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友們收到活石的時候總能免費獲贈一堆稀奇古怪的偷渡客,有些人直接就將其人道毀滅了。不過請手下留情,其實有很多附著在活石上的小玩意對我們的海缸是有益或無害的,人家是很醜但是真的很溫柔噢。
藤壺是一種有著石灰質外殼的節肢動物,常形成密集的群落。一旦黏在什麼東西上就很流氓的賴著不走了。雌雄同體,異體生殖。它們靠濾食海水中的微生物、藻類和有機碎屑為生。在海缸中可以起到一定的淨化水質的作用。
建議:留它一命
海鞘非常佛系,平時既不遊動也不主動攻擊覓食。每天的任務就是通過頂部的入水孔和側邊的出水孔不停將水吸入體內,再吐出,過濾水中的浮遊生物和有機物,並以此為食能對我們海缸水體起到一定的過濾淨化作用。
建議:留它一命
古琴擬口螺的殼很小,不仔細看就好像是一隻胖乎乎的肉蟲子。長得不漂亮,但屬於無害的物種,而且是很有效率的食藻者。
建議:留它一命
管蟲又名管蠕蟲,是許多管棲海生蠕蟲的通稱。活石上最常帶來的小東西,一不留神就會長的到處都是。屬於濾食性生物,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海缸淨化水質。
建議:留它一命
海綿是多孔濾食性生物的一個統稱,這裡說的是活石上常見一些長得白白灰灰的所謂垃圾海綿。它們是濾食性動物,可以很好的淨化水質。不過要留意的它們計劃生育做的不是很好,很容易繁殖的滿缸都是。
建議:留它一命
蚓螺名字來源於像蚯蚓一樣不規則扭曲的外殼。它們有著堅硬的口蓋,屬於濾食生物,會吐出黏液捕捉水中的食物,理論上有一定的淨化作用。蚓螺其實並無什麼害處,不過會吐出長長的絲狀黏液影響美觀。它們會在缸內繁殖,這東西一旦泛濫,你就會得到一座蚓螺山了。
建議:清除。可以用膠水進行封堵後剷除,(如果封堵後不處理,腐爛的螺肉很容易影響水質)。
蛇尾海星又稱蛇發怪海星、條紋蛇尾,圓盤上有五條棕色觸角。它們是非常低調的夜行生物。白天一般會躲在石縫中。捕食時會用2-3條腕足固定身體,然後將其他腕足伸出洞外抓取浮遊生物和碎屑,是海缸很好的清潔工。海缸圈養的蛇尾海星也會在白天活動。
建議:留它一命
鋼毛蟲屬於環節動物,有一個充滿液體及對稱的身體有數對槳狀的附屬物,上面長著微小的類似毛刷的結構。
鋼毛蟲絕對可以名列海缸最讓人討厭的生物前三。還有專門捕捉器在售。雖然長得像毛毛蟲,但是人家是以各種碎屑為食物的,勉強也算是在幫你打掃衛生了。
建議:清除。雖然總的來說是鋼毛蟲除了醜了一點基本屬於無害的生物。但是有魚友們反映鋼毛蟲會啃食紐扣、皮革等珊瑚,他們會推薦使用六線龍或者炮彈來清理鋼毛蟲,不過需要注意六線和炮彈真的很兇會欺負其它缸友。
蛋白蟲的學名叫點綴顠體蟲又稱紅斑顠體蟲,是一種底棲性水生寡毛類,可以附著在水中雜物甚至魚兒的表面。引起這種蟲子的原因一般是由於水體過肥,屬於雜食性,主要攝食水體中的有機碎屑等。
一般魚友認為蛋白蟲無害或影響不大,有的魚還會把它當食物。但是當蟲體粘附於魚體上時會造成癢痛等不適,輕者造成擦缸,重者造成撞缸、厭食等。
建議:清除。在防治上應當加強魚缸過濾系統、較為穩妥的方法是進行全缸換水,使用慶大黴素溶液浸泡魚體以及海缸。
這真的是一種生命力非常頑強的海葵,繁殖能力驚人,如果放任不管,很快就會被它們佔領整個海缸。如果你清除時運氣不好弄碎了一隻,那麼恭喜你,很快你就能收穫一大片了...
建議:清除。可以用針筒逐個注射垃圾葵藥水或引入薄荷蝦、蝶類捕食,不過需要注意碟類對珊瑚的攻擊性。
扁蟲有很多形狀,其中紅色的扁蟲能像傳染病一樣瘋狂的在海缸裡傳播,日常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啃食我們心愛的珊瑚。
建議:清除。SPS珊瑚入缸之前務必要逐個做好檢疫隔離,發現扁蟲後先清除蟲體和蟲卵後再用專門的扁蟲水來處理。
螳螂蝦屬於齒指蝦蛄科的節肢動物。體長最大可達18釐米,是一種肉食性節肢動物。雖然長相很酷,卻是海缸裡的不速之客。主要獵食小型無脊椎動物特別是腹足類、雙殼類、甲殼類。即使是比它們大的魚兒,也會毫不猶豫衝上去,一兩拳就能撂倒。
建議:清除。雀尾螳螂蝦是海洋裡的拳擊手,主動攻擊性太強,沒有「防彈魚缸」都不敢養它們。螳螂蝦其中有一個類別也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客,那就是皮皮蝦。
海兔其實是一種貝類,不過外殼已經退化為內殼,學名叫海蛞蝓,大家喜歡稱其海鼻涕蟲,傳說中的紐扣殺手。海兔體內含有兩種腺體,遇敵時會放出紫紅色液體,在受到攻擊時會分泌一種略帶酸性的乳狀毒素危害整個海缸。
建議:清除
扁跳蝦雖然名字裡有個蝦字,但其實不是真正的蝦類,大部份的扁跳蝦以藻類及有機碎屑為食,不會傷害珊瑚。而它們亦是某些魚兒所喜愛的食糧,所以不是泛濫成災的情況下可以暫時放它們一條生路。
建議:留它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