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去日本岐阜白川鄉看世界遺產合掌村,並在當地住過的各位,有多少人會和阿布旅行手記有著相同的看法,但作為過來人,如標題所示,這便是我們的經驗。
千萬別誤會,這樣說並不是說白川鄉不值得住,如果是旅遊淡季,人少的情況下,如果你喜歡鄉村的安靜,我們仍認為,夜宿白川鄉是個不錯的選項。
那為什麼又要說未必一定選擇白川鄉住宿呢?因為它代表了多數情況,一個地方景色再美,很多時候,和自己旅程更舒服完全是兩碼事。
對絕大多數遊客,去白川鄉看合掌村,並不是日本中部之旅的唯一目的地。既然去白川鄉,就不免要考慮它附近的高山市,說到高山市,除了它西邊的白川鄉,東邊還有奧飛騨溫泉鄉,北邊則是金澤、富山、乃至輪島,南邊則是中部大城名古屋。
包括白川鄉在內,上述提及的地方,都包含在日本官方推薦的一條旅遊路線當中——從太平洋側的名古屋一路往北到日本海一側的輪島,整條路線連接起來就像一條飛龍,這便是中部地區的「升龍道」。
若以「升龍道」整條路線為標,尋求體驗更好的旅行方案,以阿布旅行手記兩次探這條路線的經歷看,其實它的重心之地,是高山市而非白川鄉,換言之,抓住了高山市,「升龍道」路線才會走得更順暢。
兩探日本「升龍道」
就先從阿布旅行手記的兩次日本「升龍道」行程說起吧。
第一次是憑經驗去的,方式略奢侈,是包車從東京出發,穿過「升龍道」地區,跨越日本中部,直抵關西地區的京都。
具體參照下圖:
第一天,我們先從東京到了長野縣下高井郡的山之內町,在那夜宿涉溫泉街同時,還到地獄谷野猿公苑看了泡溫泉的猴子;
第二天,繼續往西,先到了飛騨山脈東邊的小城松本,吃個午飯,下午落腳到新穗高溫泉鄉,繼續泡溫泉,並坐纜車登上了穗高嶽,欣賞到了日本阿爾卑斯的雪景。
第三天則從新穗高溫泉鄉出發,先到高山市,接著下午到白川鄉,見識了暮色裡的合掌村,並夜宿當地民宿;再後來,就是從白川鄉往西南奔襲至宇治,經宇治到奈良,又一天,從奈良出發,順利抵達京都。
這次比較糟心的就是白川鄉的住宿。
當晚住的民宿,條件比預期要差很多。不僅類似於農民房,雖然已是3月櫻花盛開的季節,但晚上很冷必須要開暖氣,暖氣又是煤油取暖器,一開滿屋就是煤油味,房間還漏風,陳年地板上還有擦不乾淨的陳年汙垢。
這樣情況的住宿,尤其是對環境要求苛刻的遊客,應該會失望。倒是住宿價格不貴,含早晚餐人均400元人民幣/晚,至於早晚餐味道,如果之前沒怎麼吃過日式早餐,品嘗下還將就。
畢竟是個鄉下小地方,以民宿為主的住宿,也是白川鄉的特點,並且數量不多,雖然有世界級的遺產,名聲在外,但住宿僧多粥少,往往就意味著,既然決定住那,就得降低自己的預期。
另外提醒一點,如果你一定要選擇住在白川鄉,還要有個心理準備,那便是除了降低住宿方面的容忍度,飲食上,也沒有太多選擇,只能隨行就市。能看的,也就是合掌村,加上附近的五崮山。
也是因為這次決策,結果導致在高山停留的時間就有些匆匆,只是去看了當地的國家級古蹟高山陣屋,以及和高山祭有關的高山祭屋臺會館。到了白川鄉才發現,同樣的時間,明顯在高山體驗會更豐富,但世上沒有後悔藥,已經來不及調整行程了。
因為第一次的遺憾,去年5月,阿布旅行手記又走了一次「升龍道」。
第二次選擇的路線,是從名古屋出發,直接抵達高山,並夜宿在那兒的溫泉旅館,整個行程安排,也調整為以高山為中心的飛騨山脈之旅——高山兜遊一圈後,再去新穗高溫泉鄉,其後落腳松本,再由松本回到名古屋)。
這次調整後的體驗,就算沒有再去白川鄉看合掌村,但實際上,卻極大地提高了整個行程的豐富度。我們也堅定了一個看法,那就是想更好地遊覽「升龍道」,一定要重視高山這座小城鎮。
「升龍道」軸心之高山古鎮
從上面阿布旅行手記標註的「升龍道」地圖上也能看出,高山所處的位置,接近於從名古屋到輪島的中點,事實上,如果你在高山呆個一兩天,會發現,它確實可以稱得上是整個「升龍道」路線的軸心之地。
這並不是我們刻意製造的概念,而是如果你對高山有深入了解,會發現,它今天在地理上的旅遊地位,早在日本幕府時期,就已經奠定了今天的地位,它本身就是名副其實的交通要衝和古老城鎮。
原因也無他,就是因為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再看下面這張地圖:
它南邊的名古屋一帶就不用多說了,不僅日本「戰國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都出自那兒,那也是日本結束戰國割據的策源地,其地理上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除了名古屋,很多人未必了解的是,北邊金澤一帶的加賀藩,同樣實力雄厚——作為德川家的姻親大名,其待遇等同於德川御三家,江戶幕府時期,加賀藩以年領102.5萬石位列日本所有大名第一位。
從加賀藩到名古屋,再往西到當時日本的政治中心京都,地圖上看,高山就是必經之地。事實上,早在幕府時期,它確實已是交通要衝,來自商貿、文化的輻射與往來,早早就成就了它的地位。
