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2018年10月16日,2018國際材料與試驗發展高端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眾多院士、千餘名國內外相關領域著名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參加,會議由中國工程院主辦。
十月颯爽蕩金秋,在全世界的矚目中,京城喜迎材料科學的年度國際盛事。2018年10月15日-10月18日,2018(第五屆)國際材料與試驗發展高端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眾多院士、近千名國內外相關領域著名專家、學者、技術人員齊聚一堂,圍繞「材料與試驗技術創新及標準化、實驗室能力驗證助力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展開報告與交流。會議由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CISRI)、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能力驗證聯盟、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協辦,並得到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和國內外眾多學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儀器信息網作為戰略合作媒體對盛會進行全程報導。
聯合大會現場
大會同期舉行CNAS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能力驗證論壇(6th PT)、國際鋼鐵工業分析委員會與中國金屬學會分析測試分會聯合主辦的第十九屆國際冶金及材料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ICASI』2018 & CCATM』2018)。在10月16日聯合大會的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少明,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院士幹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司長于欣麗等院士、領導和國內外專家出席,開幕式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主席劉炯天主持。
劉炯天院士主持開幕式
王辰副院長致辭
王辰副院長致歡迎辭。他強調,質量的提升需要先進的材料作為基礎,需要創新性的試驗技術和標準體系作為支撐。國際材料與試驗發展高端論壇是中國工程院創辦的系列品牌學術活動,本屆論壇更是響應《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計劃的指導意見》號召,推進質量強國建設的的重要舉措。王辰指出,希望本屆大會為國內外材料與試驗工作者搭建開闊視野、交流經驗和推廣成果的綜合平臺,加強我國材料與試驗標準化工作的國際合作,實現共享共贏和全世界材料與試驗科學的共同發展。
張少明董事長致辭
張少明董事長做了精彩致辭,他強調材料產業是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體系新產業的重點方向,是製造業和科技創新的物質基礎,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能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他指出,中國正在由材料大國向材料強國邁進,加強材料試驗與標準化建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標準競爭已成為層次更深、品牌更高、影響更大的競爭形勢。本屆大會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凝聚共識,為標準助力中國材料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出謀劃策,指明方向。
屠海令院士主持特邀報告環節
于欣麗司長
大會特邀報告環節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屠海令主持。于欣麗司長做了《製造業變革與標準化》報告,她回顧了標準化與歷次工業社會革命的演變流脈,強調標準是連接科研成果與實際應用的紐帶,對製造業及材料的創新變革及綠色安全,實現與國際接軌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她介紹了中國新型標準體系和我國標準化發展方向。總體來看,我國將力爭在2020年使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從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其中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等政府性標準將突出政府主導的公開透明和基礎公益性,嚴格限定範圍,同時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大力培育團體標準,企業標準最重要的發展趨勢則是由備案改為自我聲明公開。目前我國已有18萬餘家企業公開80多萬項標準,涵蓋136萬餘種產品。
幹勇院士
