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新聞網訊 (酉陽報全媒體記者李勝成文/圖) 3月31日,酉陽毛壩鄉秀水村1組村民劉艾明在山上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白鼯鼠。
當天,他在山上挖竹筍,突然看到兩隻小動物從樹洞中爬出來,並從這棵樹飛到另一棵樹上,感到十分好奇。
他追蹤並拍攝了不少照片,但一直沒有認出這種動物是什麼。
回家之後,他將手機裡的照片翻出來請村裡的老人辨認。84歲的張先吉看了之後,斷定這種動物是「飛虎」。
劉艾明與朋友們為了探個究竟,在網上搜索「飛虎」,卻沒有這種動物。隨後,他們利用圖片四處打聽,最終得到了回答:飛狐。
飛狐的中華學名叫紅白鼯鼠,是一種齧齒動物,體形很像松鼠,體長35-60釐米,體重2000克左右。頭短而圓,眼睛很大,眼圈赤慄色,瞳孔特別大,可以感受微弱光線,適宜在地洞黑暗的世界裡生活。身體背面體毛為紅色,面部和身體腹面為白色。尾長達40-50釐米,幾乎與身體的長度相等。
飛狐生有皮翼,展開時可以滑翔,可以從這棵樹滑翔到另一棵樹,然後爬上樹的頂端作第二次滑翔。
白天,紅白鼯鼠常常蜷伏在樹洞或地洞裡,用頭枕著尾巴睡覺,夜裡它們才出來活動和覓食。它們單獨活動,以樹木的果實、種子、嫩芽、嫩葉以及昆蟲等為食。每次外出活動,最遠到達1公裡外的地方。紅白鼯鼠還有個奇怪的特性,離洞再遠,總是要返回洞巢後,才把糞便排出來。
冬天,紅白鼯鼠棲息在樹洞或巖洞裡,不再出外覓食,進入冬眠,直到氣候轉暖,才恢復活動。
責編:周麗娟 校對:白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