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詳細拍攝規劃與後期教程

2021-01-17 霜蟾

北半球一年中有三大流星雨,1月的象限儀座流星雨、8月英仙座流星雨與12月的雙子座流星雨。

可惜的是,象限儀座流星雨極大時間極短,經常拍不到幾顆。

英仙座流星雨處於夏天,經常陰天或者下雨。

然而,雙子座流星雨從來沒有讓人失望。

它流量大,高於英仙座流星雨與象限儀做流星雨。

它持續時間長,極大前後兩天都有不錯的流量。


下面,就針對本月14日的雙子座流星雨的具體情況,來談談如何科學地觀測與拍攝本次雙子座流星雨。

如需了解天氣情況,請查閱今日第一則推送。

在我印象中,人們問的最多三個問題是:

1、肉眼能看到嗎?要用望遠鏡嘛?

2、什麼時間朝什麼方向拍?

3、拍攝流星雨要什麼設備?


很多人認為拍攝與觀測流星雨是一件很難,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實際上,只要有一個能手動曝光的普通相機就可以拍攝。觀看流星雨更不需要什麼設備,只需靜靜地用眼睛看就好。(但前後期處理流星雨照片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第一二次拍攝拍不好很正常。)


為了方便理解一些流星雨上的名詞,下面做一點簡單的科普。

流星,源於太空中的灰塵顆粒,這些小質量的灰塵顆粒稱為流星體 ,在經過地球附近時受到重力的吸引,高速墜落地球和大氣中的空氣分子產生劇烈摩擦,流星體本身的元素會和空氣分子游離發光,產生不同亮度與顏色之流星。


大多數的流星都是隨機出現且不可預期的,我們稱之為偶發流星。但經由觀測發現,每年總會固定在某些月份、某些方位出現大群的流星,每小時可能有數十至上百顆流星以上,這總規律、從特定方位出現的流星群,就是流星雨。


那流星雨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大部分流星雨的成因,是源於彗星接近太陽時,那些易揮發性的氣體與物質,容易被氣化、升華而產生許多灰塵顆粒(流星體),並且散布在彗星軌道上。當地球公轉經過彗星的軌道附近時,這些灰塵顆粒受地球重力影響,便墜入大氣層形成流星。若在短時間內有很多的灰塵顆粒墜入地球,就會形成流星雨。

SIGMA 14mm F1.8 DG HSM | Art

F1.8 | 8s | ISO 25600

*幾小時對齊疊加


在觀賞流星雨時,我們會發現在短時間內所觀測到的流星,看起來好像是從天空中某一方位向外散射出來的,這一個特定的位置便稱為「 輻射點 」。(可見上圖↑)這是由於這些流星體散落在彗星軌道上,當地球接近時,流星體皆以同一個方位平行落入地球,因此對於觀測者而言,流星雨看起來就都是從同一個固定的方位產生。並且,由於彗星軌道與地球公轉軌道是固定的,因此在天空中輻射點所對應到的星座位置變化不大,因此流星雨就依據幅射點所在的星座名稱來命名,如獅子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

SIGMA 14mm F1.8 DG HSM | Art

F1.8 | 10s | ISO 25600

*幾小時對齊疊加


★對於拍攝來說,我們一般會拍北半球的三大流星雨

每年 1月4日 前後極盛的象限儀流星雨

每年 8月13-14日 前後極盛的英仙座流星雨

每年 12月14日 前後極盛的雙子座流星雨


上述內容總結一下:

1、流星雨的形成是地球撞到宇宙中的彗星灰塵了;

2、流星雨有輻射點。


下面就以今年雙子座流星雨為例▼

根據國際流星組織給出的今年數據

今年雙子座流星雨的活動時段為:12 月 4 日—17 日 

極大時間: 12 月 14 日 20 時 30 分(λ⊙= 262.2 ° ) 

ZHR(天頂每時出現率)=120 

輻射點: α=112°、δ=+33°;