而到今天,旅遊地理上,也只能說,高山仍是交通要衝的再延續。
從名古屋到高山,不僅有火車可坐,到了高山,往西北巴士車程四五十分鐘,便是世界遺產白川鄉的合掌村,往東北走2個小時左右巴士車程,便是日本的阿爾卑斯飛騨山脈及奧飛騨溫泉鄉,不僅有溫泉可泡,還有穗高嶽纜車可坐,再往東不遠,就是我們曾介紹過的中部地區紅葉勝地上高地。
更重要的是,無論白川鄉還是新穗高,再者上高地,都是世界遺產級別的旅遊地,從高山出發的車程都正合適。
不僅高山再往東,到了松本,再去東京交通便利,「升龍道」繼續往北,到了金澤或富山,也都有新幹線通往東京。
從名古屋到高山,再從高山到金澤、富山,乃至輪島,一路上,除了自然風光,人文和歷史,也皆有看頭。
說來也奇怪,阿布旅行手記很多定製客戶,在金澤逛陶藝店和漆器店,都覺得收穫頗豐,甚至還能遇到在京都找不到的貨色;而地圖上,輪島雖然處於「升龍道」最北,但就算是輪島,近幾年卻已成為日本創新派漆器的重心,相當有得可看。
如果高山周圍沒有白川鄉、沒有新穗高,我們可能不會選擇在高山停留,但正因為它有,北邊是金澤、富山,所以才會成就高山,作為一個峽谷中人氣很高旅遊小鎮的存在。
從阿布旅行手記的實際體驗,以及更多定製客戶的反饋來看,選擇高山而非直接到白川鄉,確實也是一個更明智的選擇。
高山本地探路
這時候,另一個問題就出現了——就算是高山確實交通方便,如果你在高山的體驗不行,選擇高山其實也不過是過路站而已。可事實,當然不是這樣。
僅以住宿來說,高山不僅有像我們住的ALPINA這種溫泉旅館可選,同樣那裡也有傳統的日式溫泉旅館,以及有人情味的民宿。一句話便是,在高山,住宿比更偏僻的白川鄉選擇更多。
阿布旅行手記的定製客戶,在高山住過兩人2000多元人民幣/晚的民宿,評價就特別高,對於此,除了針對客戶偏好,能找到合適的旅館,不得不說,選擇更多的地方,也更容易遇到體驗更好的住宿。
包括我們在內,以及更多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定製客戶,在高山確實能讓人感到驚豔。不僅因為它是個小城鎮,比較閒適,同時也因為看點真的不少。
比如阿布旅行手記第一次就去過,現已是日本文化財,江戶時代飛騨郡的代官所高山陣屋,這種木造的日本老建築,雖說曾經日本國內有60多處,但時下,現存的也就剩下高山一處可看。
我們去過兩次的高山祭屋臺會館,則和高山祭有關,也就是當地的廟會活動。它是每年春季(4月14日-4月15日)和秋季(10月9日-10月10日),分別在日枝神社和櫻山八幡宮舉行的例行廟會,它也被稱為「日本三大華麗廟會」之一,而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16世紀下半葉至17世紀。
廟會時,一個備受矚目的便是花車巡遊,不僅高高的彩車上,有衣著華麗的藝人跳舞,花車周圍的遊行隊伍,同樣穿著傳統服裝載歌載舞,也是熱鬧非凡。雖然當時沒有碰到高山祭,但高山祭屋臺會館裡的彩車,近距離仔細觀察其細節部位,確實讓人流連忘返。
作為古鎮,高山還有一條並不算大的古街,這條古街也是很多人津津樂道的地方,不僅有各種烤飛騨和牛串可吃,也有各種當地工藝品和木製品可選。
此外,距離高山古街不遠的宮川河邊,還有「日本三大早市」之一的宮川朝市,雖說規模不算大,但在那兒能感受到日本小鎮傳統市集的味道,不僅有工藝品小攤,還有賣水果和蔬菜的,價格不是很便宜,但也不算貴,阿布旅行手記在那兒吃過一串飛騨牛串,只是味道一般。
說到飛騨和牛了,和白川鄉難覓美食完全不同,在高山到處都能吃到飛騨和牛,不僅有牛肉串,還有如丸明或味藏天國那樣的飛騨和牛專門店,以及飛騨和牛壽司,以我們曾經寫過的各種飛騨和牛體驗來說,其美食的多樣和豐富,絕對碾壓白川鄉好幾個身段。
高山還是日本知名釀酒地,早在公元17世紀,那兒就有了正式的釀酒行業,高山酒之所以可以名揚日本全國,則在於它的高山環繞的獨特小氣候、飛騨山脈的雪山水質以及本地產高山大米。
時至今日,高山市內有6家釀酒所可供巡遊參觀,去不同釀酒所體會高山酒的口味差異,也是美酒愛好者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於絕大多數遊客來說,去白川鄉,就是為了看當地的古民居合掌村,但實際上,高山也有,這便是「飛騨之裡」。住在高山市的話,坐公交車也就15分鐘左右的車程。
以阿布旅行手記對合掌村和「飛騨之裡」的分別實地體驗來說,合掌村確實要比「飛騨之裡」更氣派一些,畢竟,合掌村那一片,不少還是本來就有的老建築,而「飛騨之裡」則是重建的民俗村。
即便如此,如果你不是一定要看合掌村的那一類人群,而只是好奇日本的古民居,到「飛騨之裡」,依然能滿足你的基本好奇心,因為房子很類似,展示的內容也很類似。如果實在想去看合掌村真容,從高山坐車當天往返也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