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競賽從一開始就秉承國際化的理念來舉辦,致力於將該競賽辦成中國舉辦、境內外高校參加的國際性大學生競賽。從2002年只有15所國內著名高校參賽到2008年發展成為全球高校積極參加的競賽,探索出了一條由中國舉辦的國際性大學生科技競賽體系。該項賽事為促進境內外高校之間的交流,提升中國高校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提供了一個平臺,通過幾年的努力,正朝著這個方向有條不紊的進行。

參賽學校 參賽題目 指導教師 參賽學生 參賽學生 參賽學生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基於視覺體感雙平衡的防暈動系統 謝楷 郭梟鵬 仲鳴 陳國軍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Electronic Robot for 
Innovation & Creation 
(eRobotic Platform) Yann-hang Lee Rizwan 
Ahmad Stephen 
Pluta Matthew 
Recchia 北京大學 可編程綜合格鬥訓練平臺 陳江 袁木子 胡智文 邵鑫 北京工業大學 上肢輔助復建系統 王宗俠 王念 叢義昊 王彪 北京理工大學 基於Leap Motion的
3D投影交互系統 孫林 柳柏林 趙子承 孔垂燁 復旦大學 睡眠質量監測與
環境改善系統 馮輝 譚媛媛 賈俊連 曹嘉彥 復旦大學 智能飛行小交警 吳曉峰 蘆航 張鵬 肖宇 河海大學 時尚生活,甜美氣息--個性
化巧克力3D列印平臺 童晶 樊宇航 張洛聲 侯松林 華南理工大學 基於Intel Bay-Trail平臺
的腦電控制輪椅 俞祝良 王永康 莊曉濱 張文桂 清華大學 空中全景機器人 陶品 方鑫 殷嘉倫 陸知煥 廈門大學 互動媒體藝術設計 吳德文 翁明輝 蔡天賜 吳振陽 上海交通大學 基於RFID的室內反向定位機械車 王賡 程治謙 劉聰 張一帆 同濟大學 智能騎行健身系統 葉晨 韓旭 張菡 孫路 University of Bucharest Smart surveillance 
system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in Stefanescu Budisteanu 
Ionut
Alexandru Constantin 
Maria
Petruta Horodnic 
Dragos
Stefan 北京大學 基於三維虛擬聲音的虛擬樂隊指揮臺 曲天書 董未 梅章君 向仁楷 北京大學 老人智能電視看護系統 段曉輝 羅光涵 姚超 周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智能安防系統 刁為民 肖少然 於金棟  朱晨 北京理工大學 憤怒的小鳥-基於計算機
視覺的目標識別與定位系統 吳瓊之 劉芳政 高劍鋒 顧洲燦 北京郵電大學 「樂學樂玩」交互式幼教系統 戴志濤 尤瑋珂 惠宇寧 祝嘉棟 北京郵電大學 天文觀測助手 陳文成 吳雲澤 莊子睿 曾興東 東華大學 基於增強現實的3D交互顯示系統 張中煒 王劉成 王兆聖 李雲龍 Federal University of
Pernambuco- 
Informatics Center e-KITE: " A Software-defined 
HF-Internet Transceiver  to Keep in Touch from Everywhere" Edna Natividade 
da Silva Barros Cecil Accetti 
Resende
de Ataíde Melo Rodrigo José 
Batista Santos Saulo Cesar 
Rodrigues 
Pereira 
Sobrinho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非接觸式高速三維面形測量系統 馬峻 侯啟家 王冬 盧冬俐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利用Intel嵌入式平臺之車用智能影像
產品設計與實現 蘇慶龍 陳威任 吳佳樺 哈爾濱工程大學 穿戴式中醫疾病診斷系統 劉書勇 王德勝 張耀 範福康 Hochschule Darmstadt -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Polyphonic Solo: Real-Time Choir 
Processing Dr Joachim Wietzke David Diefenbach Tom Hohenstein Mario Hoss 湖南大學 人魚世界 李蕊 肖歡 李瑞輝 馬曉芳 華南理工大學 移動可穿戴非接觸式