輻射點位置變化見下圖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ZHR,ZHR(每小時天頂流星數):當輻射點在頭頂時候且無光害月光影響下的每小時流星數理想值。月明星稀,如果月亮很大,60% 的稍暗流星就看不到了。城市?再減 80% ,霧霾?睡覺吧,或者逃離霧霾。

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認為看流星雨難。


一、個人問題:名稱帶來的誤解,流星雨並不是像下雨一樣的多,只是有輻射點而已,在城市裡也只能看到每小時幾顆。更何況一年也就兩三天晚上可以看到比較多的流星雨。

二、他人問題:一些媒體為了關注度,整一些沒聽說過的小流星雨宣傳,放幾張星軌照片充當流星雨,如下圖所示。

(例如獅子座流星雨流量這些年很低,不建議觀測)

所以,放下天隕如雨的幻想,眼見為實。

下面,我們來看看對比圖,了解下月亮和光汙染有多麼的影響星星數量。


無月光:

F2.8 | 8s | ISO 25600


有月光:

F2.8 | 10s | ISO 3200


無月光,無光害:

F1.4 | 30s | ISO 3200

 

無月光,有光害: 

F2.8 | 30s | ISO 6400


理論鋪墊完成,下面正式進入實際操作環節。

以今年雙子座流星雨為例,部分內容可適用各個流星雨的拍攝:


1、了解當晚星空

2、準備器材

3、天氣與星空觀測地選擇

4、實地踩點與拍攝參數


包括月出落時間、極大時間、輻射點位置、天文昏影終&天文晨光始。

前面對比圖可以看到,月亮對天文觀測的影響是非常非常大的,同時,月亮可以很早就了解位置,所以先看當晚月亮情況。

星空模擬軟體電腦端/安卓可以使用 stellarium ,IOS可以使用 skysafari/skyguide 等。選擇好地點、時間即可模擬當時所見星空。


例如今年 2018 年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時間為14日,周五。

日落後一段時間雙子座從東方升起,

同時,月亮在日落後仍掛在天上,有月光影響下星空會變得暗淡一些。所以可以在此機會下選好自己拍攝的位置與角度。

月亮大約於夜晚11點落山,在月落時刻可以拍攝地景與星空作為連拍的第一張圖。這樣地面更加有層次,畫面不是死黑一篇。


對於14號的拍攝計劃,大致是這樣的:

17:30 拍日落

17:30-21:00 架機器

21:00-22:50 選位置

22:50-23:10 拍月落照亮的地景

23:10-第二天 選定機位繼續拍流星雨

(需要注意國內各地時間是不太一樣的)

需要補充一點,流星雨在極大後流量會快速下降,如下圖

所以「趕早不趕晚」,如果極大當晚無法出門,儘量在極大前一天而不是後一天出門



◆ 相機,儘量高感好的,拍星空嘛(但我在 13 年,用老機器 D90+18-105mm 也出過流星雨片,不過拍出質量比較次)。能手動設置曝光,且能間隔拍攝或使用快門線的機器。


◆ 快門線,相機拍攝需要連續拍攝,所以需要快門線。如果機子自帶間隔拍攝,可以不帶快門線。(如果實在不想買快門線,將相機調整成連拍模式,設置好參數,用膠帶和石頭把快門按鍵壓住。)



◆ 鏡頭,廣角,最好要光圈 f 值小於 2.8 的,光圈越大,越容易捕捉到比較暗的流星。在這方面,適馬的鏡頭就十分合適,適馬有 14mm 最大光圈 f1.8 ,20mm 有最大光圈 f1.4 ,都是十分適合拍攝流星雨的鏡頭。需要注意的是,鏡頭越廣,拍攝出來的流星相對較小,焦距越長能抓到的流星越少,所以選擇焦段在 14mm-28mm 較為合適。



◆ 三腳架,如果不想用石頭架的話。


◆ 衣服,郊區冷,郊區山上很冷、長時間在郊區山上非常冷。北方觀測雙子座流星雨與象限儀座流星雨推薦800蓬鬆度以上羽絨服,充絨量220g以上,再外加其他配套衣服、褲子、暖手寶、超厚襪子若干、手套、頭套等等。


