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科幻經典《三體》裡出現了一個宏大的面壁者計劃,全人類中篩選出了四位面壁者。
分別是:泰勒、雷迪亞茲、希恩斯、羅輯。
讀完全書,很容易給人表面印象,四大面壁者中羅輯最強,可以說是《三體》中唯一男主。
羅輯確實很強,但從邏輯上看,羅輯至少不是最成功的面壁者。
分析一下四位面壁者。
泰勒
泰勒的計劃是最扯的,量子世界對人類來說根本不可控,更別提量子艦隊了,完全是一廂情願的幻想。並且對讀者來說,要是沒讀過大劉的《球形閃電》,量子艦隊是什麼概念根本還是一頭霧水。
泰勒的存在,大概只是電工借這個人物嘲諷一下美國而已,段位在四人之中屬實最低。
雷迪亞茲
雷迪亞茲也能算不錯的戰略家,他想到的也是建立戰略威懾。雖然和羅輯的計劃本質上是一個目的,但雷迪亞茲註定無法成功。
一是因為核彈當量不夠,三體人經過計算,即使以全地球之力做的核彈,也不夠把水星炸到太陽上去。這樣自然無法建立有效威懾。
二是他的方案太過極端,一旦曝光,他的政治身份和人類骨子裡的自保情節必然將他置之於死地,威懾也就不復存在。
當然,雷迪亞茲還是有貢獻的,他留下的遺產讓他人受益頗豐,如果沒有先行者雷迪亞茲,羅輯的威懾也無法建立。
羅輯
羅輯是關鍵人物,但是三體世界並不在乎羅輯,否則羅輯早已死了。當然ETO也刺殺過羅輯,但那更像是保險措施,他們自己也說過,要是明著來早就成功了。
羅輯之所以有價值,還是來自葉文潔告訴他的幾句話,智子始終在監視著葉文潔,要是三體真那麼在乎羅輯,早給他弄死了。
當然憑藉葉文潔給的那點信息,羅輯能悟出黑暗森林法則,也是天才人物。
無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三體文明犯了傲慢的錯誤,才讓羅輯得以成功。
不管怎麼說,羅輯還是個王者,這點不可否認,不過他也有敗筆。
敗筆在於執劍人交接,既然已經拋棄所有與執劍人化為一體了,選擇接班人這事怎麼也得經過本人認可,至少得參與其中。
人類隨隨便便選出個聖母程心,羅輯二話不說就交出權力,這是對執劍人位置本身的不尊重。
或許羅輯是累了吧,也或許是對人類失望了,這點上看他還是個普通人。
希恩斯
如果要比較,希恩斯才是最成功的面壁者。
希恩斯是堅定的逃亡主義者,這是三體人最害怕的人。
人類表現出的潛力已經讓三體世界害怕,才派出智子鎖死人類科技。對於逃亡主義,三體世界和人類世界的態度是一樣的:堅決遏制。
所以章北海才要如此偽裝自己。
章北海的偽裝是暗中進行的,希恩斯比章北海更不容易,他是面壁者,他的偽裝要經受住人類世界和三體世界的考驗。
希恩斯成功得無以復加,他知道人類必敗,不逃亡只能等死。
事實是,最後人類不還是逃亡了嗎。
從隱蔽性上看,從頭至尾沒有任何人能看穿希恩斯,他表現得沒有一點針對性,只是研究科學。搞出了個思想鋼印,讓所有人都相信這是勝利主義那一套。
希恩斯最後還是被破壁了,因為他老婆。但那又如何,鋼印族依然存在,所以希恩斯的計劃已經成功了。
最後看結果,星艦文明正是拜希恩斯所賜。毫無疑問,儲巖就是個鋼印族,就算沒有章北海,儲巖也會逃跑的,注意儲巖是主動追擊章北海的,或者說就算沒有水滴,儲巖也會找機會跑的。
要不是水滴到來,估計會有更多的鋼印族逃跑,希恩斯把人類命運延續到了幾乎宇宙終結。
再看四位面壁者,泰勒無疑最失敗,一點水花也沒翻起,其餘三位都稱得上戰略家,或多或少都做出了貢獻。
從《三體》最後的結局看,逃亡主義才是最後的贏家,人類世界和三體世界都是如此,因此希恩斯實際是最後成功的面壁者。
說了這麼多,可能還有朋友沒讀過,或者沒讀完《三體》的,再簡單介紹一下。
劉慈欣科幻經典《三體》全套三冊:《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大劉憑藉這套作品摘下科幻界最高獎項雨果獎。
目前,《三體》全球銷量已突破2000萬冊,風靡全球,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是《三體》書迷。
不管是否讀過,都值得擁有一套《三體》,有興趣的朋友,點下面連結可以了解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