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華彩之風骨,強中國之少年。央視首檔臺網互動少年成團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近日正式官宣。其中,在一眾選手中,AI選手翎ling備受矚目,與節目立意相諧,主打國風傳承,聲音來自京劇梅派第三代傳人。
備受矚目的背後,是叫好與爭議的雙重聲音。
喜歡她的人驚嘆我們的AI技術竟已可以如此精良與逼真,同時翎長相兼具特色與東方神韻,而國風AI虛擬偶像參加選秀,正是對文化的守正創新,很是期待她的表現。而不喜歡的人則認為翎的眼睛是歐美對國人的偏見,甚至有網友跳出來指摘翎的英文名Ling的名字在外網中是歧視。
翻閱翎ling的背景材料,這位新晉「明星」是由人工智慧企業魔琺科技和次世文化聯合打造,今年5月出道。根據主流媒體報導,翎ling旨在用領先的人工智慧3D虛擬數字人技術,融合國粹京劇、中國古典文化、中式生活美學等,引領青少年「正能量、底蘊、傳承」的新風潮,也讓世界看見新時代「科技+文化」的中國力量。
而從她的社交帳號內容上,確實可以看出濃濃的中國風,她有京劇設定,喜歡書法和一切國風文化,她還積極參加環保公益活動。從視頻和一系列日常照片中可以看出,這位翎ling唇齒含笑,衣袂飄飄,外表和神色都很有東方神韻。細節上,堪比真人,精細到毛孔、肌膚的紋理及髮絲都清晰可辨,自然真實。這樣的內容和技術,讓她吸引了一眾粉絲;而此次被央視選中,也就不足為奇了。
關於對她長相和名字的爭議,我關注到在長相和眼睛上,大都是理性探討,甚至吸引了很多人挖掘古代的仕女圖和壁畫,來分析研究究竟怎樣的描繪才體現出中國古典美人,理性探討、包容心態同時也能讓大家更多的關注中式古典美學,這是好事一樁。但如果動輒上升到了「大義」「歧視」這樣的命題,就太過於矯枉過正與狹隘了。
且不說明眼人很容易發現「Ling」是「翎」的自然延伸,而「翎」這個字很賦內涵與美好寓意。翎,鳥類質好的羽毛,古時取高貴之意,才有「頂戴花翎」一說。杜甫《彭衙行》就有詩句「何當有翅翎,,飛去墮爾前」,在取名方面,主創團隊可以說是很用心了。另外,一位AI虛擬偶像到底能不能代表國風,我想名字與長相都說了不算,作品及技術含量,才是內核。
美是多元的,美也應是包容的。方寸之間,方顯大國文明風範。
總體而言,在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有一個科技化身的AI偶像站出來希望引導青少年們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優良傳統,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創新,也讓世界看見中國文化、中國科技,初心毋庸置疑。
當然,這樣一個出道即高開、集聚了眾多先天優勢的AI虛擬偶像,想要在競爭激烈的文娛市場中站穩腳跟,最重要的還是要靠作品和「人格」魅力說話,方經得起考證與市場檢驗,期待她的表現。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