◆ 睡袋、防潮墊、床:躺著觀星才能看到更多流星。

◆ 紅光手電或者頭燈:儘量不要使用白光手電,紅光手電可以讓人眼持續適應黑暗。

◆ 多塊電池、儲存卡:連續拍攝一整晚,相機很容易沒電。儲存卡同理。

◆ 星野赤道儀:由於地球自轉,星空也會旋轉,赤道儀的作用是跟蹤星空,方便後期對齊工作。信達、艾頓兩個品牌用的比較多。


如下圖為 1 小時流星淺色對齊疊加,去除掉飛機、衛星等影響,剩下的有同一個輻射點的就是流星了,後期只需要把這些流星摳出來即可。如果沒有赤道儀,就需要經手動對齊星空,前期拍攝隔一段時間就要停下來移動天區。

SIGMA 20mm F1.4 DG HSM | Art

F1.4 | 10s | ISO 25600

 


天氣:

天氣有多影響?陰天就可以睡覺了,所以提前查好天氣並實時跟蹤當地天氣非常重要。

推薦使用 windy、meteoblue 等天氣網站& App

如果遇到大範圍陰天,同時只有底層雲,可以選擇上比雲層高的山,拍雲海流星雨。一般雲不是太多的情況可以選擇按照雲圖預報找沒雲的地區即可。如果遇到霧霾天氣請到海拔較高的地區。

 

觀測地:

觀測地不同,光汙染條件不同,直接影響是看到 100 顆流星還是 10 顆,詳情請看之前寫的星空觀測地選址文章:如何科學的尋找周邊最佳的觀星攝影地。

最好是自己開發探索觀測地,不管從質量還是多樣性都會好一些。

當然,也可以參考現成的攻略。如果是北京地區,可以參考北京天文館詹想老師的京郊觀星攻略,就是講京郊哪裡適合觀星、怎麼走、怎麼住等等。

(百度:京郊觀星攻略,或PDF連結:https://pan.baidu.com/s/1geFi5hh)

國內其他地區,可以參考下面兩個網站的照片。

夜空中國:

http://www.nightchina.net/

星緣山風隊-世界觀星地理:

http://www.mounstar.com/?page_id=114


拍攝地應該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選擇一個視野開闊的地方,因為流星不是在輻射點最多,而是全天空範圍內都有可能的,所以保證視野最開闊是首要的。

一般來說,距離輻射點越近,目視上流星越小,可以見下圖。

SIGMA 20mm F1.4 DG HSM | Art

F1.4 | 5s | ISO 25600

*6組流星淺色對齊堆棧拼接


在器材推薦中提到了,對於焦段選擇,全畫幅機子推薦 12-28mm 焦段鏡頭,上圖為 20mm 3*3 拼接。流星或許有點小,20mm 或者 24mm 的鏡頭拍出來的流星會相對大一些。焦距太長會導致覆蓋天區太少,無法捕捉到流星。

SIGMA 14mm F1.8 DG HSM | Art,SIGMA 20mm F1.4 DG HSM | Art,SIGMA 14-24mm F2.8 DG HSM | Art,都是十分適合拍攝流星的鏡頭。


地景選擇:

流星雨場面宏大,應該配合一些廣角大場面風光,回憶一下過去拍攝的類似風景,選擇一個合適的拍攝地點。地景可以使用 google earth 或 「planit!巧攝」進行模擬。

當然,還要考慮輻射點的位置,輻射點是否在畫面內效果也不一樣。

SIGMA 24mm F1.4 DG HSM | Art

F1.4 | 5s | ISO 8000|兩組拼接


同時,還可以結合一些天文元素,如 15 年雙子座流星雨拍攝的下圖:

SIGMA 20mm F1.4 DG HSM | Art

F1.4 | 8s | ISO 25600

*2018適馬星空攝影大賽一等獎獲獎作品


但這個地方並不推薦大家去,流星雨時候估計人很多(拿著燈亂照),而且海拔低、溼氣大、容易霧霾,光害條件也很一般。


拍攝方式:

