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幼年響尾蛇比成年蛇更毒?這是真的嗎?

2021-01-13 獅虎豹三兄弟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一句話道盡人們被毒蛇支配的恐懼。尤其是生活在農村裡面的朋友,無論是在田間地頭,還是山野林中,蛇幾乎是最常見的動物之一。

正所謂「七月黃蜂八月蛇」,在夏秋之際,黃蜂與毒蛇是有名的「毒物」。相對於黃蜂來說,蛇更具隱蔽性,被其咬到的概率不僅更大,而且所帶來的後果往往也是更嚴重的,輕則腫脹皮膚潰爛,重則危及生命。

響尾蛇

幼年響尾蛇更毒?

在我國民間,有這麼一種說法:幼年的蛇,其毒性比成年蛇更大。無獨有偶,在美國西部一些州縣裡面,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認為幼年響尾蛇要比成年響尾蛇更具威脅性。

為什麼會這樣呢?按照我們的理解,不應該是越成熟的蛇其毒性越強嗎?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觀點,主要是人們覺得首先幼年蛇缺乏經驗,稍有異動就會下嘴咬,而成年蛇經驗較足,一般性防禦或者攻擊時往往採取只咬不注入,或者注入少部分毒液,在非必要情況下儘量會避免浪費毒液。

其次是幼年蛇在控制力方面也要比成年蛇差,在注射毒液的時候會一次性注入自己所擁有的絕大部分毒液,從而使毒性大大增強。

幼年響尾蛇

乍看之下這兩個理由都十分充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是幼年蛇比成年蛇更危險呢?

我們以響尾蛇為例,目前沒有任何的研究資料表明,響尾蛇幹咬(即只咬不注射毒液)的頻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變化,並且從加利福尼亞州南部9年的蛇類咬傷報告數據來看,人們被咬傷的嚴重程度,與響尾蛇的大小呈正相關關係,即被越大的響尾蛇咬傷,後果越嚴重。

從這些方面來看,「響尾蛇幼蛇比成年蛇更毒」,僅是民間傳說而已,沒有相關證據能證明其正確性。

成年響尾蛇

毒液的注入量與獵物大小有關

蛇類在每一次咬住對手時,所注入的毒液量一直以來都是科學界研究的熱門課題,所以這方面的研究數據和成果我們不難獲得。

比如2002年《毒蛇生物學》第207-233頁有一篇研究裡提到了響尾蛇在捕食老鼠和蜥蜴的時候,所注入的毒液量是不同的,蜥蜴體型比老鼠小很多,響尾蛇會相應減少毒液的注入量。

洛馬琳達大學醫學院的動物學和生理學博士威廉·K·海斯等一些科學家在1992年的時候也發現了響尾蛇在捕食鳥類的時候會注入更大劑量的毒液,可以理解,如果毒液劑量太小,不能讓鳥類瞬間喪失飛行能力的話,即便是鳥類短暫飛行了一下就死了,也沒有留下蹤跡,對於響尾蛇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響尾蛇捕食老鼠

人們研究了北太平洋響尾蛇,這是一種中大型的毒蛇,它們捕食了大大小小的老鼠,從研究數據可以發現,獵物的大小的確可以影響響尾蛇毒液的注入量,越大的獵物,往往會被注入更大劑量的毒液。

當響尾蛇攻擊大型嚙齒類動物的時候,會注入更多的毒液,以避免獵物在被捕食的過程中出現反抗行為,從而對自己造成威脅。

當然實驗結果也表明了響尾蛇的確能夠控制自己在每次啃咬獵物時的毒液注入劑量,但沒有證據表明成年蛇比幼年蛇在這方面的控制力更強。

獵物的大小影響蛇毒的注入量

毒液的注入量與蛇大小有關

海斯博士的另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成年響尾蛇一次性往往能夠注入更大劑量的毒液,隨著響尾蛇的成熟與長大,它的毒腺也會隨著增大,這就意味著越大的蛇體內能夠儲存的毒液就越多,那麼在每次啃咬之後能夠釋放的毒液也就可以更多。

科學家們研究了不同年齡段,不同體型的草原響尾蛇,及它們在捕食行為上所釋放的毒液,發現與前面提到的民間觀點相反,成年蛇、大型蛇每次注入的毒液更多,它們有更大的腺體,儲存的毒液更多,它們會合理並不吝嗇地使用這些毒液。

