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發現者、證實者和追究者

2020-11-29 浙江在線

2020-10-06 12:05 |浙江新聞客戶端 |見習記者 李嬌儼

10月5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

美國病毒學家哈維·奧爾特(Harvey James Alter)、英國生物化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及美國病毒學家查爾斯·萊斯(Charles M. Rice),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在對抗血源性肝炎、減少肝硬化和肝癌上做出的重大貢獻,分享了今年的獎項。

同時,三名科學家也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的獎金。

C肝病毒被發現前的世界

肝炎的發生可追溯到公元前,但人們對於肝炎的研究和治療,卻直到20世紀才有所進展。

最早,肝炎被稱為 「流行性黃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通過輸血和黃熱病疫苗的注射等途徑,肝炎在軍隊中大規模爆發,引起了極大關注。

1947年,一名英國肝臟病專家通過分析得出結論:至少存在兩類肝炎。一類經由糞便傳播,稱為A型肝炎(A肝);另一類通過血液傳播,稱為B型肝炎(B肝)。

20 世紀 60 代,布倫博格通過「澳抗」發現了B肝病毒,促進了診斷技術和疫苗的研發。他也分享了當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隨後,1973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從囚犯的糞便中,鑑定出了A肝病毒。至此,已知的兩類肝炎病毒均已被發現。

這兩種病毒的成功鑑定,使正確的檢測方法得以建立,大大減少了病毒的汙染。其次,疫苗也被開發成功。80年代前後,美國微生物學家先後研製出A肝和B肝疫苗,進一步強化了肝炎的預防成果。

此時,全世界都認為,肝炎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

哈維·奧爾特(Harvey James Alter),1935年生於美國紐約。美國病毒學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輸血醫學家。

哈維·奧爾特:問題的發現者

當時,同樣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工作的奧爾特,正在研究輸血病人的肝炎發病率。

儘管,對新發現的B肝病毒的血液檢測,降低了輸血相關的肝炎發病率,但奧爾特和他的同事們,依然發現大量肝炎病例的存在。通過測試,A型肝炎也非造成這些不明病例的原因。

隨後,奧爾特與他人合作,通過實驗發現,這些肝炎患者的血液可以將不明原因的疾病,傳染給黑猩猩,而黑猩猩是除了人類之外唯一易感的宿主。

1975年,奧爾特通過系統的研究,定義了一種全新的、獨特的慢性病毒性肝炎。這種神秘的疾病後來被稱為非甲非B型肝炎。

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英國生物化學家,任教於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2013年,他成為第一個拒絕領取蓋爾德納國際獎的獲獎者。

麥可·霍頓:問題的證實者

新型肝炎的發現,促使全世界的科學家開始尋找病原體。這一找,就是十幾年。

1987年,美國凱龍公司的霍頓領導自己的小組,與疾控中心合作,採用分子克隆的方法,發現了一種新型病毒。1988年,奧爾特團隊證實這種新型病毒,存在於非甲非B型肝炎患者的血樣品中。1989年,霍頓小組正式鑑定出這種新型病毒,並更名為C肝病毒(HCV)。

C肝病毒的發現,是C肝研究史上的第一次突破。不久就建立了HCV病毒的檢測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疾病的傳染。

1990年,血庫開啟常規C肝測試,1992年進一步啟用高靈敏檢測方法,從而使HCV基本從血庫中消除,減少了C肝通過輸血傳播。

查爾斯·萊斯(Charles M. Rice),生於1952年,美國病毒學家,洛克菲勒大學病毒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C型肝炎病毒。

查爾斯·萊斯:C肝病毒的追究者

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具有決定性意義。但是,難題中的一個基本要素還未解決:僅病毒本身就能引起肝炎嗎?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們開始研究克隆病毒是否能夠複製,並引起疾病。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員查爾斯·萊斯和其他研究 RNA 病毒的小組一起指出,他們懷疑,C型肝炎病毒基因組末端的一個先前未知區域,可能對病毒複製起重要作用。

萊斯在分離的病毒樣本中觀察到遺傳變異,並假設其中一些可能會妨礙病毒複製。通過基因工程,萊斯製造了C型肝炎病毒的 RNA 變異體,這其中包括病毒基因組的新發現片段,以及沒有失活的遺傳變異。

