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chie Brusco在本月初X Games明尼阿波利斯站,創造了滑板歷史上的第一個1260——空中轉體三圈半。
觀眾們為此振臂歡呼。而「老滑手們」卻因深知其難度,直感脊背發涼、不可思議。
——
1999年,也是在X Games,Tony Hawk以標誌性的900轉體成為一代滑板人的偶像標杆。
看到布魯斯科在大跳臺的表現後,這位滑板傳奇人物在Twitter上以一句"I'm speechless."來表達對布魯斯科的驚嘆。
事實上,布魯斯科只獲得了本次Big Air銀牌,Elliot Sloan在最後一輪中獲得了更高的分數並且摘金,但布魯斯科的驚人一舉足以被寫進滑板歷史。
因為,900度以上的滑板高空降落大角度轉體真的沒有幾個人做到過。
而布魯斯科的出現,讓人不禁想像
他或許正是為挑戰這種不可能而生的
這位1997年出生於華盛頓州的少年,5歲開始滑板生涯時,就被稱為「little trick」。2011年,14歲的Mitchie Brusco在X Games上首次亮相,並成為第三位成功挑戰900大跳臺的滑手。
2013年的巴塞隆納,他成為史上第一個成功在X Games MegaRamp上問鼎1080的滑手。而在2019 X Games上海,他曾兩次嘗試1260,直到在明尼阿波利斯,他終於做到了這個幾乎在挑戰人類極限的1260。
1260究竟有多不可思議?
一個1260空中轉體,為何有如此之影響力,使得整個極限圈震驚,令人稱其為「神仙」?
1260轉體回放
我們來分析一下完成這組動作所需要的條件,或許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的難度是如何無限接近著人類極限。
通過動作慢放觀察和思考,可以得出三個基礎條件:
身體協調性及精準的控制力
對抗引力——拋得高、轉得快
平穩落地
玩過滑板的都知道,滑板轉體的精髓在於強大的身體控制力,即便是在平地上做轉體動作,沒有過硬的核心能力,以及肩膀與腰部的配合是絕不可能完成的。
以平地上的backside 180 ollie為例,
這是一個向身體內側帶板轉180度的滑板初級ollie動作。
做這個動作需要後腳跟用腳踝的爆發力快速彈板的同時,前腳帶板起跳,接著向身體內側轉90度,剩下的90度需要腰部力量扭過去,最後落地時要精準地控制好板子的角度和落點,以免摔倒。從大腦到到核心到腳跟,身體每一處都免不了高度協調和配合。
而布魯斯科的1260空中轉體,並非平地,而是從10層樓高的巨型滑坡上俯衝而下,藉助重力和慣性以40英裡/小時的速度衝上另一側滑坡,然後再向空中將自己拋出20多英尺,接著做出三圈半的旋轉動作,最後落地。
布魯斯科做1260轉體要面對的困難是什麼?
01如何在空中旋轉?
要在空中做「旋轉」動作,首先需要將身體蜷縮(根據角動量守恆,蜷縮使轉動慣量變小,並加快轉速),且需通過實時調整身體形態和質量分布的驟然變化和不對稱以帶來旋轉軸的傾斜。為了滿足角動量守恆,身體必須將總角動量中多出的一部分轉化為縱軸旋轉。【說人話就是要實時調整、把控重心】
02除了對身體的精準控制,高空大角度轉體的最大敵人是——引力。
引力使得運動員無法在空中停留過長時間(通過現場視頻,Brusco空中停留時間大約1秒多鍾),每次旋轉都需要消耗時間和垂直距離。這就決定了滑手要在重力影響下完成動作,首先要利用好慣性,在滑坡上拋出儘可能高的高度,以增加空中停留時間,然後通過調整身體姿勢以達到更快的旋轉速度。
拋得高、轉得快,二者缺一不可,否則根本無法在眨眼間完成動作。
03旋轉之後還需平穩落地
當布魯斯科完成空中轉體部分,一切還並未結束,他必須平穩落地,才算是完美ending。
請你想像自己在空中旋轉三圈半(想像不出的回憶自己在遊樂場坐大擺錘的窒息體驗),那是一種整個人被引力操控的眩暈感,反應強烈者落地時根本難以立足,而布魯斯科不僅要在短時間內平穩落地,還要踏著滑板繼續滑行。[他可能真的是神仙吧。]
風洞跳傘使其成為滑板「神仙」
很少有人會將滑板與跳傘聯繫起來,然而這正是布魯斯科最大的 秘 密 武 器。
布魯斯科18歲生日時第一次嘗試風洞跳傘,由此進入跳傘世界。他是一名持有執照的跳傘運動員,在風洞中有超過900次自由落體跳躍和100多個小時的訓練。
他將跳傘歸功於磨練他的空間意識。「一旦我開始深入研究它的技術方面,我注意到我在精神上,身體上,空間上真正地推動了自己。」
-風洞跳傘是什麼?
風洞跳傘可以說是高空跳傘的替代品,由於高空跳傘的危險性以及高昂的花費,使得眾多跳傘愛好者轉而投身於更安全、花費更少的室內風洞跳傘。在進行風洞跳傘時,一個巨大的風洞像一個極大吹風機,以每小時超過160公裡的風速保證體驗者能夠像剛從飛機上跳下來那樣在空中「飛翔」。
由於艙內空氣的風速高達每小時160英裡,飛行者的身體在風力的強大支撐下可以自由地懸浮於空中。而且,風洞還能模擬跳傘時所遇到的各種氣流,藉助對氣流流向和強度的調節,體驗者可以在不同氣流條件下通過身體調整做出不同動作。
-風洞跳傘vs空中1260轉體
在風洞中,強勁且高速的氣流,會使你根本無法完全掌控自己的身體,但你必須拼盡全力。因為假如你的肩膀在一個方向上向前太多,你可能就會在160英裡/小時或更快的速度下不由自主地旋轉或猛擊到氣缸的玻璃壁上。
也就是說,你要是想在風洞中自由跳傘,你必須快速學會身體控制,否則你就會像個點著的二踢腳——「旋轉著衝破天際」。
「
不可否認的是引力:它是一股不變的力量。所以,如果你站直了,只是你認為你站直了,但實際上你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向前邁進了10度,空氣會以相反的方式向你噴出,直到你真正對準自己想要的位置。
」
布魯斯科形容風洞跳傘體驗。
布魯斯科在風洞中做了900多次的自由落體跳躍,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你難以想像他在這900次訓練中,將[身體控制]鍛造的何等爐火純青。而正是通過如此極限的訓練,布魯斯科才得以獲得遠超常人的身體控制力。
「現在我知道當我跳上滑板時,如果我向後傾斜兩度,我將能夠完成這個旋轉並留在板上。一旦你習慣了150英裡/小時,那麼15或25或35英裡每小時開始感覺真的很容易管理。」
這就是藉助風洞跳傘而成就自我的滑板傳奇。
——
以布魯斯科在X Games的綜合表現來看,他並非極其驚才絕豔的天才(目前只有一枚金牌),但他確實通過努力和練習,一次又一次創造了歷史性的時刻。
而我們普通人,不一定要去做這樣的艱難舉動,但從他們身上也能獲得諸多生活的哲學與勇氣。
極限並非不可超越,儘管創造歷史紀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只要訓練得當,並擁有挑戰自我的勇氣,你我皆可突破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