蛇大小與毒液注入量呈正相關

這就意味著,幼年蛇也具備了控制注入毒液劑量的能力。當人類不小心幹擾到響尾蛇時,它採取的防禦性攻擊,所帶來的後果要比掠食性攻擊小一些。

但研究同時還發現了,即便是在防禦性攻擊的時候,成年大型響尾蛇,所注入的毒液劑量要比幼年蛇大,原因是它們有更多的毒液可以利用。

年齡不是衡量毒性的指標

民間的傳說裡面之所以會認為幼年的蛇更毒,無非就是認為幼年蛇的經驗和控制能力都不如成年蛇,但現有的研究早已證明幼年蛇也具備了控制毒液注入的能力,它們在進行防禦性攻擊的時候,會本能地減少毒液的注入量,也就不存在說「經驗不足」這一說法。

另外,幼年蛇的毒腺往往比成年蛇小,所能儲存的毒液也更小,即便在一次啃咬時將所有毒液完全注入,其劑量也有可能不如成年蛇總體的一部分,所以拋開實際情況而言毒性,都是「耍流氓」。

蛇的「毒牙」

那麼存不存在說幼年蛇的毒性比成年蛇毒性更強呢?比如說為了彌補幼年蛇「實力弱」的缺點,從而給予了它更強的毒性呢?

這倒是有可能的,畢竟幼崽的特殊保護機制在大自然中是很常見的現象,比如獅子和美洲獅,成體身上都是沒有斑點的,而它們的幼崽身上卻有明顯的斑點,更有利於隱藏。

美洲獅幼崽身上的斑點

世界上也有不少專家認為幼年響尾蛇的毒液作用效果更快,但似乎並不能彌補與成年蛇相比在劑量上的不足。

根據對動物行為的分析和研究,發現成年響尾蛇無論是在進行掠食性攻擊還是防禦性攻擊上面,所釋放的毒液劑量都比幼年蛇多20-50倍,如此巨大的差距是幼年蛇憑更快的發作效果所不能彌補的。

蛇毒的強弱主要取決於其毒液的成分,響尾蛇的毒液包含了100多種不同的活性成為,它們分別作用於不同的部位,比如低分子量神經毒素能破壞神經組織,而高分子量的金屬蛋白酶則能破壞血液和軟組織,從而引起組織壞死、腫脹、疼痛等等。

但是一種特定蛇的毒液成分,往往跟這種蛇的年齡、飲食結構及所處的地理位置等因素有關,即便是同一條蛇,它在不同時期的毒性也是不同的,所以很難界定幼年響尾蛇的毒性就一定比成年蛇強。

根據現有對蛇類動物行為的研究表明,蛇的大小,以及所注入的毒液劑量是決定了毒性強弱的關鍵,成年蛇有著較多的毒液,每次啃咬的時候會釋放更多的劑量,所以成年蛇往往比幼年蛇更危險,一旦被咬,所帶來的後果也是更嚴重的。

所以我們不能隨意輕信民間的一些傳言,在被任何蛇咬了之後,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能理所應當地認為是成年蛇或者幼年蛇就放鬆警惕。

巖石上的響尾蛇

當然最好的做法就是儘量避免被蛇咬,蛇是一種比較怕人的動物,只有在少數情況下才會被迫反擊,比如人們踩踏到它的時候,因此儘量避免到陌生的野外環境,野外行走時多注意觀察就是極佳的做法。

另外穿一些較厚的牛仔褲、長筒靴,也能很好地起到阻隔作用,從而減少被蛇咬後的毒液注入劑量,減小中毒後果。不過尤為重要的是認清毒蛇的威脅性,不要輕易相信幼年蛇比成年蛇更毒的說法,畢竟沒有相關科學依據支持該理論。

(關注我,了解野生動物。)

