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資料整理:高良超、楊暘、羅林
時刻系東經120度標準時(北京時間)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衝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過遠近日點,升降交點,緯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恆星等),月相,月亮過遠近地點,月掩行星和恆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過近日點、目視流星雨、變星等諸多天文事件。
2019年3月21日5時58分(北京時間)春分, 此時太陽光直射赤道,而後直射點漸移向北半球。這日南北半球晝夜相等,太陽視黃經為0度,也標誌著春季的開始。3月21日9時43分還將迎來本年度第三大滿月,月面視直徑為33.12角分。
地球北半球所見的剛過滿月的月球,作者 Luc Viatour
太陽系大行星動態
太陽:由寶瓶座運行到雙魚座。
水星:由雙魚座到寶瓶座。5日水星留,留後由順行改為逆行。15日水星下合日,合後由昏星變為晨星,距太陽較近,不宜觀測。27日水星再次留,留後由逆行改為順行。
金星:晨星。由人馬座經摩羯座順行至寶瓶座,黎明時位於東南方天空,日出時的金星地平高度逐日降低至月末低至約14度,視亮度約-4.0等,觀測條件越來越不理想。
火星:由白羊座順行到金牛座,日沒後位於西南方天空,約於夜晚22時20分落下,視亮度約1.3等。
木星:在蛇夫座順行。約於凌晨0時53分從東南方升起,3月14日木星西方照,視亮度約-2.1等,後半夜可見。
哈伯太空望遠鏡的WFC3相機於2014年所拍攝到木星的真實色彩影像,可清楚看見木星南半球的大紅斑。圖:作者 NASA, ESA, and A. Simon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土星:在人馬座順行。約於凌晨2時40分從東南方升起,視亮度約0.5等。
天王星:在白羊座順行。日落後位於西北方天空,約於20時50分落下,視亮度約5.9等。
海王星:在寶瓶座順行。4日合日,不易見到。
2019年3月2號 月掩土星
這次月掩土星,太平洋及北美洲南部可見,中國不可見。
月掩土星概況
掩始外切:00:11:14
掩始內切:00:11:46
掩終內切:04:40:54
掩終外切:04:41:27
掩甚時的地理位置:λ-147°27' φ-1°43',持續時間113分19秒
圖片來自:occult軟體
月掩土星,圖片模擬:虛擬天文館軟體
2019年3月3日 金星合月
3月份的金星為晨星,日出前見於東南方天空。3月3日,農曆廿七的殘月移經至金星的附近,形成金星合月天象,金星在月亮以北1.2度,這兩個夜空中最明亮的星體,在黎明前的夜空中格外的明亮。
金星伴月,圖片模擬:虛擬天文館軟體
2019年3月14日 木星西方照
當地外行星同太陽視黃經相差90°的時候,且在視太陽的西邊,稱為西方照(行星在方照時,那裡的觀測者看見地球在大距)。地外行星相對於太陽的動態位置變化是:合→西方照→衝→東方照→合。除在合附近不可見,在其它位置均能被看到。
木星在西方照時半夜出地平,地方時6時過中天,此時相為極大,約為10°45',木星的相在背著太陽的邊沿上會顯得特昏暗。木星再次相為極大時刻則到東方照時,它與衝完全不同,衝是木星達到最長的視直徑。
天象載太陽、月亮和行星的動態以及其他天文現象,包括:
(1)行星的地心天象(衝日、合日、方照、留、內行星東西大距以及金星最亮、火星最近地球等)和日心天象(過近日點和遠日點、緯度最北和最南、過升交點和過降交點等);
(2)日月食概況;
(3)朔、望、兩弦,月亮過近地點和遠地點;
(4)月掩行星或掩四顆亮恆星(畢宿五金牛座α星、軒轅十四即獅子座α星、角宿一即室女座α星、心宿二即天蠍座α星),行星合月,行星之間以及行星與五顆亮恆星(除上列四顆外,另加北河三β星)之間相合。
參考資料
1、《中國天文年曆》科學出版社
2、李廣宇、張培瑜著《PMOE2003行星曆表框架》,《紫金山天文臺臺刊》第22卷,3~4期(2003年12月)
3、有趣天文奇觀
4、彗星過近日點時刻取自《2019年天文年鑑》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本文由天文在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