首先,拍攝星空基本步驟:開啟手動對焦、摘掉UV鏡、關閉鏡頭防抖,

以及!照片選擇拍攝RAW文件(拍攝流星部分如果空間實在不足,可以選擇 jpg ,背景星空和地景依然要選擇 RAW )。


然後,最大光圈、高感光、短曝光拍流星

收一點光圈、低感光、長曝光拍地景+星空。

高感光、短曝光是為了使得相對而言流星更亮,星空暗淡一些,方便後期找星。因為感光度確定,光圈確定的話,流星曝光時間只取決於流星本身划過時間,星空這個時候暗一些比較好。

低感光、長曝光、收 1 檔光圈是為了排出較少噪點的地景與背景星空。

流星部分參數示意:

SIGMA 14mm F1.8 DG HSM | Art

F2.8 | 8s | ISO 25600

*流量極大的前兩天


SIGMA 20mm F1.4 DG HSM | Art

F1.4 | 5s | ISO 25600

*流量極大當天,6組流星淺色對齊堆棧拼接


SIGMA 14mm F1.8 DG HSM | Art

F1.8 | 8s | ISO 25600

*流量極大的前一天


由於我的機器是體育機,高感光用了25600,一般機子例如D750、D610、6D 建議使用 ISO12800 ,新款截幅機建議使用 ISO 6400 ,普通截幅機建議使用 ISO 3200。

為什麼用這麼高的 ISO 呢,人眼性能十分優秀,但相機就弱爆了。如果感光度太小或者光圈太小,閃過的流星在照片上就會很暗或者沒有,不方便後期尋找流星與處理。

人眼看流星效果大約等效為 F1.4 ,ISO 25600 拍視頻(可能還不如人眼)。


地景拍攝參數:

地景使用常規拍攝星空參數即可,例如:F2.8,60s,ISO 3200。

因為整晚幾乎無月夜,地景曝光時間最好加長,具體可打開相機內部的直方圖查看。

(如果有赤道儀,可以高質量拍攝幾張背景星空)

1、注意安全。

2、不要打擾其他人。請勿開燈,因為開燈後人眼再恢復還得好久,影響到他人拍攝就更不好了。

3、穿足夠多的衣服+全身貼足夠多暖寶寶。

4、檢查好相機電池、儲存卡空間是否足夠。

5、……(歡迎評論區提醒)

觀測拍攝不分家,拍攝的過程中,就可以躺在防潮墊、或者摺疊椅上,讓自己目光覆蓋儘可能多的星空,同時注意避讓強光。


下面,我們來說說如何較為科學的後期處理流星照片

如果讓我評價處理什麼照片最費時間,除深空天體外,第一費時間的一定是流星雨。遇到個全景拼接的流星雨大圖,一言不合處理一個星期也是很有可能的。

下面以一個普適的例子為例,來看看具體的流星雨處理步驟。

目錄

1、整理照片

2、選擇地景底圖

3、輻射點位置

4、導入流星圖層對齊

5、流星圖層設置為淺色疊加

6、扣出流星

7、曲線或色階調整

8、蓋印圖層並調整星空

附錄:後期處理需要強調的

整理全部照片,分成流星部分、地景部分,分別建立文件夾。


 在所有照片中,找出有流星的照片。比如拍了2000張,就仔仔細細翻一遍。將有流星的圖片單獨放置在一個文件夾內。


在所有拍攝的地景中找一張合適的地景作為背景底圖(與拍攝的流星需要同天區)。簡單進行後期處理,例如壓暗光汙染等,不建議對亮度做大調整,否則後期與流星不匹配。


設置輻射點位置(拍攝方向為非輻射點方向省略此步驟)。

網上查好流星雨輻射點位置,使用形狀工具畫出輻射點,並將該圖層放置在頂層,方便後期的對齊流星工作。(拍攝方向為非輻射點方向省略此步驟)



