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廳與省生態環境廳籤署科技創新戰略合作協議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王雯 浙江生態環境

《浙江新聞聯播》1月7日報導:《浙江啟動生態環境科技三年行動計劃》

為深入實施人才強省、創新強省首位戰略,切實發揮科技創新在打好生態環境鞏固提升持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支撐與引領作用,努力建設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高度發達的重要窗口,1月7日,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科技創新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就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和美麗浙江建設。

省科技廳黨組書記何杏仁,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方敏出席籤約儀式並講話。省科技廳廳長高鷹忠、方敏廳長代表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書,省科技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宋志恆介紹戰略合作協議內容。省生態環境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一級巡視員虞選凌,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王以淼,廳二級巡視員李全勝參加籤約儀式,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單錦炎主持籤約儀式。

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共同扛起「重要窗口」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使命擔當,對於合力打好全省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和汙染防治攻堅戰具有重要意義。

方敏廳長指出,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全省生態環境科技發展進程中意義重大,要把協議落到實處,為建設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高度發達的重要窗口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就如何提升生態環境科技創新能力,方敏廳長提出三點要求:

一是提高認識,把握機遇,堅決補齊生態環境科技創新短板。

近年來,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相關部門的大力關心支持下,取得了顯著成效,生態環境科技發展為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支撐,但仍不能完全適應實際工作要求。對標努力建設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高度發達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要求,科技支撐不足已成為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短板。要在科技引領上有所突破,通過智能化手段發現環境汙染問題,加大科技研發,進一步提升環境治理的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創新」與「綠色」兩大新發展理念深度融合帶來新機遇,兩廳共謀生態環境科技發展,助力打好生態環境鞏固提升持久戰,體現了創新和綠色發展兩大理念在浙江的深度融合,要以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綠色引領創新方向,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科學治汙是精準治汙、依法治汙的關鍵所在,要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有效破解治理邊際效應難題,提高治理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在關鍵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

二是主動作為,敢於創新,努力實現生態環境科技發展新突破。

要在生態環境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方面有新突破,加快走出精細管理、精準施策、精密智控的新路子,形成與走在前列相匹配的治理效能,在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核與輻射安全、生態環境管理及數字環保領域掌握一批具有國內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和方法。要在提升環保科技平臺能級上有新突破,共同深化浙江省環保公共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形成「產學研」體系要素功能互補、良性互動的協同創新格局,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生態環保產業的集聚升級、綠色發展。要在生態環境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上有新突破,實施生態環境領域科技人才工程,支持探索人才使用、管理和激勵等創新政策試點,努力構建年齡、學歷和知識結構合理的高素質強大的生態環境科技人才隊伍。要在構建充滿活力的科研體制機制上有新突破,賦予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突出成果導向,加強科研激勵,切實提升生態環境系統的科技創新能力。

三是團結協作,務實高效,共同推動合作協議落地實施。

要細化任務責任分工,對照協議內容,逐條落實責任處室(單位)和責任人,不斷推動協議落地,力爭早出成效、多出成效。要推動實施重點項目,結合社會發展領域十四五重大科技需求,重點推動近岸海域汙染防治、碳中和技術等方面的課題立項實施。要加強科技平臺建設,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通過認證,大大提升了我省環境監測科研水平,要在省科技廳的指導支持下,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載體的作用,爭取在生態環境大數據、海洋汙染防治、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和5G電磁輻射環境安全等領域科技平臺建設方面也有新的突破。

何杏仁書記指出,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始終堅持創新型省份建設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科技創新綜合實力居全國第一方陣,已率先進入創新型省份行列,圍繞強優勢、補短板和「兩手硬、兩戰贏」,科技創新基礎不斷夯實,科技支撐發展作用不斷增強,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生態環境領域科研戰線的貢獻。

就全力支持提升生態環境科技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硬實力支撐高水平美麗浙江建設,何杏仁書記提出三點意見:

一是全力支持加大生態環境科技研發投入,會同省生態環境廳深入實施「全社會研發投入提升專項行動」,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指導生態環境系統制訂具體的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計劃,共同支持生態環境領域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重大平臺建設,指導加強生態環境行業企業研發投入的業務培訓,在研發投入獎補政策落實、重大創新載體認定和經費補助方面給予傾斜支持。

