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騎電動車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但是沒有思考過的。那就是電動車剩餘多少電量充電是最好的?在這個電量區間充電,不僅可以提升電動車續航,而且還能提升電動車使用壽命。
我都知道鉛酸電池長時間不充就會虧電,虧電之後電池內部的極板就會被腐蝕,而這種損壞是不可逆的,我們俗稱電池被「餓死了」。我們充電時候要杜絕的就是過度深放電,也就是說,電量100%用完以後再充,這是電池及其不利的,會縮短電池使用壽命。
有人說,隨用隨充。這種方式雖然不會造成電瓶的虧電,但是對電池沒有好處的,這種不容易把握,有時候剩90%的電,可能充電器就不工作了,相當於沒充。有時候剩30%充到50%就用了,很容易就把電瓶放光了。
電動車最佳放電深度是80%-60%。一方面剩餘的電量短時間內保證電池不會虧電,另一方面, 可以給電池內部進行充分反應的時間,避免電池內部硫酸結晶和板柵的破壞。
大部分電動車的電量顯示都是靠測量電池電壓來判斷的,因此不是很精準,一般來說,第一格電是最耐用的,佔了一半電量,能跑一半以上的裡程。到了第二格電開始閃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充電了。當然,這個只是大概的辨別方法,冬天由於虛電比較多,建議第一格電用完就要充了。
好了,電動車電量剩餘20%-40%的電量,是最適合充電的,這個區間充電不僅減少深放電,既可以增加續航又可以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