導入之前篩選出來的一張流星圖,調整半透明,旋轉+移動對齊流星附近的星空 (廣角無法只通過旋轉和平移方式全部對齊)。



設置該流星圖層為淺色疊加,使得流星部分與背景星空疊加在一起。

Ps:對於 windows 系統,可以使用 sequator 軟體,對齊選項選擇 align only ,輸出為對齊後的單張,就省下了對齊的工作,後期只需要在 ps 中淺色疊加即可。


使用多邊形套索工具選出流星,範圍可以大一點。選好後右鍵選中區域-通過拷貝圖層將流星提取到新的圖層中。



圖層-新建調整圖層-曲線 打開曲線工具,並右鍵曲線調整圖層設置創建剪貼蒙板,使得該曲線工具只對前一圖層的流星有效。

調整曲線左端,使得壓暗流星背景亮度,由於前面設置了淺色疊加,背景部分被自動消掉了。 

這樣就處理好了一顆流星。

 

下面導入第二個流星圖,重複前面操作。

半透明-移動-旋轉。

 

扣出第二個流星。


除了曲線調整外,還可以使用色階工具,將左端黑色滑塊向右移動到流星的背景星空消失即可。


第三顆

第四顆

……

第一百零八顆


處理完後,關閉輻射點圖層,新建圖層蓋印可見圖層(control+alt+shift+E)。

濾鏡-camera raw濾鏡進行後期調整。

由於當時有些霧氣-需要提高下對比度,壓暗黑色。

因為提高對比度會提高顏色的飽和度,習慣於壓暗部分顏色的飽和度,使得不是很糖水片。最後,使用曲線提高一點點銀河部分的對比度。


 

簡單的處理後,效果做到自然就好。

 哦,還有一件事情:

如何科學的進行流星許願?

不要幻想自己能看到流星後再許願,一般等自己驚訝「哇」完流星就過去了。所以,心中連續默念願望,守株待兔才是科學方法。


霜蟾公眾號其他文章推薦

如何科學的拍攝與觀看流星雨

如何較為科學的後期處理流星雨照片

如何科學地觀看與拍攝月全食

怎麼判斷月亮真假?

雙子座流星雨預告/拍攝後期技巧

免費廣角星野疊加軟體哪家強?--Sequator

如何科學地看天氣預報

如何較為科學的預報雲海與晨霧丁達爾光

如何精確逃離霧霾

如何科學的尋找周邊最佳的觀星攝影地

秋天到了,如何科學地尋找拍紅葉的地方?

晚霞預報三定律

如何較為科學的晚霞預警


更多有趣科普與攝影作品請關注公眾號

歡迎轉發

作者:李召麒

©版權所有,轉載請私信。

如更多教程與照片

歡迎關注召麒的微信公眾號:霜蟾(insukey)

個人網站/晚霞助手:http://www.rainywhisper.com

圖蟲(id:召麒):http://wife.tuchong.com

500px:https://500px.me/jobsl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obs_li/