二是全力支持加大生態環境核心技術攻關力度,聚焦生態環境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清單,在碳中和、水汙染防治與水生態保護、大氣汙染防治、土壤和固廢汙染防治等領域,組織「揭榜掛帥」「賽馬制」等科技攻關模式,支持實施一批重大研發項目,加快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重大標誌性成果。

三是全力支持生態環境科研人才隊伍建設,支持生態環境系統進一步完善科研人才培育引進機制,深化與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強化產業發展的智力支撐,發揮外國專家局、國內外科技合作平臺和網絡優勢,為生態環境系統引進人才、技術、成果提供精準服務,探索人才使用、管理和激勵等創新政策試點,激發生態環境科研人才創新活力。

根據《協議》,今後五年,雙方將建立合作機制,提高科技創新政策的精準性、高效性、協同性,共同支持清新空氣、美麗河湖、美麗海灣、清潔土壤和無廢城市建設等行動過程中卡脖子生態環境問題的科技研發,在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核與輻射安全、生態環境管理及數字環保領域掌握一批具有國內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和方法,聯合實施浙江省生態環境科技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力爭開展30項以上生態環境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10項以上地方環境標準制修訂研究,在核心技術研發、創新載體建設、人才隊伍培養等方面實現突破和增強,確保在「十四五」時期,省生態環境系統科研單位R&D經費投入年均增長30%以上。

