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就是鳴沙山最高的一座山峰,考慮到難度較大,你們也可以坐車前往營地!」
六位成員聽完節目組的建議,毫不猶豫選擇了徒步——沙漠之巔那面象徵著《極限挑戰》的旗幟正迎風招展,指引著他們攜手衝關,去完成一場看似不可能的挑戰。
昨晚,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第八期以「沙漠兄弟情」為主題,講述了一個關於團結、突破和無畏的故事:茫茫大漠中,黃沙綿延起伏,灼熱如影隨形,鮮豔的旗幟看似很近,卻需要翻越很多個沙丘才能抵達。一路上,極挑男團彼此攙扶,相互打氣,靠著「不拋棄,不放棄」「一起拼,一定贏」的信念,一步一個腳印地詮釋著他們的誓言:「我們六個人在一起,才是最珍貴的!」
製作團隊用獨特而極致的敦煌風貌,濃縮了一段「很男人」的人生路。東方衛視中心副總監、《極限挑戰》第六季總導演施嘉寧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他們可以選擇放棄,但是他們決定堅持。這段跋涉,很像是他們表達內心的一個出口,將他們本季成團以來陸續累積的兄弟情誼,進行了一次外化的呈現。他們不光是來錄一檔節目,更要讓大家看到,這是一支團魂燃燒的隊伍。」
在鳴沙山最高的山峰上,極挑男團「團魂」飄揚
敦煌,作為文化的交融與匯聚之地,蘊含著交流、理解、合作、包容、共贏等構建命運共同體所需的精神共識。《極限挑戰》選擇在這裡展開一場特殊的戶外團建,和第五季的重慶武隆之行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一次,令人回味無窮的是團結友愛、勇往直前的縴夫精神。而這一次,當極挑男團從月牙泉行走到鳴沙山,很容易就讓人聯想起九死一生的玄奘從這裡走過,絲綢之路的商旅從這裡走過。在這趟跋涉的苦旅中,唯有兄弟齊心,肝膽相照,方能徵服無邊的遼闊。就像雷佳音說的:「今天要不團結,真走不出這沙漠。」
在乾旱地帶生存,水的補給尤為重要。出發前,極挑男團兵分三路,通過挑戰任務,各自儲備了數量差距懸殊的瓶裝水。為了確保大家都能及時攝取水分,在每一個補給點,獲取領先優勢的隊伍都會毫無保留地給其他兄弟備好解渴的冰西瓜,並將自己的瓶裝水分配出去。比如,霸氣的郭京飛是這麼說的:「留給他們,他們走過來肯定賊渴!」
雙腳踩在流沙裡,舉步維艱,隨著地勢越來越陡,兄弟們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一度手腳並用,「狼狽」爬行。見小嶽嶽行動不便,其他兄弟主動幫他託起沉重的背包。大家更是紛紛喊出「我們今天就是團魂,想怎麼打敗我們都不可能」「今天沒有『不可以』三個字」為團隊加油助威。始終在前面開路的賈乃亮,臨到終點停了下來:「我一人登頂沒有意義,我要等你們一起登頂!」
荒漠有域,行者無疆。當他們手拉著手爬上沙丘,肩並著肩縱聲高歌,小小的身影在大大的荒漠裡,就如同一簇燃燒的火苗。那一幕,美好到動人心魄。
在鳴沙山最高的山峰上,不僅有《極限挑戰》飄揚的「團魂旗」,還珍藏著對他們每個人而言「最珍貴的東西」。穿過沙漠,拔下旗幟,回到露天營地,他們吃著燒烤互掏心窩,分享彼此成長歲月裡珍貴的記憶:一份大學錄取通知書、一個師父贈與的手串、一封30年前寫給媽媽的信、一本影響了自己的書……而在這個抬頭可見燦爛星河的夜晚,他們因為一次特別的集體行走,融入了彼此的生命記憶,共創了新的「珍貴」。
沙漠裡最珍貴的,就是植物。特別有紀念意義的一個環節是,極挑男團將這一天行走的步數捐給螞蟻森林,由一位護林員在營地裡種下梭梭樹,代表《極限挑戰》在沙漠戈壁裡生長發芽,讓一片象徵生命力的綠色不斷蔓延。
無人踏足的道路,有兄弟就一起闖;難以到達的高峰,有兄弟就一起拼!他們說:「這一期雖然累點兒,但是值得。」施嘉寧表示:「這也是《極限挑戰》始終想要傳遞給大家的情感。無論面對怎樣的挑戰,兄弟之間的情誼都會支撐他們超越極限。所謂『團魂』不是喊出來的,當面對極限環境的時候,我們更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真誠與炙熱。」
讓他們fighting fighting go的,到底是什麼?
