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洛杉磯3月20日電(記者王軍)出品最新災難大片《異星戰場》的迪士尼公司日前宣布,由於該片上映12天來票房成績不佳,僅賺進1.84億美元。除去成本和各項費用,這部影片將給迪士尼帶來兩億美元的巨額虧損,成為近17年來排名第二的票房毒藥。
迪士尼公司說,該片成本和宣傳費用高達3.5億美元,預計到3月31日止,它將造成近兩億美元的虧損。這是自冒險動作片《割喉島》在1995年作為史上最賠本電影而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以來,又一部在票房收入上一敗塗地的影片,大大出乎業內人士預料。
《異星戰場》是曾經榮獲奧斯卡獎並執導和編劇《蟲蟲危機》(又譯《蟲蟲特工隊》)《海底總動員》《機器人總動員》等影片的安德魯·斯坦頓進軍動作片領域的處女作,根據上世紀初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埃德加·賴斯·伯勒斯的小說改編。該片以神秘壯麗的火星為背景,講述好萊塢新生代男星泰勒·基奇扮演的美國內戰期間一名前軍官如何在穿越到火星後成為力大無窮的「超人」,擔負起扭轉異星戰場命運的重任。
由於片中的一切設定均很老套,節奏把握不好,有時情節和角色刻畫令人匪夷所思。該片在3月9日首映當天僅收穫980萬美元,與迪士尼公司原先預期的3000萬美元的開畫成績相差懸殊。
此間業內人士認為,導致這部影片慘敗的主要因素在於,迪士尼對投巨資翻拍老片的風險預估不夠;沒有啟動具有票房號召力的著名演員;導演對如何拍攝真人扮演的動作片缺乏經驗。
近年來,好萊塢出現了一股爭拍動輒上億美元大片的熱潮。這種「大片戰略」有它的優勢,能夠充分挖掘現有資源,「集中精力幹大事」。此外,許多電影公司還一窩蜂地翻拍具有市場潛力的經典名著和漫畫作品,或者在現有的成功影片基礎上拍攝續集,迪士尼公司也不例外。然而,這部影片並沒有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