微博(id:李召麒):http://weibo.com/u/1916231684

知乎專欄(科學攝影):https://zhuanlan.zhihu.com/whisper

相關焦點

  • 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幾月幾日 雙子座流星雨觀測時間位置
    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幾月幾日  日前,2018年的雙子座流星雨已經登場,將在12月14日達到高潮,整個活躍期將一直持續至12月17日,快和小夥伴一起相約去看流星雨吧!  雙子座流星雨觀測時間位置  據報導,2018年的雙子座流星雨出現時正好是為上弦月,在午夜時分流星雨達到高峰期時,月亮已經落山。
  • 2020年最後的天文盛事-雙子座流星雨
    距離上一次更新公眾號已經有一段時日了,這期間我主要的精力放在b站:龍柏山人的更新上去了,不過恰逢雙子座流星雨即將到來,那麼就結合雙子座流星雨,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這張流星雨拍攝於2018年,大家在《星動中國》當中看到的一個片段便是這張圖片的動態記錄
  • 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觀賞時間直播入口
    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最佳觀測時間:2018年12月14日20時-15日凌晨  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直播入口:人民日報微博  雙子座流星雨的活躍期在每年的12月4日至17日,今年的極大預計出現在北京時間14日20時。「這一天是農曆初八,月亮接近上弦,22時30分左右下落,從此以後直到15日凌晨,都是觀看和拍攝的好時機  雙子座流星雨出現在每年的幾月  雙子座流星雨每年都會出現,屬於較強的流星雨,僅次於「流星雨之王」——獅子座流星雨。
  • 今晚雙子座流星雨觀測時間地點及拍攝攻略
    (俞陶然)  2015雙子座流星雨拍攝技巧  2015年最值得關注的雙子座流星雨即將來臨,穩定的流量和完美的月相,讓我們期待著一夜上百顆流星的收穫。流星雨如何進行觀測和拍攝?下面分享一些經驗和技巧。,2015年的雙子座流星雨極大值出現在北京時間12月15日凌晨2時,因此,從14日(周一)晚就進入了欣賞和拍攝的黃金期。
  • 2018雙子座流星雨幾點開始?
    2018雙子座流星雨幾點開始:12月14日20時  雙子座流星雨活躍期:每年的12月4日至17日  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極大峰值:預計出現在北京時間12月14日20時 峰值每小時的天頂流量在120顆左右  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最佳觀賞時間:12月14日晚上20時至15日黎明前
  • 雙子座流星雨預熱!往年絕美現場精彩回放(多圖)
    120秒 ISO2000,地景天空分開曝光,地景曝光關閉赤道儀,流星拍攝ISO12800 曝光8秒中國星空視覺聯盟(CSVA)攝影師張璐,2018年12月14日,雙子座流星雨,攝於二連浩特。中國星空視覺聯盟(CSVA)攝影師周博,2018雙子座流星雨,攝於內蒙古多倫,佳能5D4+適馬14-24,iso12800,F2.8,單張8秒,70張對齊星點疊加。中國星空視覺聯盟(CSVA)攝影師高尚國,2015年12月15日凌晨雙子座流星雨極大值,拍攝於北京房山百花山。
  • 2018雙子座流星雨幾點鐘看直播?
    這也將是2018年最後一個值得觀賞的絕佳天象,屆時,每小時的峰值流星數在120顆左右(ZHR~120),一定不要錯過哦~  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最佳觀測時間:2018年12月14日20時-15日凌晨  2018雙子座流星雨直播時間:
  • 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是什麼時候 雙子座流星雨出現在每年的幾月
    》2018年12月14日雙子座流星雨最佳觀測時間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是什麼時候  據《葡華報》報導稱,今天(12月12日)開始,作為每年最值得期待的流星雨之一,2018年的雙子座流星雨已經登場,將一直持續至12月17日。
  • 2018雙子座流星雨時間+直播入口匯總
    2018雙子座流星雨  活躍期:12月4日-12月17日  最佳觀賞時間:12月14日晚20點-15日凌晨2018年12月14日20時-15日凌晨  2018「壓軸大戲」雙子座流星雨,一起許願!,極大持續時間長,火流星也較多,既適合目視也適合拍攝。
  • 2018年壓軸大戲雙子座流星雨正向你襲來!
    其實雙子座流星雨一直是表現穩定的流星雨,不過今年,它超常的表現絕對能滿足「陪你去看流星雨」的願望啦~圖片來源:2018年12月6日John Ashley在蒙大拿拍攝的掠地流星大家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實時關注天氣和夜空啦:圖片來源: Gregg Dinderman/Sky & Telescope雙子座流星雨一直是年度熱點流星雨