「那條路非常難走,當天又是大太陽,天兒很熱,我們面對那座山峰的時候,心裡是沒底的,儘管我們的導演組此前在那個環境裡已經行走了將近一周。」
在接受採訪時,施嘉寧至今感觸良多,「當時,我們擔心他們的體力支撐不了這次挑戰,提出可以不走,但是前方的那面『團魂旗』激發了他們的信念。這次挑戰,帶給了我們很多的感動,他們一直在互相鼓勵,不言放棄。我想,這就是《極限挑戰》的靈魂所在,他們的團結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點滴之間,都能看見樸實的真情流露。」
不知不覺,《極限挑戰》已經第六季了。去年首次接過總導演的接力棒時,施嘉寧就毫不掩飾自己「壓力山大」,「其實就像這個節目的名字一樣,我們永遠在面對極限挑戰,而且今年比去年更加極限。作為戶外綜藝中最早復工的節目,當時很多情況都不明朗,我們幾乎是徹底推翻了最初的拍攝計劃,在極力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響應社會需求,做了很多動態的調整,希望發揮好我們作為一檔國民綜藝的能量,能為特殊的2020年有所貢獻。」
從第一期走上街頭徵集市民心願,代表全體觀眾致敬在疫情期間默默付出的醫護工作者;到以綜藝的形式,號召全民健身、參與直播帶貨、助力復工復產;再到接下來的5G時代、夜生活等主題,第六季《極限挑戰》深度契合2020年的宏觀背景,密切圍繞社會生活熱點展開話題,在為觀眾送上歡樂的同時,也為大家輸送濃濃的能量和信心。
讓很多觀眾津津樂道的是,在第五期節目中,雷佳音、嶽雲鵬、王迅、賈乃亮、郭京飛、鄧倫變身「披荊斬棘的哥哥」,他們勤學苦練,將一支飽含祝福的復工加油歌《Fighting Fighting Go》帶給觀眾。突破年齡的爆笑獻唱,傳遞的是乘風破浪的不屈不撓。
誠然,這一季《極限挑戰》因為陣容的調整,在開播之初曾遭受一些爭議;但觀眾們很快發現,這支新老搭配的男團快速融為一體,持續迸發驚喜的火花。尤其是走進直播間嘗試公益帶貨的當期,他們居然在短短40分鐘內就售出了價值661萬元的農產品,引來1377萬觀眾為愛下單——比成功挑戰「帶貨女王」薇婭更讓大家震撼的是,一檔節目居然可以撬動如此強大的公益能量。隨後,以《極限挑戰》為重要內容支點的「618超級秀」,為618年中大促背景下的消費「信心之戰」高能助力,實現了品牌價值和商業價值的雙料爆發。
所以,讓極挑男團fighting fighting go的,到底是什麼呢?
《極限挑戰》通過長達六年的養成,已經在每個人的心目中種下了「始終和時代同步伐,始終和社會同命運,始終和國民同脈搏」的品牌心智。每一次的極限挑戰,都遠遠超越了遊戲和節目的範疇,變成了一個個承載著社會意義的靈動文化符號。特殊的2020年,極挑男團以「國民綜藝」一分子的身份聚在一起,踐行的是雖然充滿艱辛,但是無比光榮的使命——他們全力以赴、攜手挑戰的過程,就是攢聚能量、傳遞信心的過程。
所以,他們徒手攀爬的鳴沙山,又何嘗只是一座山峰呢?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引領他們的是「團魂旗」,更是他們希望向社會傳遞的「一起拼,一定贏」的信念。
「我還記得這一季的第一期,外灘大樓燈火明亮,當醫護工作者的笑臉逐一投射在大屏上的時候,我從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看得見一種由衷的自豪。我想,從那一刻開始,他們就被喚起了一種崇高感。他們知道,這是一檔有溫度、有能量、有使命的節目。」施嘉寧說。這當然是艱難的挑戰,但這樣的集結,註定是值得珍惜和珍藏的生命際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