相關焦點

  • 科普:松鼠用紅外線抵抗響尾蛇
    新華網倫敦6月16日電(記者曹麗君)看到響尾蛇,大部分人可能都嚇得不敢動彈。而身材嬌小的松鼠卻會豎起大尾巴,通過紅外線輻射向敵人發出「不甘示弱」的信號。  響尾蛇是松鼠的宿敵,經常獵取幼小的松鼠,而成年的松鼠則通過踢起沙土、揮舞尾巴來試圖讓響尾蛇望而卻步。
  • 世界上最毒的蛇,內陸太攀蛇秒殺眼鏡王蛇
    內陸太攀蛇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中部乾旱的平原與草地,它的體長比普通的太攀蛇略微小一點,成年的內陸太攀蛇通常也只有兩米左右。是全世界最強毒性的陸棲蛇種,一次毒液就可殺死20萬隻老鼠。    內陸太攀蛇與眼鏡王蛇這兩種蛇都是本地區的王者霸主,毒性也都相當大,這兩者如果開戰的話,哪個會更厲害一點呢?
  • 地球上最毒的蛇是哪種?最毒的生物又是什麼?
    地球上最毒的蛇是哪種?最毒的生物又是什麼? 2020-10-04 06:33:58 來源 :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首先我們來看一個數據,世界上最毒的蛇有哪些
  • 世界上十大最毒的毒蛇
    說到蛇,我想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有毒。沒錯,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了的事世界上十大最毒的毒蛇。怎麼樣有沒有一句歌詞在耳邊響起:你好毒!你好毒!  10.響尾蛇  這是排行榜上唯一來自美國的蛇,響尾蛇極易通過它尾巴頂端的響環來識別。
  • 世界上最大的蛇,體重超過200斤,它們有天敵嗎?
    「蛇」無論是在神話傳說中還是現實生活中,都是一種非常讓人感到害怕的動物。很多人在野外看到蛇都會感到非常的害怕,甚至會嚇得動彈不得。
  • 響尾蛇尾巴裡的秘密
    在過去,人們認為響尾蛇的尾巴裡一定有許多珠子,這些珠子在尾巴中晃動,會發出警告的聲音。但事實證明,響尾蛇的尾巴並不是由珠子碰撞發出的聲音,而是一種特殊的身體結構。    響尾蛇在剛出生時就擁有響環,不過響環的數量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小響尾蛇只有一個響環,由於無法與其他響環碰撞,所以即使小響尾蛇搖動尾巴,也不會發出沙沙的聲音。    響尾蛇的響環會因打鬥、意外等情況而折斷,所以響環超過8-10個的非常少見,不過幸運的是響尾蛇每脫皮一次就會增加一個響環,所以不用擔心它們的響環全部折斷該怎麼辦。
  • 五步蛇和銀環蛇哪個更毒?被五步蛇咬走5步不會沒命,但也夠嚇人
    被咬傷後會嗜睡但不會無痛苦地一命嗚呼》收到很多朋友評論,有朋友說五步蛇比銀環蛇更恐怖,會攔路埋伏,甚至會偽裝起來攻擊人。湖南的朋友說當地被五步蛇咬的比較多,還有的說「被五步蛇咬後走三步就要報警」。小時候也聽長輩說過被五步蛇咬走5步就沒命、被七步蛇咬走7步就沒命等聳人的故事。
  • 三角形頭的蛇一定有毒嗎 五步蛇真的會五步倒嗎
    大家也都知道『打草驚蛇』,蛇又喜歡在夜間活動,一般我們發現它之前,它已經逃跑了。大家野外見蛇不要追打,以免激怒它造成自身傷害。」  浙江的蛇,哪些有毒?最近,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動物調查員王聿凡整理了一份比較全面的浙江毒蛇資料。  如果不幸被毒蛇咬傷,傳說中那些綑紮、放血的處理方法到底靠不靠譜,袁丞達醫生也為大家解疑釋惑。
  • 陸地最毒毒蛇與海洋最毒毒蛇,哪個更強一些?
    前段時間在某資訊平臺上看到了一篇名為「世界十大毒蛇」的排行名單,第一名是名不見經傳的內陸太攀蛇,據說它所產生的毒液中,大約每110毫克就能夠將大約50萬隻老鼠殺死,奪走100個成年人的性命,因此被認為是陸地上最毒的蛇。那麼海洋中最毒的蛇你知道是什麼嗎?
  • 世界上最毒的響尾蛇的基因組測序
    老虎響尾蛇的毒液很簡單,但它的毒性大約是佛羅裡達州東部響尾蛇毒液的40倍。
