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早期可能經歷了一場我們無法想像的災難。科學家發現,在火星上存在著許多非常可疑的痕跡,這些痕跡表明一種神秘的力量襲擊了火星,並且改變了火星的地貌。 西班牙馬德裡天體物理中心科學家Alberto Fairén發現,通過比如奧德賽號飛船和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的照片,現在的海岸線是被巨型海嘯改造的結果,這是火星上曾發生海嘯的第一個鑑定數據。
研究小組利用NASA火星奧德賽號飛船提供的圖像來研究火星高低地勢之間的邊界,他們發現了冰和石塊從低處流向高處,並延伸了幾百公裡。這些現象不可能是由重力作用導致的,相反,或許是由兩次以上的海嘯造成。第一次的海嘯延伸較遠,當浪潮退散時,攜帶著數米寬的巨石。第二次的海嘯,發生在火星的氣候較冷的時候,延伸的稍近些,留下了殘冰,是被遺棄的海洋。 計算機模擬結果表明,一個足夠大的小行星能夠創造一個方圓30公裡的撞擊坑,而由此產生的波浪一旦到達岸邊,就會達到至少50米的高度。
2004次地震襲擊印尼蘇門答臘島時產生的波浪大約有30米高,造成18萬人死亡,那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當我們仔細觀察火星的地質時,會發現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它有一個海洋。如今我們發現了第一個火星發生海嘯的證據,雖然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解釋,但我們不得不考慮其存在的可能性。美國科學家發現了新證據,支持了火星歷史上曾經擁有大片海洋的說法。研究認為,火星自轉軸的遊移導致了火星上類似海岸線的地貌的劇烈變化。 過去30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這種地貌。新的結果提出了此種地貌形成的一種理論模式。 很多科學家一直認為火星上的這種地貌與火星遠古海洋有關。他們認為火星上曾有過巨大海洋,大致覆蓋了三分之一個火星。
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們測量了這種地質年齡大約在20億至40億年的類似海岸線地貌,發現其海拔起伏變化非常劇烈,遠遠超出地球海岸線的海拔變化,因此科學家們用自轉軸遊移來解釋地球上的海岸線變形。2億年前的火星 卡內基大學的陸地磁場系的埃索莫·松山(Isamu Matsuyama)領導的一個小組此次將火星極地遊移與火星遠古存在大片海洋兩個因素結合起來,提出這可導致火星Deuteronilus與Arabia兩個區域的海岸線劇烈變形。 火星北半球這二條類似的海岸線雖然被認為是最好證據,但專家表示,它們太「起伏不定」,不像是海洋平滑的海岸線。
但此觀點因一個令人驚訝的簡單突破而發生截然不同的改變。這是因為曾經平滑的海岸線被火星上巨大的傾覆所毀壞,科學家14日宣布。 火星巖石的變形隱藏了海洋的清晰證據,而此現象發生在至少20億年前。 論文作者之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地球與行星科學教授麥可·蔓咖(Michael Manga)說:''當自轉軸相對於地表產生移動,就會導致地表變形,這可以從變形的海岸線上看出來。'' 行星地表或地幔內的大質量物體移動以及來自太空的撞擊都可使自轉軸發生變化。
至於火星自轉軸為何會發生移動,蔓咖認為,Arabia地區可能在距今30億年前被突如其來的大水覆蓋,深度可能達到700米,這樣大質量的物體足以使地極向南轉移50度,當這片海洋消失後,地極可能又移動回來,後來在一場製造出Deuteronilus地貌的大水中,地極又移動了20度。 此研究報告的作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行星科學家馬克·理查茲(Mark Richards)說:「這真正表明火星上曾有過海洋。」 如今的火星 參與此研究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泰勒·波倫(Taylor Perron)表示,Arabia 和Deuteronilus海洋的海岸線長數千英裡,其中,Arabia所含的水是地球南極覆蓋的冰的2-3倍。 相對現在的地極位置,火星當時可能要向北傾斜50多度,導致Arabia海洋中的水丟失了。「火星海洋中的水太多,單蒸發到太空中很難,因此,我們認為火星地下還有一些水庫,」波倫說。殘留的海洋可能位於Arabia海洋的同一片低地。
不過,研究人員不清楚是什麼導致了火星傾覆,可能是火星地表下的力量。「這可能是火星地幔的分布發生了巨大變化,導致火星向現有位置傾斜,」波倫說。 火星的海洋到底是如何消失的? 比如比北冰洋大得多的水曾經在45億年前覆蓋了火星表面的19%,容積超過五百萬立方英裡。但是到現在,這顆紅色星球表面幾乎沒有一點水,唯一能證明它曾經有過海洋的證據就是上面的極地冰帽。 那麼,火星上的海洋發生了什麼?NASA火星探索計劃的首席科學家Michael Meyer說,這仍是一個大秘密。但他和其他科學家有自己的假設。一顆行星失去自己的海洋的一種可能是隕石或小行星撞擊,被撞擊的行星不會被摧毀但是大氣層會被扯破。還有一種說法是,彗星能為一個星球帶來水就能奪走它。但Meyer介紹的普遍被接受的一個理論是太陽風帶走了大氣裡的水。太陽會不斷把炎熱表面的帶電粒子從天體中爆開。有些星球(比如地球)會受等離子衝擊的保護,會將吹來星球附近的帶電粒子轉化成自己這一極的粒子。這也是地球兩極會出現極光的原因。
但火星不同於地球,它在歷史某一時期失去了自己的磁場,沒有了這層隱形盾火星就很容易受到強烈的太陽風影響。太陽風的粒子把暴露在火星上海洋的水分子劈開,水分大部分濺進宇宙中。這個原理就跟宇宙中有一顆主球,把其他撞球打進了旁邊的球袋一樣。 而在億萬年之中,在易揮發的宇宙天氣情況下,火星上殘留的海洋水也都被蒸發掉。而地球有強大的磁場,似乎不太可能發生同樣的事。 然而科學家們還是警告稱,地球面臨的氣候變化也是危險的,可能導致同樣災難性的後果。我們可以這樣預想:地球的海平面不會下降而是上升,原因不是太陽風或是流星撞擊,而是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