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離開職場,回歸家庭,辦理好退休,手捧1800元的退休工資的時候,是什麼心情?
1800元,不足兩千,面對一日三餐的柴米油鹽,月月必交的水電物業,親朋好友的婚宴紅包,年老體衰的頭疼腦熱。全指望1800元的工資 ,面對二三十元一斤的豬肉,更是不敢輕舉妄動。定一份牛奶,補充一下營養,都掂量再三,覺得那是一份奢侈。
作為一個40、50人員,年輕時也曾想走出國企,幹一番自己喜歡的事情。但老人總是說,不要辭職,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要為養老考慮。辭職會意味著失去鐵飯碗,你將沒有養老保險。於是為了這份養老,拿著微薄的工資,一幹就是三十年。
結果人到40了,又碰上下崗,不再年輕,又沒有技術,重新走上社會招工平臺,和年輕人一塊競爭工作崗位。不怕髒,不怕累,只要給錢多就行,這是我們這一群人競崗的宗旨。幹起活來,真得做到了女人當男人使,男人當鐵使。因為一般的小企業不交社保,每月的工資 ,除了要養家餬口,還有自己交養老保險。再苦再累也想老了有一份保障。
這份養老工資,說它是每一個人大輩子的拼搏不過分吧?到老了,多少享受一下,比如偶爾出去旅遊一次也不過份吧?可是這一月1800的工資 ,讓哪個專家來分配這一個月的開支,能保證溫飽就不錯了,哪裡還有餘錢做非份之想。
工人當然不能和黨政機關退休人員比,因為上學的時候,付出的努力就不一樣,(那些後門進入的人員除外),但是也不能差距太大了是吧,三四輩的差據,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人不患少而患不均,我國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退休人員越來越多,如果退休工資的差距如此之大,不引起當局者的注意,勢必會在不久的將來,帶來隱患。工人和黨政機關退休工資差距一半還是可以的,但是三四倍的差距,確實無法讓人接受。
再說同一個國度,都為老人,操勞一輩子,都想晚年過得舒適一點,這點要求並不過分。還是建議當局者把工人的工資適當提高一個檔次,多少能享受一下晚年生活,不知道大家是什麼意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