交互系統 徐向民 邱碩陽 鄭曉旭 陳堆盛 華中科技大學 盲人穿戴式輔助系統 尹仕 武帥 吳雙 王麒炎 華中科技大學 智能教學綜合輔助系統 肖看 劉睿贇 周慧斌 陳聰平 南京大學 注射液微異物視頻檢測系統 李勃 羅蕾 陳彤 李今暉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3D Genie- A Light-weight 3D 
Reconstruction System Equipped 
with Intel Atom Chipset Chia-Hung Yeh Yu-Hsien Sung Kahlil Muchtar Hsiang-Erh 
Lai 上海大學 物件傳送員 李玉峰 王巍 葉人愷 鄭月 深圳大學 如影隨形--基於Baytrail的飛行機器人 蒙山 程照原 周路明 邱觀軍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ighly Automatic Photographer Robot Xu Qiang Lai Jintao Huang Zilong Yi Weiying 武漢大學 Atom Eyes--視覺漫遊系統 謝銀波 章研 徐達 王喆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太極教練 付少峰 李宏願 張旭 孫春宇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基於腦電波的注意力訓練系統 任愛鋒 王雲中 朱逢豪 劉川 西南交通大學 家庭快樂醫療康復系統 楊斌 楊亞平 賈程浩 黃佳偉 University of 
Guadalajara Automated sampling 
system using a delta 
robot with laboratory 
analysis applications Juan Jose Raygoza 
Panduro Mario Alberto 
Cobian Ceja Janneth 
Alejandra
Salamanca 
Chavarin Alan Rodrigo
Diaz Rizo 北京大學 基於人臉追蹤的動態展示系統 楊延軍 王澤宇 李子揚 李夷帆 北京科技大學 基於Web的家庭遠程醫療系統 王粉花 程順均 常曉冬 師英傑 北京科技大學 基於Intel嵌入式系統的智能被子 王粉花 林曉波 於瑩瑩 呂樹恩 北京理工大學 探路者 杜娟 崔鎧 林明豪 馬鑫 北京理工大學 基於眼球追蹤的多維體感交互系統 馬志峰 黃騰 羅世欣 馬煬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
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指尖旋律-手勢音樂演奏系統 周海川 林暄 陳佳航 鄧楚然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基於運動識別的自動
扶梯安全控制系統 蘇進 王龍河 梁琰偉 周思洋 北京郵電大學 基於機器視覺和網絡
標記的導盲系統 趙同剛 徐偉嘉 胡興尉 魏鑫 北京郵電大學 智能穿戴,盲人之眼 馬金明 餘雷 李卓 陳炳輝 重慶大學 Space Joy--基於加速度磁力傳感器的
VR遊戲交互設備 劉寄 鄭智隆 丁雨鑫 李鵬燈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KeepAwake Tan Chee Wei Wong Kai Hei NG Ming Wai IP Wai Kei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earable Computing for Learning 
Chinese Classical Musical 
Instruments: Smart 
Guzheng Glove Tan Chee Wei WU Haotian LIU Xinhong Tang Xiaoting 大連理工大學 航班狀態實時跟蹤與智能分析系統 杜猛 毛小龍 鄭偉帥 李保進 大連理工大學 三自由度沙畫機器人 杜猛 張林偉 潘建龍 梁子山 電子科技大學 智能圖書館管理員 吳淮 侯嶽峰 蔣宇辰 吳耿波 電子科技大學 基於英特爾Bay Trail處理器的魔方
還原機器人 桂盛霖 周賢坤 王帥 胡喆 電子科技大學 基於Baytrail平臺的購物導盲系統 廖勇 羅贇 陳紹斌 孫啟民 東北大學 基於Intel Bay Trail的多參數智能
