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 Fraser Stoddart做客海外名師大講堂

2020-12-05 求是新聞網

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自己學習、交流、在沙灘上擺pose的照片,在專業的學術介紹中穿插歡快的歌曲,還跟著輕哼「when I am 64」,引發聽眾一陣歡笑……

59日晚,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 Fraser Stoddart在玉泉校區邵逸夫科技館帶來了一場有趣而充滿乾貨的講座——「機械鍵——科學與藝術的思考」(The mechanical bondMinding art with science)。現年75Stoddart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經歷,並勉勵在座師生,不要害怕失敗,要時刻對世界保持好奇心、創造力和驅動力。 

機械鍵,就像兩個套在一起的麵包圈,是環狀分子互鎖成鏈狀或結狀結構的一種拓撲化學結構。Stoddart教授通過自己的研究,創建了分子博羅米恩環。「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這個環。比如雕塑、教堂彩繪玻璃,都有它的影子。」

這些形狀讓Stoddart教授非常著迷。1991年,他的研究組製造了一個開放的、缺少電子的分子環和一個長得像輪軸一樣的柱狀分子物。在對這類分子環進行結構研究之後,他成功得到了一類被稱作「輪烴」的特殊分子——環狀分子結構與軸狀分子結構的機械結合體。 

這一發現證明分子環能沿著分子軸像織布梭一樣前後穿梭,由於分子環在分子軸上處於不同位置的時候,整個分子的電導性是不一樣的,可以分別用來表示「0」和「1」,這讓「在分子上設計機器」的夢想逐步變為現實。Stoddart教授就用這種「輪烴」結構,製造了納米電梯、分子肌肉和分子電晶體,特別是這種分子電晶體,或許在未來有望顛覆現有的傳統計算機晶片技術。

「這是一種創新。」Stoddart教授強調,化學能夠創造新的研究對象,這種品質讓它有別於傳統的自然科學和歷史科學,反而與藝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作為一個成功的科學家,Stoddart教授對其他的科學家也是不吝讚美。在他的報告中,他提到法國科學家Sauvage1983年的工作,後者和Stoddart教授分享了201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Stoddart教授說道,「這僅僅只是一篇影響因子才不到3的雜誌,而且還是用法語寫的。然而就是這個工作的重要性,讓Sauvage教授拿到了諾貝爾獎。在目前片面追求影響因子的學術界,我們更應該像Sauvage教授那樣追求更純粹的學術。」

「我為什麼能成功?其實成功來源於失敗。」 Stoddart教授在談及自己研究經歷的時候說,研究一個缺少電子的分子環是十分困難的,因此要在不斷的失敗中總結經驗,並始終保持好奇心、創造力和驅動力。

「好奇心和驅動力能夠讓我們不斷創新。而那些懂得創新的人,往往不會為了名利而工作,他們是真正得享受工作。這種創新往往需要一輩子去實踐。」 Stoddart教授說。

Stoddart教授甚至鼓勵年輕的中國學者,勇於嘗試全新的學科。「其實做博士的時候,我學的是糖化學,而不是超分子科學,更不是互鎖分子。」Stoddart教授說道,「然而就在1967年,我在加拿大做博士後的時候,我偶爾走進了圖書館,讀到了Pedersen (註:198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一篇論文,被超分子深深得吸引了。我決定開始進入這個領域,去研究它。我覺得現在年輕的學者,更應該有嘗試新領域的勇氣,而不是徘徊於自己導師的領域之中。」

講座結束後,Stoddart教授與師生們合影。浙江大學常務副校長宋永華出席講座並為Stoddart教授頒發聘書、佩戴校徽。講座由化學系系主任王彥廣主持。

  

    (文 周亦穎/攝影 盧紹慶)