  • 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觀測指南
    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即將到來。中國流星監測網青島艾山天文臺中心站早在11月27日就觀測到了雙子座流星雨的前期活動。
  • 2018年最後一場「雙子座流星雨的盛宴「!
    天文學中,三大流星雨之一的雙子座流星雨會在我們2018年的年尾跟大家相見,這是十分難得的機會,畢竟是三大流星雨之一,一定不會辜負它的名號;那今天就看看在2018雙子座流星雨出現的時候,要注意在哪觀看最合適,這是關鍵。
  • 2018年12月14日雙子座流星雨最佳觀測時間 具體幾點開始
    2018年12月14日雙子座流星雨最佳觀測時間  天文專家介紹,14日凌晨3時,今年天象「壓軸大戲」雙子座流星雨將出現,極大時每小時天頂流量可達到120顆左右,有興趣的天文愛好者可對其進行觀測。》
  • 為什麼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比以往都更壯觀?
    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將於今晚在熱切的天文愛好者面前亮相,預計其高峰期將在12月14日(周五)凌晨。但與其他流星雨不同的是,雙子座流星雨會持續整個晚上,所以你可以在周四晚上從日落處觀看流星。雙子座流星雨將是2018年最後一場大型流星雨,預計將上演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場。為什麼今年的雙子座流星雨與眾不同,而且更壯觀?
  • 2018雙子座流星雨觀測點在哪裡?雙子座流星雨是什麼時候?
    2018雙子座流星雨觀測點在哪裡?雙子座流星雨是什麼時候?雙子座流星雨被譽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也是最適合人們觀賞的流星雨。2018年最後一個絕佳觀賞的天象就是出現在本周五晚(12月14日)的雙子座流星雨,屆時,每小時的流星數量預計有120顆左右。
  • 2018年12月13-15日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ZHR~120)
    天象的觀賞價值:★★★;月光的影響程度:無(上弦月,深夜不受月光影響);陽光的影響程度:弱(西落後,二小時雙子座升起)。更多:參看流星雨觀測指南;流星雨觀賞及拍攝提示。 輻射點漂移圖   近些年,雙子座流星雨的峰值在流量和時間方面表現出微小的變化,過去 20 年的可靠觀測數據表明,極大時間都位於λ⊙=261.5°~262.4°,即 2018 年 12 月 14 日 04 時 ~ 12 月 15 日 01 時之間。
  • 2018雙子座流星雨最佳觀測時間+地點+攻略(附直播入口)
    據央視網消息,2018年度最後一個絕佳觀賞的天象將是出現在12月14日晚的雙子座流星雨,屆時,每小時的流星數量預計有120顆左右。  雙子座流星雨與象限儀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並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歷年來的觀測數據表明,雙子座流星雨每年都很穩定,值得天文愛好者信賴。
  • 雙子座流星雨今夜上演,怎麼欣賞才帶勁?
    被稱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 雙子座流星雨, 本周六將迎來一年中最佳的觀測時機。 3 流星拍攝須知 流星雨拍攝的方式分為兩類:一類是懶人黨,一類是不嫌麻煩黨。 懶人黨在調整好單張曝光後,就插上快門線設好連拍讓相機自動曝光去了。後期在照片中找到流星後疊加在一起就算成片。
  • 這些可能是史上最多最美的流星雨奇觀了(附詳細參數)
    不能出門看流星雨的同學,看這些美圖應該可以過癮了;方便出門拍攝的同學,則希望你可以找到創意靈感(小編專門附上了詳細的拍攝參數,供研究參考)。廢話少說,直接來圖:▲中國星空視覺聯盟(CSVA)星空攝影師麼斌,2018年12月15日攝於內蒙烏蘭布統。雙子座流星雨。
  • 2018星空壓軸大戲:周五將迎來雙子座流星雨大爆發
    據《葡華報》報導稱,今天(12月12日)開始,作為每年最值得期待的流星雨之一,2018年的雙子座流星雨已經登場,將一直持續至12月17日。據報導,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稱,「雙子座流星雨顏色偏白、流速慢、火流星較多,極大時間持續長,既適合目視也很適合拍攝。12月14日是農曆初八,月亮接近上弦,22時30分左右下落,在午夜時分流星雨達到高峰期時,彼時月亮已經落山,因此,只要在晴朗的午夜,在遠離燈光幹擾的野外就可以欣賞。此外,地勢越高越適合於觀賞雙子座流星雨。直到15日凌晨,都是觀看和拍攝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