醫療監護儀 鮑喜榮 劉思陽 蔣雲曄 張洪嘉 東北大學 無纜越障式偵察排險機器人系統 叢德宏 李相根 王環宇 張洪鑫 東華大學 在未知環境下的SLAM與遠程控制系統 廖小飛 李進 周裕華 梅智傑 東南大學 3D掃描儀 張宇寧 魯悅順 鬍子炎 費嘉遠 哈爾濱工業大學 基於Atom平臺的魚菜共生系統 吳晉 李盛秋 孫彤 郝雷光 哈爾濱工業大學 基於並聯機械手的智能下棋機器人 吳晉 耿彪 閆偉 楊佳鍔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智能移動垃圾車 曾虹 周天寶 童輝 鄭嘉強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基於機器視覺的電容質檢機器人 黃繼業 王祖翔 楊洋 方俊鵬 河海大學 凌動的全息視界 許峰 嶽勝濤 嚴祥光 郭小成 華東理工大學 基於計算機視覺的手勢識別控制系統 李振坡 餘天哲 施林成 楊一杉 華東師範大學 智能生活,一手掌握 李外雲 於 天 方敏達 張相夏洲 ITESM Guadalajara ISAXARO: Frost prediction system Alfredo Espinoza 
Rhoton Rodrigo Mendoza
Sanchez Tlakaelel 
Axayakatl 
Ceja Valadez Sofia Isadora 
Padilla Murioz 吉林大學 電子透視眼-地下管道探測系統 李春生 王順月 張興宇 綦振偉 吉林大學 SmartMarket--凌動隨心購 郜峰利 李廣力 王麓 張桐搏 蘭州大學 基於Intel處理器的機器視覺智能小車
開發平臺 周睿 高博 郭楊志 謝帆 南京大學 基於雷射雷達測距的室外建築3D
重建系統 彭成磊 張鑫 李炎峻 李培 南京郵電大學 基於Baytrail平臺的智慧校園綜合
接入網關 朱曉榮 王子恆 鞏曉迪 麻旋 Saint-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Autonomous on-board control 
systemof additional devices of drones Kiyaev V. Kaliteevskii Ilya Amelina 
Natalya Konstantin 
S. Amelin 上海大學 微環境綜合服務系統 陸小鋒 袁立棟  沈佳麗 胡翔宇 上海大學 基於全景視覺的模擬駕駛系統 王瑞 卿楊春 蔡銘 謝煊 上海理工大學 陸上鋼琴師 夏鯤 何子慧 童明 李涵 深圳大學 基於Bay Trail平臺的可攜式移動
智能雲醫療終端系統研究與設計 李堅強 何穗強 鹿歡 楊彥明 四川大學 基於圖像處理的智能垃圾分類箱 李小舜 肖航 吳月 張航 四川大學 白細胞光學顯微圖像自動對
焦智能分析系統 李小舜 王賢桂 楊超 鄢其力 同濟大學 基於Kinect的PPT演示輔助系統 張冬冬 虞世澤 趙一儒 忻成傑 同濟大學 基於增強現實的家具預覽系統 葉晨 劉建 曾文遠 王君卓 同濟大學 基於異構計算和表情識別的信息檢索系統 蔣磊 乾子軒 施文華 蘇偉燈 武漢大學 意動精靈--基於腦電波的意念打字系統 黃根春 張震 張陳 郭超 武漢大學 凌動健康小助手 鄭宏 侯深化 周小丹 林曉英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基於可見光通信的智能交通信息發布系統 楊剛 王柏林 郗雪潔 王明紀 西安交通大學 智慧移動辦公-基於SDN的
BYOD網絡權限認證解決方案 胡成臣 徐亞南 李浩成 荊明軒 西安交通大學 盲人助手-智能手杖 馮祖仁 胡耀各 孫宇娟 吳彝丹 西北工業大學 汽車輔助駕駛系統 吳俊 鄧輝 叔晟竹 劉一卓 西北工業大學 上肢康複測評與訓練系統 林華傑 齊藝超 李淼 嚴暢 西北工業大學 嵌入式3D成像系統 李立欣 王彬權 李成 梁瀚予 西北工業大學 「黑瞳」多功能導盲機器人 史豪斌 曾值 陳家霖 劉可 西南交通大學 基於移動終端控制的探險智慧機器人 賴梓昌 張汀 李璇 裴航 University of Craiova Smart Hotel Room Sorin Viorel Ilie Marius Alexandru
Neghina Cristian Stefan 
Totolin Ionut Marian
Marcu 浙江農林大學 面向森林土壤呼吸評價的分布式移動
監測平臺 胡軍國 方凱 蔡佳豐 蔡璐熙 中國礦業大學 基於Atom的智能管家系統 陳岱 鄧黃俊 王毅 唐振韜 中國人民解放軍
信息工程大學 基於機器視覺和衛星定位的廣告效用
分析系統 陳國軍 師一帥 趙昂 劉川 中南大學 基於超寬帶定位與圖像處理的高速
列車調度指揮系統 鄧宏貴 丁俊男 孟雪峰 殷添琦 中南大學 基於視頻圖像的人體姿態識別系統 宋學瑞 李帥 謝俊 景龍龍

相關焦點

  • 武大學子摘全國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最高獎—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2016年英特爾杯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於7月26日落下帷幕。
  • 何為可深度定製的Yocto系統?
