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獸世界懷舊服:關於騎士pvp的一些基礎技巧

2020-12-03 NGA玩家社區

作者:NGA-廢物殺星

活用懺悔6秒脫戰

pvp中老生常提的6秒脫戰規則這裡就不贅述了。騎士在solo中,使用懺悔,在懺悔結束前的最後一秒可以脫離戰鬥,脫離戰鬥瞬間可以更換裝備、飾品。在更換裝備完成的瞬間打出命令審判,同樣能享受眩暈狀態增傷。活用這個技巧可以充分的利用各種飾品以及進行火箭靴打傻頭和正常裝備的更換。

這裡分享一個我比較喜歡的插旗起手,飾品帶小雞和管家鈴起手,運用/cast 懺悔/stop和召喚物犧牲宏達到起手懺悔召喚召喚物更換雙飾品的「四飾品開局」,這個技巧尤其適用於打暗牧和術士。

斬殺連招

疑似懷舊服此前修復了命令的觸發以及P5階段裝備的支持,目前騎士在絕大多數的pvp對局中,並不缺乏持續傷害,反而是極度缺乏近身手段以及解控手段,因此騎士在pvp中最重要的三點應該是:近身,解控(免控),斬殺。

通過合理利用公CD,合理的技能釋放順序可以提高騎士的斬殺線,避免因傷害不夠而被反控吃喝導致失敗。(尾刀補傷害的手雷和飛錘未寫入)。

常規最高傷害連招(帶zug崇拜項鍊 11-9-31):十字軍審判-=0.5秒-開命令聖印平砍-懺悔(可更換武器或裝備)-開爆發飾品-(穿插治療)-眩暈審判-召喚機械單位+犧牲祝福-開命令聖印平砍-制裁-奉獻-平砍-平砍(第二發平砍能否砍出對攻速有要求)-眩暈審判。

死亡射線連招(使用/cast 懺悔/stop宏可以防止懺悔後進入平砍動作導致釋放死亡射線卡平砍CD):命令審判-懺悔-死亡射線-掛命令-平砍接制裁-奉獻-平砍-眩暈審判-平砍。

非zug項鍊,不考慮飾品常規連招:命令審判-開命令聖印平砍-懺悔-平砍接制裁-眩暈審判-開命令聖印-奉獻-平砍。

具體的技能釋放順序選擇基於這三種斬殺連招自行調教,之所以將技能釋放順序固定在這三個框架內,是為了在傷害最大化的情況下,保證控制的銜接,例如:懺悔結束眩暈審判-開命令-制裁-制裁結束,這個過程總共用時1.5s+6s=7.5s,而在天賦加成下審判CD8s,這樣就無法在制裁時間內再打出一個眩暈命令審判,如果刻意等0.5秒再放制裁的話,就會導致懺悔結束-施放制裁中間存在2秒間隔,足夠一個公CD的時間給敵人反控(例如敵人扔出手雷,法師讀出變羊,術士讀出恐懼),如果使用zug項鍊延長制裁0.5s,那麼上述過程用時就是1.5s+6.5s=8s,足以在制裁結束前瞬間打出眩暈命令審判。

同理,在懺悔後使用機械召喚物+犧牲祝福是為了防瞬發控制技能(例如:暗牧恐、盜賊盲)。具體的斬殺連招選擇以及使用時機可以根據對局條件自行調整。

裝備選擇及其原理

P5階段,騎士PVP的裝備提升非常大,核心搭配選擇圍繞T2.5以及R13展開,有條件的騎士們可以使用R13全套或3+3,沒有條件的騎士可以使用T2.5全套,R13或3+3相比於T2.5全套的好處在於更換火箭靴要塞手火箭頭等裝備時損失的套裝屬性較少。關於火箭靴打傻頭等裝備在pvp中的實用性我會在後面的部分中再提。

比較存在爭議的部位是項鍊、披風、雙戒指以及雙飾品位,在對各個部位的裝備進行分析之前,我先在這裡將騎士各個技能的加成和暴擊命中種類陳述一下:

命令聖印 70%DPH加成+20%法傷加成 物理命中 物理暴擊。

命令審判 43%法傷加成 法術命中 物理暴擊。

正義聖印 基礎傷害*武器攻速*武器種類係數(單手0.95/雙手1.05)*天賦加成+法術強度*0.1 無暴擊命中。

正義審判 50%法傷加成 法術命中 法術暴擊。

神聖震擊 42.85%法傷加成 法術命中 法術暴擊。

奉獻 33%法傷加成 無暴擊命中。

制裁 懺悔 以眼還眼 手雷等控制、天賦技能以及工程道具均為法術命中。

這裡關於具體的力敏法傷的進攻收益權衡因為各人的屬性佔比不同,不做比較。各位騎士可以自行根據馬克裡奇的權重計算法(各屬性對某技能的加成*該技能在戰鬥中總傷害佔比)來比較各屬性的權重。

關於暴擊和命中的收益:由於存在隨機性(即只存在出爆/不出爆,命中/未命中 兩種情況),本文僅以完全隨機分布條件下的均衡收益來計算。

這裡分享一下法術命中的意義,完全隨機分布條件下:

基礎96%法術命中 每25個技能miss抵抗一次;

97%法術命中 每33個技能miss抵抗一次;

98%法術命中 每50個技能miss抵抗一次;

最高99%法術命中 每100個技能miss抵抗一次;

法術命中收益非線性遞增,到3%變為0。

關於暴擊,完全隨機分布條件下:

10%物理暴擊 每10次攻擊暴擊1次;

20%物理暴擊 每5次攻擊暴擊1次;

25%物理暴擊 每4次攻擊暴擊1次;

33%物理暴擊 每3次攻擊暴擊1次;

50%物理暴擊 每2次攻擊暴擊1次;

暴擊收益非線性遞減。

完全隨機分布條件下,首先單獨考慮復仇的覆蓋率問題,不考慮觸發類特效,只算平砍和審判,騎士在貼身條件下8秒至少能造成1次暴擊,也就是復仇全覆蓋。

這裡我用很簡單的方式來計算暴擊率提升收益,即 提升暴擊率*(1-原暴擊率)(騎士平砍傷害佔比+騎士命令聖印及命令審判傷害佔比)*(平砍次數+命令聖印次數+命令審判次數)*/100。由於平砍命令聖印及命令審判傷害佔比極大,我將暴擊率帶來的傷害提升計算為 提升暴擊率*(1-原暴擊率)*總傷害(結果略大於實際暴擊率帶來的傷害收益)。

假設你擊殺對手需要造成6000傷害,當前暴擊率為X,提升一點暴擊帶來的傷害加成就是1%*(1-X)*6000。

由這個結果可以看出,在保證復仇覆蓋率前提下,暴擊的平均收益不高並且隨著當前暴擊率的上升,暴擊增長的收益率愈發降低。因此對於暴擊屬性的堆疊,個人觀點最好的平衡點應該在20%-25%之間,在各種觸發類特效暴擊的增幅下,基本可以保證復仇的覆蓋。而關於爭議較大的法術命中,很難具體的量化為傷害佔比,這裡只分析法術命中的作用,不作傷害對比。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