玫在外和林樂怡另築愛巢,過起了《神鵰俠侶》那種近乎隱居的日子。
面對丈夫的婚外情,剛烈的朱玫果斷選擇了離婚。
20年的風雨同舟,篳路藍縷,生兒育女,甜蜜恩愛,以金庸的出軌而收場。
能共苦卻不能同甘的夫妻,總是會讓人平添莫名的痛心和遺憾。
其實婚姻就像合夥開公司,都需要用心經營,用情維持。有智慧的強者,懂得彼此欣賞,惺惺相惜。太自我太自私的人,才會無視對方的優秀和付出。
03
為愛而生,為情而寫的金庸並非不重感情,怎奈緣來緣去,命途使然。
多年以後,金庸回憶起和朱玫這段苦心經營了20年的感情,仍舊滿臉愧色地說道:
我對不起她,我的愛情觀不夠道德……
和朱玫多年的婚姻激情不再後,長相可人、溫柔體貼的林樂怡走進了金庸的視野,也走進了他的圍城,23歲的林樂怡成了52歲的金庸的第三任妻子。
29歲的年齡差距,承載著太多世俗的非議。但仍然有人為愛而義無反顧,不改初心。
面對外界的冷嘲熱諷,林樂怡堅定地對金庸說:你不用有所顧忌,我以後會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你的身上。
年輕的林樂怡甚至決然做了絕育手術。和金庸不孕育孩子,也就無財富可繼承。她用這種方式,向流言蜚語的外界表明她對金庸感情的純粹。
婚後,金庸出資讓林樂怡去澳洲留學,提高文化素養。
有著一顆玲瓏心的林樂怡,除了盡心盡力照顧著金庸的生活起居,還把他們的愛巢裝點得豪奢又溫馨。
一向溫婉的林樂怡唯有在飲食方面,為金庸的健康著想,總表現得非常霸道。
金庸曾經把《笑傲江湖》裡的任盈盈列為理想妻子對象之一,而林樂怡也兼具任盈盈的冰雪聰明和大方寬容。
金庸一生育有四個孩子,二男二女,都是和朱玫所生,而林樂怡與他們都相處得很友好,這也是令金庸倍感欣慰的一件事。
在這樣一種和諧的生活氛圍中,晚年的金庸在精神上是愉悅的。
溫婉、耐心、細膩的林樂怡,整整陪伴了金庸42年,直到2018年,94歲的金庸溘然長逝。
這對年齡懸殊的老夫少妻,又沒有共同愛好,為什麼卻偏偏能夠白頭偕老?
金庸曾經坦言:林樂怡很遷就我,到她發脾氣時,我也忍住不回嘴。
有過兩段失敗的婚姻,加上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豐富,晚年的金庸對婚姻有了新的領悟:
夫妻之間是生活溝通,而不是思想研討,想避免衝突,就少說為妙。夫妻之間不一定要興趣相投,而是雙方留點空白,彼此都有自己的空間,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
04
愛不知所起,情不知所生,也許感情的萌發大都如此。
縱觀金庸的三段婚姻,有背叛,有辜負,值得慶幸的是,也有白頭偕老。雖不完美,但在外人看來,也算是圓滿了。
關於愛情,金庸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
我對愛情的看法從年輕到現在都沒什麼改變,最理想的是一見鍾情並締結連理,然後一直愛下去,可惜,這只能是理想。
執著於一見鍾情的金庸,曾經擁有過一見鍾情,卻終是沒能做到一生只愛一個人。
這對於在武俠世界中,塑造了無數個有情有義的痴情男兒的金庸來說,無疑是一個莫大的遺憾。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