相關焦點

  •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ean-Pierre Sauvage浙大首講
    10月24日,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ean-Pierre Sauvage來到浙大,為師生們做了題為《從拓撲化學到分子機器:用過渡態金屬模版法實現從化學拓撲結構到分子機器的轉變》的講座,帶大家了解化學拓撲學的歷史,領略分子機器的魅力。
  •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受聘天津大學名譽教授
    圖片來源:天津大學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麗霞)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今日,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朗西斯·阿諾德受聘為天津大學名譽教授,授予儀式在衛津路校區科學圖書館舉行。記者了解到,弗朗西斯·阿諾德是世界著名女性科學家,現為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化學工程教授,於201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她曾於2011年獲得美國國家工程院Charles Stark Draper獎項,2013年獲歐巴馬總統授予的美國國家技術與創新獎,是美國最早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國家醫學院「三院院士」稱號的女性科學家。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雷澤·斯託達特訪問清華做客「巔峰對話」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雷澤·斯託達特訪問清華做客「巔峰對話」清華新聞網6月25日電 6月19日晚,清華大學第二十四期「巔峰對話」在人文社科圖書館大同廳舉行,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弗雷澤·斯託達特(J.
  • 2016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歷屆化學獎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5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讓-皮埃爾•索維奇(Jean-Pierre Sauvage),J•弗雷澤•斯託達特(J. Fraser Stoddart)和伯納德•L•費林加三位科學家因「設計和合成分子機器」獲得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化學獎是諾貝爾獎的一個獎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從1901年開始負責頒發。
  •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將來煙執教
    (原標題: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將來煙執教)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公布
    來源:網易財經綜合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為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預留200億迎戰螞蟻於香港上市 美國政府再次收緊籤證政策 嚴格限制海外勞工獲得籤證
  • 剛剛,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揭曉了!
    當地時間10月4日上午,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瑞典揭曉。
  •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歷屆化學獎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4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雅克·杜波切特(Jacques Dubochet), 喬基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和理察·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表彰他們發展了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以很高的解析度確定了溶液裡的生物分子的結構。
  • 2016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伯納德·費林加首次來滬指導索爾維新型材料...
    中國上海,2016年11月4日——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伯納德·費林加(Bernard L. Feringa)教授於本周應邀蒞臨索爾維上海研發中心,發表其在中國首個公開演講,並與索爾維研發中心科研人員就推動開發具有自動修復功能的智能型材料和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環境友好型催化劑展開深入討論。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Stefan W. Hell做客上海交大第111期大師講壇
    10月31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德國馬普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Stefan W. Hell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報告廳做客第111期大師講壇,為交大師生帶來題為「Light Microscopy: The Resolution Revolution」的精彩報告。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在瑞典出席頒獎儀式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在瑞典出席頒獎儀式(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nbsp&nbsp&nbsp&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北京時間9日下午,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成為今年的諾獎得主,以表彰其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
  • 剛剛,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最高齡的諾獎得主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為美國科學家埃裡克·白茲格,美國科學家威廉姆·艾斯科·莫爾納爾和德國科學家斯特凡·W·赫爾,以表彰他們在超解析度螢光顯微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日)是唯一一位獲得過兩次諾貝爾化學獎的人,分別在1958年和1980年。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已經公布---關於諾貝爾化學獎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 Doudna)被授予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參與互動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昨天(30日)在上海開幕。
  • 2018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中新網10月3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3日中午,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3名科學獎獲獎。獎項的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表彰她實現了酶的定向演化;另一半授予給美國科學家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科學家溫特(Gregory P.
  • 溫江區牽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共建四川大學硒核酸諾貝爾創新中心
    來自海外內近300位生物醫藥領域的諾獎得主、院士專家、企業高管雲集論壇,圍繞大健康產業、精準醫療、生物醫藥創新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問題和未來發展走向進行探討。本次高峰論壇由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達·約娜斯(Ada Yonath)教授擔任主講嘉賓,她分享了以色列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模式及創新成果,闡述了世界核酸前沿研究及產業化進展情況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為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原標題: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為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Doudna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為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
  • 【盤點】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  諾貝爾化學獎首次頒發於1901年,截至2019年,共頒獎111次,有183人獲獎。
  • 2016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資料介紹 分子機器是什麼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17時45分,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諾貝爾化學獎評委會在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科學家讓 - 皮埃爾·索維奇(Jean-Pierre Sauvage), 美國科學家J.弗雷澤·斯託達特(J. Fraser Stoddart)和荷蘭科學家伯納德·L·費林加(Bernard L. Feri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