他將這種RNA注射到黑猩猩的肝臟中後,在血液中檢測到了病毒,並觀察到與慢性肝炎患者相似的病理變化。

這也最終證明,C肝病毒自身就足以導致輸血引起的不明肝炎。

意義與希望

在與病毒性疾病的鬥爭中,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發現,具有裡程碑式意義。

由於他們的發現,現在可以對C肝病毒進行高敏感性的血液檢查。這些檢查,基本上已經消除全世界許多地方的輸血性肝炎,大大改善了全球的衛生健康狀況。

此外,他們的發現,也使得針對C型肝炎的抗病毒藥物得以快速發展。C肝的治癒在人類歷史上堪稱首次,也為在全世界人口中根除C型肝炎病毒帶來了希望。

1601957136000

相關焦點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細胞氧感應機制發現者
    1.自1901年以來,共頒發過109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頒發,跳過了1915、1916、1917、1918、1921、1925、1940、1941和1942年。除了受一戰和二戰影響,還因為在這些年中「所提名的作品,沒有達到章程中所指明的重要性」。
  • 2017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時間 歷年獲獎者名單
    中新網10月2日電 綜合報導,2017年諾貝爾獎將從10月2日起陸續揭曉,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將在北京時間今天下午最先公布。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的醫科學院卡羅琳學院負責評選。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花落「C肝病毒」發現者
    ·海肯斯滕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將不再舉行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獲獎者將瑞典駐相關國家大使館或獲獎者所在大學被授予獎牌和證書,屆時,主辦方將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線上直播頒獎儀式。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花落「C肝病毒」發現者
    Alter, Michael Houghton 和 Charles M. Rice,以獎勵他們「發現C肝病毒」的研究。2020年諾獎的不同日前,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將不再舉行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獲獎者將瑞典駐相關國家大使館或獲獎者所在大學被授予獎牌和證書,屆時,主辦方將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線上直播頒獎儀式。
  • 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被授予C型肝炎發現者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授予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萊斯。新冠病毒無疑是2020年整個生理學和醫學界面臨的最大「黑天鵝」,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C型肝炎的發現者。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C肝病毒發現者!
    原標題: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C肝病毒發現者!   10月5日下午,備受矚目的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重磅揭曉!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3位C肝病毒發現者獲獎
    【環球網快訊】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北京時間5日傍晚率先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正式揭曉,由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共同獲得,獲獎理由是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Harvey J.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三位在人以及大多數動物細胞感知、適應氧氣的變化機制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醫學研究者。氧氣對細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細胞如何應對外界環境氧氣變化的機制仍不清楚,三位研究者發現了一種關鍵的分子,從而能夠幫我們了解多細胞動物體如何應對氧氣的變化。他們的發現對生理學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性,並為有望為對抗貧血、癌症和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
  • 數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10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頒發110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一獎項很少頒發。未頒獎的9個年份分別是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1921年、1925年、1940年、1941年、1942年。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C型肝炎病毒發現者獲得殊榮!
    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Rice和加拿大科學家Michael Houghton三位科學家獲得殊榮。 獲獎理由為:發現C型肝炎病毒。 "for the discovery of Hepatitis C virus."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揭曉
    【北京時間】10月5日17點30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名單揭曉,獲獎者為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Rice,獲獎理由:發現C型肝炎病毒。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趣聞
    他與C.H.貝斯特等一同從動物胰腺中提得可供臨床應用的胰島素,為臨床治療糖尿病作出巨大貢獻,因此榮膺19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所謂「有志不在年高」是也。迄今最年長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是美國生物學家裴頓⋅勞斯。他因發現了病毒在某些癌症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榮膺196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真可謂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趣聞—新聞—科學網
    ,將他的大部分財產用於獎勵表彰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與和平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人,這就是大家熟知的諾貝爾獎。如果下一年依然沒有符合規定的獲獎者,獎金將會存入基金會儲備資金中。」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諾貝爾獎的頒獎次數也減少了。 獲獎216人 1901—2018年間,共有216人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其中1人、2人、3人榮膺該獎的次數分別為39次、33次和37次。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諾貝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發現C肝病毒的三位美英科學家獲獎
    Rice 和英國科學家 Michael Houghton,因為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而獲得 202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正如諾貝爾的遺囑所描述的那樣,其中一部分是獻給「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中做出最重要發現的人」。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諾貝爾在遺囑中提到的第三個領域,由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學院的諾貝爾大會頒發。諾貝爾獎的設立者本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先生,生前曾一直對醫學研究領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 新聞背景:數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10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頒發110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一獎項很少頒發。未頒獎的9個年份分別是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1921年、1925年、1940年、1941年、1942年。
  • 新聞背景:數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10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頒發110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一獎項很少頒發。未頒獎的9個年份分別是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1921年、1925年、1940年、1941年、1942年。
  • 3名美國科學家分享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上午11點35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委會秘書長託馬斯·佩勒曼在瑞典卡洛林斯卡醫學院諾貝爾大廳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授予3位美國醫學家傑弗裡·霍爾,麥可·羅斯巴什和麥可·楊,以表彰他們「發現了控制人體晝夜變化的分子機制。」
  • 趣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最年輕的獲獎者   1923年,32歲的加拿大醫學家弗雷德裡克·格蘭特·班廷爵士因發現胰島素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這使他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醫學獎獲得者。其中一位,是1939年因「發現百浪多息(一種磺胺類藥物)的抗菌效果」被授予醫學獎的格哈德·多馬克。他們三人後來都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章和證書,但是不能獲得諾貝爾獎金。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
    1976年的獲獎者,則是B肝病毒的發現者、首個B肝疫苗研發者布隆伯格。他推動了人類對B型肝炎這一「沉默殺手」的研究與控制。如今,全球已有超過180個國家實施B肝疫苗免疫接種,布隆伯格也因此被稱為「拯救肝癌病人最多的專家」。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
    1976年的獲獎者,則是B肝病毒的發現者、首個B肝疫苗研發者布隆伯格。他推動了人類對B型肝炎這一「沉默殺手」的研究與控制。如今,全球已有超過180個國家實施B肝疫苗免疫接種,布隆伯格也因此被稱為「拯救肝癌病人最多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