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中國的「死亡禁地」,很多人就會立馬想到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失蹤的羅布泊,或者是充滿神秘色彩的崑崙山死亡谷,以及被譽為「中國百慕達」的鄱陽湖三角洲等。
在四川眉山境內,有一處全國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瓦屋山,它是世界第二大平頂桌狀山,被稱為「上帝的餐桌」。它還是杜鵑花的王國,每到杜鵑花怒放的時節,十裡杜鵑花便競相開放,將煙雨瓦屋山裝扮得分外妖嬈。
(瓦屋山風光)
這裡也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故鄉,他曾賦詩一首,盛讚瓦屋山的迷人風光:「膠西高處望西川,應在孤雲落照邊。瓦屋寒堆春後雪,峨眉翠掃雨餘天。」
正所謂「巴蜀風光,峨眉十之三,瓦屋得六七」。在歷史上,瓦屋山和峨眉山歷來並稱「蜀中二絕」,佔盡了蜀中的絕色風光。
不過,在這近百萬畝的森林公園中,有一處卻被列為旅遊禁區,禁止遊客隨便闖入,這就是被稱為陸上「百慕達三角」的「瓦屋山迷魂凼」。
當地人用「迷魂凼,奇中奇,進得裡面來,生還不容易」來描述這片區域的兇險和神秘。那麼,「迷魂凼」裡究竟發生了哪些鮮為人知的失蹤事件?導致這些神秘事件發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瓦屋山迷魂凼的傳說由來已久。
據說在1800多年前的東漢年間,道教創始人張道陵雲遊至瓦屋山麓,和當地羌民一起創立了「五鬥米教」。
為了抵抗朝廷對「五鬥米教」的鎮壓,張道陵選中了瓦屋山作為藏匿兵器之地,並在一次戰爭中將朝廷官兵引入了迷魂凼,和教眾一起設置了八卦迷魂陣,將朝廷官兵全部困死在裡面。
後來,張道陵還利用自己的高超法術,幫助當地百姓斬殺了危害鄉民的蟒蛇,並最終魂歸瓦屋山,至今瓦屋山仍留有「張道陵降蟒溝」的遺蹟和傳說。
及至明清時期,迷魂凼裡就已經屢現大量人員離奇失蹤、屍骨無存的神秘事件,因此被明清皇帝封山數百年,當時的瓦屋山也被當地人稱作「妖山」。
(地形複雜的瓦屋山)
發展到現代,迷魂凼發生人員失蹤的事件也被頻頻曝光。
1970 年9 月,一位經驗豐富的當地老獵人,帶著訓練有素的獵狗進入迷魂凼,結果連人帶狗離奇失蹤了。
1974 年10 月,由當地人組成的「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小組」一行5 人,迷失在瓦屋山迷魂凼。最後,他們根據「三點一線」原理,用隨身攜帶的砍刀,朝著東北方奮力砍出一條荊棘之路,才得以死裡逃生。
一年後,還是這個調查小組,再一次迷失在迷霧重重的迷魂凼裡。隊伍在彈丸之地亂闖了數天後,藉助救援部隊才得以安全脫身。
1979年,四川省林業廳的專家們在當地嚮導的帶領下,冒險進入迷魂凼考察,結果迷路被困。最終還是靠著嚮導的一把砍刀,生生劈開一條路,才帶著幾近崩潰的專家走了出來。
1990年6月,國務院特聘大熊貓保護專家安德魯勞裡博士,帶領一行7人進入迷魂凼腹地考察,因羅盤失靈,數天後還在原地打轉。
1999 年12 月,科學家鄭明全在當地導遊帶領下進山尋找熊貓,結果音訊全無,救援人員在3天後終於找到了他,遺憾的是他早已被凍僵了,魂歸迷魂凼。
2010年,來自眉山、雅安的聯合科考隊,在電視臺的現場拍攝中進入迷魂凼,依然找不到北。好在有一支全副武裝的武警護衛,最終才得以全身而退。
(容易迷失的迷魂凼)
那麼,進入迷魂凼的人們,為什麼會出現迷失方向,羅盤失靈,鐘錶停擺、手機和GPS也沒有信號等現象呢?
第一,瓦屋山迷魂凼恰好位於北緯30度左右。
這個緯度正好與聳人聽聞的百慕達三角、神奇無比的埃及金字塔相似,這是被探險家稱作的「死亡緯度線」,有很多神秘未解之謎。因此,迷魂凼被稱作陸地上的「百慕達三角」。
第二,特殊的地理環境讓人原地轉圈。
專家考證,迷魂凼下面是超厚的玄武巖層,這些玄武巖往往形成「柱狀節理」,讓人從側面看起來就是一根根石柱。如果從上面觀察,他們又呈現規則的六邊形圖案,人們一旦深入其間,就會不自覺地按照六邊形的軌跡行走,由此出現原地轉圈,回到起點的現象。
同時,迷魂凼裡雜亂叢生的箭竹,以及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組成了一個天然迷宮。置身其中的人們,往往看到的都是同一個地貌,自然就找不到出路,分不清方向了。
第三,迷魂凼裡的瘴氣和雲層有關。
所謂瘴氣,是大量的植物腐爛後產生的氣體,對人體有毒。迷魂凼裡的瘴氣不但會讓人頭昏腦漲,還會形成一團黑霧,人一旦誤入其中,很難脫身。
專家解釋說,迷魂凼的瘴氣源於雲層。因為瓦屋山的海拔近3000米,當雲層在上升氣流的作用下,抬升到迷魂凼時,藉助風力,就會在迷魂凼裡形成四散開來的迷霧。
這些遮天蔽日的迷霧,環繞停留在高大的樹叢和箭竹林裡,使得光線變暗,就形成了人們眼中的黑色瘴氣,既讓人找不到方向,也進一步增加了人們的恐懼心理,迷路就在所難免了。
(在瓦屋山的探險專家)
第四,地下磁場導致羅盤失靈。
由於迷魂凼下面是玄武巖,含有豐富的磁鐵礦成分,會對羅盤造成一定的影響,使得它的指針方向發生一定程度的偏差,但不會出現較大角度的錯誤。進入迷魂凼的人們一旦發現羅盤失靈,就會產生恐懼心理,失去正常的理性判斷,從而導致迷路。
還有專家指出,迷魂凼下面可能存在巨大的隕石,這些隕石不但導致羅盤失靈,還會讓GPS定位儀器、機械手錶,甚至通訊工具等出現異常狀況。
不過,在2014年的一次科考活動中,考察隊發現,在迷魂凼的核心區域,電子表出現了奇怪的現象:其顯示分鐘的數字像秒數一樣快速跳動。在走出迷魂凼後,電子表所顯示的時間,足足比正常時間快了9小時25分鐘。
同時,考察隊還特地帶去了兩隻訓練有素的信鴿,在迷魂凼的核心區域放飛後,信鴿居然拒絕起飛,數次飛回隊員的背包和肩膀上。
直到現在,有關瓦屋山迷魂凼的秘密仍眾說紛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秘密一定會大白於天下。
(參考資料:《瓦屋山迷魂凼之謎》《百科探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