幹勇院士的報告則聚焦製造業強國新材料發展戰略。我國是名副其實的「材料大國」,相關領域共有院士200餘人,科技活動人員高達115萬人,科技論文和發明專利數均位居世界第一。同時我國具有全球最大的材料生產規模,材料產業產值佔我國GDP的23%。其中我國新材料產業產值在2016年已高達2.65萬億元,成為整個材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幹勇強調,全面提升新材料的引領保障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已成為事關我國未來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他詳細介紹了特種合金、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稀土材料、先進微電子光電子材料、新型顯示材料、超導材料、綠色能源材料、高性能分離膜材料、先進輕合金材料等9種重大工程用新材料的主要產業化技術及發展趨勢,指出中國高端新材料產業化核心技術正在進入重點突破的創新階段,未來5-10年將在先進結構材料和高性能功能材料發展方面取得世界矚目的成就。
王海舟院士
大會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海舟發布了2017-2018年度的CSTM標準及質控樣品。截至2018年10月,CSTM共制修訂標準99項,其中82項已發布,17項處於徵詢意見階段。審定通過實物參考物質—質控樣品17種。這其中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完成了標準制定:與中國鋼鐵協會共同制定,發布電站鍋爐用鋼等兩項標準;聚焦大尺寸,發布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原位統計分布分析技術等標準以及構件旋轉疲勞試驗方法標準。發布了14項新產品標準和2項生產和材料研究急需的新試驗方法標準;在環境方面,整合材料大氣環境腐蝕標準13項、材料水環境腐蝕標準8項、材料環境腐蝕標準6項;另外,按低合金鋼材料維度發布針對各類腐蝕試驗的系列標準19項,按原子吸收光譜技術維度,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互補增加新對象的原子吸收分析方法標準19項。不僅如此,CSTM還開展了T/CSTM 00024 稀土異戊橡膠及評價方法和T/CSTM00071內覆或襯裡耐腐蝕合金複合管焊接工藝評定兩項嚴重缺失的評價類標準研究,制定兩項標準制修訂類指南性標準和兩項共性技術標準。質控樣的推出方面,CSTM則以實驗室能力驗證比對結果為基礎,從實際生產工藝流程、實際工程現場或模擬環境、材料物理性能參數及組織結構、不同材料類型的力學性能等四大維度開花結果。
毛新平院士主持報告環節
原ISO主席張曉剛
國際認可論壇主席肖建華
CSTM材料試驗技術聯盟理事長王臣
隨後的報告環節,在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學部院士毛新平的主持下,原ISO主席張曉剛、國際認可論壇主席肖建華、CSTM材料試驗技術聯盟理事長王臣圍繞國際標準、質量基礎設施和CSTM標準體系建設等主題先後做了精彩報告。
聯合大會下午的報告環節將由日本東北大學教授、國際鋼鐵工業分析委員會副主席我妻和明主持,專家學者們將就核電材料評價、生命周期工程技術、軍民融合、標準創新、壽命評估、可回收冶金工藝、科研實驗室認可等主題展開報告和學術交流。報告專家有: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教授Annemarie Appleton、中國工程院院士聶祚仁、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首席技術官徐明、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展運營部主任Pat A.Picariello、日本工程院院士莊子哲雄、歐洲鋼鐵分析應用和研究委員會主席V.Tusset、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宋桂蘭。
第十九界國際冶金及材料分析測試展覽會部分參展商
據了解,本屆聯合大會分設有19大分會場,其中第一屆9%Cr耐熱鋼國際研討會已於10月14日-15日舉行,另包含有6th PT 及6th PT 兩大分會場、4大ICASI』2018 & CCATM』2018主題報告會以及5大標準分論壇等精彩活動。專家學者們將就新材料新技術發展、標準研製與應用、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等前沿或熱點問題展開充分研討,共謀材料與試驗技術以及相關領域標準化工作的未來發展。在10月16日-10月17日,會議還同期舉辦第十九界國際冶金及材料分析測試展覽會,鋼研納克、安捷倫、島津、賽默飛、歐波同、日立高新、海光、貝士德等近40家儀器設備廠商及相關平臺機構參展,並與參會專家及用戶展開熱烈交流。
據悉大會期間還將舉行「分析測試儀器評議報告」發布晚宴、CSTM材料服役性能領域委員會成立大會等重磅活動,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儀器信息網的後續報導。
(來源:儀器信息網)
「新材料智庫」是中國鋼研戰略所微信公眾平臺。中國鋼研戰略所是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秘書處常設辦公機構之一,也是國家工信部、科技部、國資委支撐研究機構之一。依託深厚的科研實力和領先的人才優勢,在院士、專家的帶領下,成為工信智庫聯盟、中央企業智庫聯盟成員單位和工信部軍民融合科技服務機構,為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國內外企業提供戰略諮詢、科技信息檢索、行業分析、市場調研及產業規劃服務;參與國家工信部、科技部有關新材料規劃及文件編制工作;承擔中國工程院重大、重點戰略諮詢項目;為地方政府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為眾多企業編制產品發展規劃、提供市場調研服務。
電 話:01062185650(同傳真)
王 鎮:18501369945(同微信)
葛軍亮:13910706424(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