  • 【毒蛇網】世界上最毒的蛇!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什麼蛇呢?下面毒蛇網小編就來告訴您:世界上最毒的蛇    世界上最毒的蛇沒有確定是哪一種蛇,只不過迄今為止,已經發現的、通過毒性測定的最毒的毒蛇生活在海洋中的貝爾徹海蛇,它們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海洋中的最毒毒蛇,也是包括在陸地上生活的蛇中,貝爾徹海蛇是最毒的。
  • 為什麼說細鱗太攀蛇是陸地最毒的蛇?
    蛇是一種許多人都懼怕的動物,除了它的樣子還有它的毒液,其實大多數的蛇是沒有毒的。但是有些卻是相當的毒,只要一滴毒液就能置人於死地。
  • 眼鏡王蛇不是唯一 揭秘世界上最危險的20種蛇
    原標題:眼鏡王蛇不是唯一 揭秘世界上最危險的20種蛇   世界上,哪種蛇能奪得最危險爬行動物的桂冠呢?人們仿佛將它們的毒液作為一個評價指標,但是毒液的毒性和注入劑量是各不相同的,況且,最毒的蛇種往往並不一定是人類最常見的種類。蛇類致命的方式也不同:他們可以碾碎人的骨頭或是麻痺人的血液。
  • 蛇會集群復仇嗎?我所知道的那些「蛇」事
    1998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個農場的農場主殺死了一條響尾蛇之後,就遇到了蛇群的復仇,成千條蛇襲擊了農場,最後靠著農場主的機智,用發電機打退了他們。這個故事太過傳奇,主角光環的痕跡很重,所以我不認為是真的。不過在四川劍閣縣,卻流傳著有關耍蛇人的傳說。
  • 蛇的死亡率其實很高,為了活下去它們都學會了哪些生存高招?
    很多人在面對蛇時都會感到害怕,覺得它們既厲害又可怕,事實上蛇類遠沒有人們設想的那般威風凜凜。誠然,一些大型蛇類(如蟒、蚺或其他體型較大的蛇類)多是讓多數動物都退避三舍的高級捕食者,但在幼體時期它們往往面臨著較高的死亡率。而中等體型乃至較小型的其他蛇類,無論是幼年還是成年,即使身懷劇毒,也很容易成為其他動物的盤中餐。
  • ...響尾蛇及銅斑蛇刷新位置在哪 木紋響尾蛇及銅斑蛇刷新位置介紹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輪迴NARUTO」分享的木紋響尾蛇及銅斑蛇刷新位置,一... 《荒野大鏢客2》中的木紋響尾蛇和銅斑蛇是出現範圍非常大的動物,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木紋響尾蛇和銅斑蛇的刷新位置在什麼地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輪迴NARUTO」分享的木紋響尾蛇及銅斑蛇刷新位置,一起來看看吧。
  • 世界上最毒的幾種蛇,1毫克毒液足以殺死兩個成年人
    內陸太攀蛇內陸太攀蛇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蛇類,以前也被叫做內陸盾尖吻蛇,學名細鱗太攀蛇,它還有沙漠猛蛇等別名。細鱗太攀蛇蛇在捕食或受到驚擾時會將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來,攻擊速度極快,幾乎快到人眼無法看得清楚。
  • 一種敢戲耍響尾蛇的沙漠老鼠,更格盧鼠形似跳鼠,能讓蛇多次吃土
    在食物鏈中,蛇類是鼠類的天敵之一,蛇能輕易捕食老鼠,但也有很多鼠類進化出反制衡蛇的本領,例如在北美的荒漠地區,就有一種敢戲耍響尾蛇的沙漠老鼠——更格盧鼠,這種老鼠能在響尾蛇偷襲中,在空中反踢響尾蛇,然後再逃走,跳躍能力非常強。
  • 傳說中的蛇王雞冠蛇,就是這個樣子?
    傳說中的雞冠蛇真的存在嗎?這個問題一直都沒有真正解決,但是卻一直都有它的傳說。傳說中的蛇王雞冠蛇,有著無解的毒,但是也通人性,很多雞冠蛇都不會主動傷人。那麼這種雞冠蛇真的存在嗎?我們來看看。
  • 傳說中的蛇王雞冠蛇, 就是這個樣子?
    傳說中的雞冠蛇真的存在嗎?這個問題一直都沒有真正解決,但是卻一直都有它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