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處室(直屬單位)負責人參加籤約活動。

攝影 | 沈煥壯

原標題:《省科技廳與省生態環境廳籤署科技創新戰略合作協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濟南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籤署框架合作協議
    10月29日下午,《濟南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框架合作協議》在北京籤署。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和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在中國職工之家會見了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歐陽志雲一行,並見證協議籤署。
  • 江西省科技廳與上海交通大學籤署合作協議
    「省科技廳與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暨座談會」於12月26日在南昌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梅宏院士、江西省科技廳黨組書記郭學勤、廳長洪三國、原人大副主任全文甫等領導出席了籤約儀式。  會議由省科技廳副廳長盧福財主持,省科技廳郭學勤書記、上海交通大學梅宏副校長分别致辭。省科技廳郭學勤書記在致辭中說,由於江西和上海地緣相近,交往便利,雙方自發性的科技合作從未間斷,近些年雙方開展的科技合作項目有50多項。
  • 中科院廣州分院聯合省科技廳舉辦院瓊科技合作座談會在海口召開
    10月28日,中科院廣州分院聯合省科技廳舉辦的院瓊科技合作座談會在海口黃金海景大酒店召開,這是貫徹落實2019年《中國科學院 海南省人民政府科技合作協議書》,加強院省科技合作,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舉措之一。
  • 省體育產業集團與省足球運動協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張浩宇)9月12日,江蘇省足球運動協會與江蘇省體育產業集團戰略合作暨江蘇福特寶足球公司投資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南京舉行。這是雙方積極適應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創新之舉,是在「後疫情時代」以足球為切入點主動育新機開新局的應變之舉,也是發展足球事業、壯大足球產業的有力之舉。省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省足協主席謝潤盛,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少軍,省體育局副局長、省足協常務副主席劉彤,省體育產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顧曄等出席儀式並共同見證籤約過程。
  • 海南省科技廳牽頭舉辦中科院項目和落實院省科技合作協議會議
    >   7月18日,由海南省科技廳牽頭組織,在海南省文昌市政府大樓分別召開「中科院項目座談會」和「落實院省科技合作協議會商會」。  在「中科院項目座談會」上,中科院有關單位匯報了項目,文昌市政府匯報了規劃等相關情況,中科院廣州分院對建立合作園區提出建設意見和建議,省科技廳副廳長韋勇就項目落地和設立合作園區提出建設意見和建議,省軍民融合辦常務副主任韓勇、文昌市委書記鐘鳴明、省科技廳廳長謝京、中科院相關單位負責人、中科院廣州分院院長吳創之、中科院科發局負責人、省工信廳巡視員發言。
  • 省人社廳與騰訊籤署協議共同培養高素質「廣東技工」
    1月7日,廣東省人社廳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推進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助推「廣東技工」工程高質量發展。接下來,省人社廳與騰訊將在六方面開展合作,包括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項能力考核、提升技工院校與社會培訓機構網際網路學習服務能力、培訓評價監管與服務模式創新、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與技能銀行等。
  • 全面深化戰略合作!新一輪省校合作協議籤約,「復旦·山東創新發展...
    山東省與復旦大學全面深化戰略合作,12月3日上午,新一輪省校合作協議籤約暨「復旦·山東創新發展論壇」在濟南舉辦。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致辭,山東省委副書記楊東奇講話,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可主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書堅,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周亞明,六次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來武等出席。
  • 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省科技廳黨組書記何杏仁,市委書記陳龍出席並講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邢志宏出席,副市長張新宇主持,市政府秘書長樓東江參加。會上,省科技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宋志恆介紹了《浙江省科學技術廳 金華市人民政府科技工作會商制度議定書》主要內容。宋志恆與邢志宏作為雙方代表籤署《議定書》。
  • 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與騰訊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培養高素質...
    1月7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推進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助推「廣東技工」工程高質量發展。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騰訊集團負責同志出席活動。
  • 我市與省地質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1月4日,市政府與省地質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城市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等方面開展合作。省地質局黨委書記、局長胡道銀,市委副書記、市長邱麗新致辭,省地質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易萬元出席,副市長劉忠誠主持。
  • 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方敏赴省環科院青山湖科技城研發中心調研生態...
    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方敏赴省環科院青山湖科技城研發中心調研生態環境科技工作 2020-06-23 0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科大與山東省教育廳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李樹深指出,國科大與山東省有長期良好合作基礎,此次戰略合作,雙方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深化合作共贏,加大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力度,創新「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模式。國科大將在中科院「三個面向、四個率先」辦院方針指引下,持續推進科教融合,凝聚各方優質資源,為國家經濟發展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創新能力突出的高層次人才。
  • 省科技廳與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開展工作對接
    2021年1月12日, 省科技廳廳長張長斌、黨組書記郭大春會見了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副院長劉曉冰和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姜明、黨委書記蘇陽一行。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及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領導對省科技廳近年來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詳細介紹了研究所概況、主要科技研究領域與創新成果和下一步重點工作與需求。希望省科技廳能夠在科研平臺建設、科技項目支撐、科研人才和團隊建設等方面繼續給予支持。
  •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與華南農業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10日,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與華南農業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貴州省「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合作項目等方面籤署了合作協議,就未來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金忠秀 攝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華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王斌偉,副校長鄧詣群;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楊昌鵬,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徐成高等出席籤約儀式。
  • 互惠互利 合作共贏 義烏市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籤署戰略合作...
    2019-03-30 08:13 | 義烏商報資料圖為進一步提升區域水環境質量,加快推進義烏生態文明建設,昨日(3月29日),義烏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義烏長三角中心共建協議
  • 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與煙臺市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科學院
    根據協議,雙方將依託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平臺設施、人才團隊和科技成果集聚優勢,加強協同創新,重點圍繞海洋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軍民科技融合發展、高端智庫建設等開展合作,推進中科院煙臺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建設及藍色種業矽谷建設,為煙臺傳統海洋產業的升級轉換和新興產業培育孵化提供高質量的科技供給。
  • 省政府領導帶隊赴中科院商談省院合作事宜
    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嚴慶局長簡要匯報了座談會的成效。白春禮院長介紹:全國上下都非常重視科技創新。近期海南、河南和黑龍江先後來中科院交流,商談合作事宜。中科院提出 「三個面向」目標:面向國際發展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第三個面向就是要加強與地方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 【中國新聞網】重慶市與中國科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重慶市將與中國科學院在西部(重慶)科學城按照1個法人機構加若干科研單元的「1+N」的模式共建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統籌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科研人才等創新資源在渝集約發展,聚焦大數據智能化、生物醫學、新材料、生態環境等領域,重點建設面向產業創新、聚焦基礎科學前沿、培育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主要定位的三類高水平研究平臺,實現科教資源融合、體制機制創新、重大科研產出的一體化推進
  • 浙大與浙江省經信委、華為籤署合作協議,校政企合作再創新深入!
    5月10日,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與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共同促進教產深度融合,推進校政企密切合作。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金德水,浙江省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張金如,華為技術浙江區域代表方曉出席籤約儀式並講話。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與省經信委總工程師厲敏、華為技術知識傳遞領域總經理尉彥清分別籤署合作培養產業人才備忘錄、校企合作框架協議。
  • 中科院駐瓊單位召開科技合作座談會—新聞—科學網
    他提出,儘快推動中科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在海南實體化運行,共同構建符合海南生態環境的農業發展模式,探索科技成果產業化新機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示範,打造「海南製造」產業品牌,促進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實現海南南繁產業快速發展。   謝京表示,「十三五」期間,中科院為海南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