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徒食客吃喝報告,ID:xmjxtsk189708861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多倫多的居民們大概都有這樣的困擾:只要有親友來玩,就一定得陪著去一次瀑布,在劫難逃——沒辦法,這大概是加拿大離大城市最近的世界級景區,不分冬夏人滿為患。好在,離開景區中心一兩公裡,到了尼亞加拉瀑布城市中心,就是一個正常的小城鎮,安逸寧靜生活感強。而得益於尼亞加拉半島一眾能打的瓜果蔬菜和牧場酒莊,這裡還有些不錯的餐飲空間——不敢說值得從多倫多專程來吃,但不景區不遊客,絕對在水準之上。
AG Inspired Cuisine
這裡是瀑布城高端餐飲和farm to table的龍頭老大,如果預算充足的話當然要繞開觀光旋轉餐廳或酒店自助,以AG的地位值得專程造訪——連年入選Opentable的Top 100 Restaurant in Canada(瀑布區的另一家入選餐廳是下文的Weinkeller),又被AAA/CAA賜下四鑽,在旅遊區都是鶴立雞群的榮譽(但若是能去濱湖尼亞加拉的話,其實有不止一間更值得吃的fine dining)。
這些是兩年前的圖,很渣
餐廳有自己的農場,手法走正統的法國路線,經典的蝸牛做成了經典的Garlic and Parsley Creamed Escargot,非常傳統的酥皮盒(Vol-au-vent),蝸牛肉粒用大蒜巴西裡和淡奶油煮過,再加入蜂蜜炒香的蘑菇丁(AG還有自己的蜂蜜廠)和一片焦脆的培根,可以想像得到的溫暖香濃落胃,屬於傳統正氣的好吃。排盤時除了炸蒜片,主廚出人意料地撒了幾顆熟悉的沙棘,野果的酸澀去膩是有效果,但略顯尖銳突出。
鎮店大名菜"AG" Signature Tenderloin of Beef脫胎於法國Grenoble市的傳統菜Beef with Gratin(放上芝士焗烤的牛裡脊),AG的版本先把布裡芝士(Brie)融化後拌進烤香的杏仁,放在煎好的菲力上烤至客人想要的熟度;另一邊把洋蔥土豆煎餅放在檸檬大蒜調味的西洋菜薹(rapini)上,也推進烤箱烤烤。
裝盤時從上往下是芝士、牛排、蔬菜和土豆餅,用噴槍燒灼頂部,再淋上蔓越莓、紅酒和鵝肝粒煮成的醬汁,程序略微繁複但食味不算雜亂,芝士和牛肉自然香甜濃鬱,杏仁乾脆的香氣和西洋菜薹的甜脆滑苦亦有,鵝肝汁也做得正統,濃甜微酸略帶果香,相比之下土豆餅發揮的作用不算很大。
冬季必吃Risotto of "AG" Farm Winter Squash,畢竟南瓜的甜糯已到了一個極峰。按傳統用南瓜汁和雞湯煮risotto,加點香甜的南瓜粒,規規矩矩,再煎幾小塊菲力,擺兩根炸酥的鼠尾草,放一塊產自H.O.P.E.農場的布裡芝士,香濃流心最最喜歡。不太正確之處在於意飯煮到了全熟,倒是符合當地人or亞洲人口味,義大利人會搬把板凳坐旁邊罵街就是了。
AG盛名之下穩紮穩打,絕大部分菜色中規中矩表現良好,價格非常合理(前菜甜品都在十刀上下),大招牌芝士焗菲力是辨識度很高的名菜,值得造訪一次——一次就好了,不會是那種手舞足蹈的好吃,甜品略微有些應付,但一家家餐廳對比下來,這裡該是瀑布城fine dining的唯一合理去處。
Weinkeller
論地位(或人均),唯同列Top 100 Restaurant in Canada的Weinkeller堪堪可與AG相比。
溫哥華人Chris Dobson是瀑布城中最資深的餐飲人之一,2008年隨妻搬到了大瀑布附近,把從西海岸積累的的幾十年寶貴餐飲經驗變現成了Weinkeller——Chris先後管理過彭蒂克頓Earls Restaurants、溫哥華Roxy和一間名為Roosters的鄉村風餐吧——鄉村風的烹飪深受Chris喜愛,以至於如今德高望重的Weinkeller也偶爾流露出家庭感,連最愛到前廳巡場的廚師長Robert Forster都隨和可愛開朗健談。
餐廳在地下室,燈光溫暖裝飾魔幻
店內只設套餐,前菜主菜甜品各一道,選擇繁多份量十足,倒是不一定非得按著人頭點。前菜的Fried Goat Cheese是餐廳的招牌。這類看一眼都長肉的簡單菜色很像隔壁的美國鄉村菜,但其實又是歐洲聖誕集市上市場出現的小吃,只是無論如何很難在加拿大的大城市找到。
整塊芝士裹上雞蛋和麵包糠炸到內裡融化,加熱後氣味不那麼強壯,鹹鮮濃鬱略帶羊羶,淋上混入松露油和迷迭香的蜂蜜,抓一把西洋菜沙拉,配上清酸軟韌的風乾小番茄和烤到甜軟的蒜頭,沒什麼技術含量但很好吃。
