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王雯 浙江生態環境
《浙江新聞聯播》1月7日報導:《浙江啟動生態環境科技三年行動計劃》
為深入實施人才強省、創新強省首位戰略,切實發揮科技創新在打好生態環境鞏固提升持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支撐與引領作用,努力建設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高度發達的重要窗口,1月7日,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科技創新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就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和美麗浙江建設。
省科技廳黨組書記何杏仁,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方敏出席籤約儀式並講話。省科技廳廳長高鷹忠、方敏廳長代表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書,省科技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宋志恆介紹戰略合作協議內容。省生態環境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一級巡視員虞選凌,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王以淼,廳二級巡視員李全勝參加籤約儀式,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單錦炎主持籤約儀式。
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共同扛起「重要窗口」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使命擔當,對於合力打好全省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和汙染防治攻堅戰具有重要意義。
方敏廳長指出,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全省生態環境科技發展進程中意義重大,要把協議落到實處,為建設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高度發達的重要窗口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就如何提升生態環境科技創新能力,方敏廳長提出三點要求:
一是提高認識,把握機遇,堅決補齊生態環境科技創新短板。
近年來,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相關部門的大力關心支持下,取得了顯著成效,生態環境科技發展為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支撐,但仍不能完全適應實際工作要求。對標努力建設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高度發達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要求,科技支撐不足已成為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短板。要在科技引領上有所突破,通過智能化手段發現環境汙染問題,加大科技研發,進一步提升環境治理的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創新」與「綠色」兩大新發展理念深度融合帶來新機遇,兩廳共謀生態環境科技發展,助力打好生態環境鞏固提升持久戰,體現了創新和綠色發展兩大理念在浙江的深度融合,要以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綠色引領創新方向,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科學治汙是精準治汙、依法治汙的關鍵所在,要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有效破解治理邊際效應難題,提高治理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在關鍵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
二是主動作為,敢於創新,努力實現生態環境科技發展新突破。
要在生態環境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方面有新突破,加快走出精細管理、精準施策、精密智控的新路子,形成與走在前列相匹配的治理效能,在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核與輻射安全、生態環境管理及數字環保領域掌握一批具有國內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和方法。要在提升環保科技平臺能級上有新突破,共同深化浙江省環保公共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形成「產學研」體系要素功能互補、良性互動的協同創新格局,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生態環保產業的集聚升級、綠色發展。要在生態環境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上有新突破,實施生態環境領域科技人才工程,支持探索人才使用、管理和激勵等創新政策試點,努力構建年齡、學歷和知識結構合理的高素質強大的生態環境科技人才隊伍。要在構建充滿活力的科研體制機制上有新突破,賦予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突出成果導向,加強科研激勵,切實提升生態環境系統的科技創新能力。
三是團結協作,務實高效,共同推動合作協議落地實施。
要細化任務責任分工,對照協議內容,逐條落實責任處室(單位)和責任人,不斷推動協議落地,力爭早出成效、多出成效。要推動實施重點項目,結合社會發展領域十四五重大科技需求,重點推動近岸海域汙染防治、碳中和技術等方面的課題立項實施。要加強科技平臺建設,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通過認證,大大提升了我省環境監測科研水平,要在省科技廳的指導支持下,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載體的作用,爭取在生態環境大數據、海洋汙染防治、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和5G電磁輻射環境安全等領域科技平臺建設方面也有新的突破。
何杏仁書記指出,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始終堅持創新型省份建設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科技創新綜合實力居全國第一方陣,已率先進入創新型省份行列,圍繞強優勢、補短板和「兩手硬、兩戰贏」,科技創新基礎不斷夯實,科技支撐發展作用不斷增強,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生態環境領域科研戰線的貢獻。
就全力支持提升生態環境科技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硬實力支撐高水平美麗浙江建設,何杏仁書記提出三點意見:
一是全力支持加大生態環境科技研發投入,會同省生態環境廳深入實施「全社會研發投入提升專項行動」,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指導生態環境系統制訂具體的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計劃,共同支持生態環境領域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重大平臺建設,指導加強生態環境行業企業研發投入的業務培訓,在研發投入獎補政策落實、重大創新載體認定和經費補助方面給予傾斜支持。
二是全力支持加大生態環境核心技術攻關力度,聚焦生態環境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清單,在碳中和、水汙染防治與水生態保護、大氣汙染防治、土壤和固廢汙染防治等領域,組織「揭榜掛帥」「賽馬制」等科技攻關模式,支持實施一批重大研發項目,加快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重大標誌性成果。
三是全力支持生態環境科研人才隊伍建設,支持生態環境系統進一步完善科研人才培育引進機制,深化與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強化產業發展的智力支撐,發揮外國專家局、國內外科技合作平臺和網絡優勢,為生態環境系統引進人才、技術、成果提供精準服務,探索人才使用、管理和激勵等創新政策試點,激發生態環境科研人才創新活力。
根據《協議》,今後五年,雙方將建立合作機制,提高科技創新政策的精準性、高效性、協同性,共同支持清新空氣、美麗河湖、美麗海灣、清潔土壤和無廢城市建設等行動過程中卡脖子生態環境問題的科技研發,在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核與輻射安全、生態環境管理及數字環保領域掌握一批具有國內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和方法,聯合實施浙江省生態環境科技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力爭開展30項以上生態環境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10項以上地方環境標準制修訂研究,在核心技術研發、創新載體建設、人才隊伍培養等方面實現突破和增強,確保在「十四五」時期,省生態環境系統科研單位R&D經費投入年均增長30%以上。
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處室(直屬單位)負責人參加籤約活動。
攝影 | 沈煥壯
原標題:《省科技廳與省生態環境廳籤署科技創新戰略合作協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