    日前,2012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正式開賽,本屆賽事最為引人注目的不僅僅是全新的凌動硬體平臺,其指定學生使用的軟體系統變成了全新的Yocto系統。
  • 基於手部動作感應和即時音頻合成的虛擬演奏系統
    基於手部動作感應和即時音頻合成的虛擬演奏系統 —— ——2008年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作品簡介 作者:杜娟,劉中金,梁琦,賈挺祥 北京理工大學 時間:2008-11-10來源:電子產品世界收藏
  • 電子設計競賽(6)-逆變電路
    逆變 電源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電源類題目中佔十分重要的地位。 每一個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並選擇電源方向的學生都需要掌握逆變電源的設計製作。 與整流相反, 把直流電變為交流電稱為逆變 。 逆變電路的應用非常廣泛。
  • 「瑞薩杯」2011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自2009年起,將由NEC電子在中國的子公司NEC電子(中國)有限公司獨家贊助、由中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及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教司主辦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2009年「NEC電子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成功舉辦,在廣大高校師生及社會中取得了良好的反響。
  • 高新科技人為峰,瑞薩電子為國內人才培養添磚加瓦
    12月20日,2020年度「瑞薩杯」信息科技前沿專題邀請賽頒獎典禮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順利舉行。在頒獎典禮舉辦前,瑞薩公司與「瑞薩杯」組委會共同組織了媒體見面會,通過這一平等交流的平臺分享了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瑞薩杯科技前沿邀請賽的總體情況,以及瑞薩電子公司和技術平臺的相關情況。
  • 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邀請賽在榕開幕
    新華社福州7月7日電(記者王妍)7日上午,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邀請賽在福州大學正式拉開帷幕,43所高校120餘名化學類本科生將進行為期三天的同臺競技。  此次邀請賽分筆試和實驗操作競賽兩部分,所有參賽學生統一參加理論筆試之後,通過抽籤從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三個科目中決定各自的實驗科目,分別進行實驗操作競賽。參賽學生的比賽總成績由30%的筆試成績和70%的實驗操作成績組成。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院長裴堅教授介紹說:「比賽只計學生個人成績,不排學校名次。
  • ...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學生在第六屆「華為杯」中國大學生智能設計...
    新聞網訊: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電子科技大學承辦的第六屆「華為杯」中國大學生智能設計競賽全國總決賽8月12日至14日在電子科技大學舉行。其中傅傲林等設計的參賽作品「個性化六足機器人」和王學明等設計的參賽作品「基於AHRS模塊的人體摔倒動作識別」獲得二等獎;盧寧等設計的參賽作品「智能信息採集與顯示系統」和馮慧等設計的參賽作品「仿生機械手」獲得三等獎。指導教師為數據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智能科學與技術系的何春華老師。
  • 第33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賽杭電開賽
    11月23日,第33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亞洲區競賽(杭州分站賽)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舉行, ACM/ICPC是世界上公認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其目的旨在使大學生運用計算機來充分展示自已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次大賽全球一共有一萬多支參賽隊伍,而在中國賽區就有5000餘支隊伍。參賽人數高達十餘萬。
  • 安徽科技學院代表隊在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賽(寧夏)賽站中...
    安徽科技學院代表隊在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賽(寧夏)賽站中取得新突破 2019-10-22 10:11:08   來源
  • 國際嵌入式大會在紫金山實驗室舉行
    大會以「5G,新基建創造新生態」為主題,圍繞行業應用、技術發展等角度,探討5G新基建下的嵌入式、大數據、數字經濟的發展機遇。中國國際嵌入式大會(Embedded China)在國家科技部、國家工信部和上海市科委等部門的指導下,自2008年創辦以來,已連續舉辦了12屆。
  • 5G大咖論道紫金山,2020中國國際嵌入式大會在南京舉行
    現代快報訊(記者 邱驊悅)2020年11月26日,中國國際嵌入式大會(Embedded China)在南京隆重開幕。本次大會由紫金山實驗室、國家可信嵌入式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東南大學、上海科學院、上海產業技術研究院、長三角嵌入式系統與軟體產業聯盟聯合主辦。
  • 南方醫科大學學子在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決賽獲佳績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20年8月29至30日,第八屆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決賽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南方科技大3支隊伍獲得獎項。其中,電子與電氣工程系副教授邵理陽與博士後王國慶指導的「intelligent photonics lab」隊獲得二等獎,講席教授孫小衛指導的「科科」隊及科研教學助理馮雲指導的「二科519超快小分隊」隊獲得三等獎。我校獲得優秀組織獎。  第八屆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由中國光學學會主辦、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委員會指導、南方科技大學承辦。
  • 「正大杯」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雲南省省賽舉辦
    7月21日,「正大杯」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雲南省省賽在雲南工商學院成功舉辦。本次比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統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商業統計學會主辦、雲南工商學院承辦,北京中申在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雲南工商學院國際財經社協辦。
  • 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理論設計與操作」團體賽長沙舉行
    競賽開幕式在湖南大學大禮堂舉行。紅網時刻長沙8月12日訊(記者 劉怡斌)8月11-12日,第十一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理論設計與操作」團體賽在湖南大學舉行。第十一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大學周哲瑋教授,組委會主任委員、《力學與實踐》主編、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黨委書記李俊峰教授,仲裁委員會組長、北京理工大學梅鳳翔教授,中國力學學會辦公室劉俊麗副主任,湖南大學副校長謝赤教授等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競賽組委會委員、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彭曉燕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