這該是我吃到過最熟的一份Carpaccio……菲力裹上香料煎香表層再手切成片的做法算是常見,但煎出這麼厚的漸層不知道是刻意為之還是失手過火——切完後拍平,倒是不至於覺得乾柴,反而有更多的口感變化。配菜是很喜歡的酸甜麵包沙拉(panzanella),很多義大利餐廳都不願意做,泡過糖醋的脆麵包丁拌進小番茄、洋蔥和香芹,簡單好吃,酥脆口感豐富層次,只是調味略微重了點。
帶骨豬排Rack Carved Ontario Bone In Pork Chop做法大膽粗獷,故意煎到焦黑微苦的狀態,靜置時把蘋果醋烹入煎肉的原鍋中濃縮,撒上新鮮的芒果丁。豬排外表當然焦脆香口,內裡彈牙多汁熟度還不錯,輕苦被酸甜和果香中和,配上很家庭的酥脆薯餅和水煮時蔬,技術上沒什麼難度但完整飽滿,本地新鮮運到餐廳的菜花、蘿蔔和蘆筍清甜脆爽,並沒有想像中的無聊。
餐廳隔壁就是聞名世界的鬼屋Nightmares Fear Factory,飯後可以去,據說被驚嚇可以燃脂。光看這一餐的話,Weinkeller的菜色顯得不太成熟不太完整,雖說沒啥難吃的,但也沒啥難做的,哪怕算是舒服的一餐性價比也一般——其實餐廳擁有瀑布城中最出名的一份酒單,俺不喝酒所以無緣,嗜酒之人還是有理由專程造訪。
Hi-Lite
時為公休假,除了酒店餐廳和少數大店幾乎沒地兒吃飯去,大白天瀑布城中心主路十分鐘見不著一個人影,一副鬧殭屍的蕭條景象。還好,入住的民宿隔壁有這間毫無名氣的早餐店,雖也大大縮短了營業時間,好歹早起有東西吃了,況且看著還不錯——做的是最簡單最家常的美式早餐,反而在多倫多不常見到。
推門進來,紅色皮椅、白色瓷磚、老式吊扇、一排面對廚房的座位和滿屋子的老爺爺老奶奶,是後來長居魁北克後才逐漸熟悉的老式小餐廳模式,多倫多算是少見。侍者和食客們都熱情友好,似乎不太常見到遊客。
起床吃牛排會開啟極其燦爛的一天。基礎版本的Steak & Eggs用了西冷,便宜的新鮮肉效果竟然還行,肉汁算豐富,沾上雞蛋黃吃來理所當然的不錯,又便宜量大,可以點來吃。
足夠兩人分食的Hi-Lite Special由炒蛋、培根、麵包和煎餅組成,煎餅暄軟燙熱淋上楓糖竟然不錯,其他做得熟練但普通,份量傻大傻大。
本著不浪費的原則吃得腦滿腸肥,再喝掉很多很多滾燙的咖啡,可以神清氣爽幹勁十足的開啟遊客模式。當然,可以說Hi-Lite的出品實在簡單得有些草率,自己可以端出更好的水準,只是能在遊客區找到這樣一間不出大錯價格便宜的早餐實在難得——就好像像在早晨五點的上海,好不容易東奔西走湊齊了一整套四大金剛,每樣都差口氣兒,但通通下肚之後的踏實飽腹感能帶來超出味道本身的滿足。
Paris Crêpes Café
去過兩次ParisCrêpes,都是正午,吃的都是可麗餅,都很舒服——陽光充足餐廳溫暖客人不多,度假感休閒感十足。這裡是yelp上大瀑布最火的餐廳之一,遊客喜歡,但淡季當然主要靠本地人幫襯——除了可麗餅,據說這裡還有很正規的法國街邊酒館菜。
官網上大大咧咧地說到:「和尼亞加拉地區其他任何餐廳都不一樣,我們提供真正的經典法國味道(求AG的心理陰影面積)。」主廚Jennifer和可麗餅大師Thierry通力合作,前廳侍者熱情幽默(這倒不太巴黎),氛圍輕鬆,據說還時常有學校組織來這裡團建攤煎餅。
午餐時段沒有大菜,除了傳統的洋蔥湯Soupe a L'Oignon Gratinee。做得規規矩矩鹹濃滾燙,厚切法棍吸足湯汁瑞士奶酪焗出焦面,炒焦糖洋蔥的時間短了些,湯色應該更深厚鹹味應該更收斂才對。
重點當然是可麗餅,店內常備的口味有二三十種——crepe特指甜煎餅,煎好後對摺再對摺,鹹口兒的叫galettes(比如天津的那個),把四邊搭上來就好(不包括天津的那個),其中Papillon是最值得嘗試的口味。蕎麥麵的餅皮香口柔韌,內裡幾片火腿一個雞蛋,加幾片瑞士奶酪,點睛之處在於自家做的蘋果醬,香甜濃稠平衡鹹度,料用得雖簡單但各自狀態都還不錯,會是非常理想的早午餐。
至於甜口兒的,招牌的就叫Niagara Falls,很簡單,用上一大堆或自家種或本地產的草莓、樹莓、藍莓和桃子,擓一大球香草冰淇淋,擠上很多很多nutella——沒什麼技術難度,但煎餅柔軟香濃,巧克力榛子味兒蓋不住新鮮芬芳的水果香氣和清酸,冰淇淋被餅的熱度微微融化變成醬汁,一切都很正常很合理但就是很好吃。
如果住市中心或在車站附近覓食,Paris Crêpes大概是最應該造訪的餐廳,出品規矩穩定在水準之上,可麗餅放在多倫多也是頂尖,雖說稍微不那麼有趣,但絕對願意回訪——晚餐菜單上還有看著不錯的油封鴨腿、普羅旺斯燉菜、勃艮第牛肉和出戲的英國甜品eton mess,據說也都有板有眼值得嘗試。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