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聯合國為現代世界奠定了基礎,但它在挽救數百萬人生命的同時,也付出了機構臃腫、效率低下和相當昂貴的經濟代價。甚至有媒體悲觀地認為,70年前創建聯合國的興奮早已被沮喪和失望取代。
作為世界秩序的維繫者,聯合國自1945年成立以來,無疑做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圖片來自網絡)
「70歲的老糊塗擺不平麻煩」
今秋,聯合國迎來盛大的70歲生日派對,但誰會為「蛋糕」埋單,尚不清楚。英國《衛報》稱,按照最近的歷史軌跡,俄羅斯將否決「麵包師」的人選,或至少試圖賣給他一些武器;美國將不惜代價入侵「麵包店」;薪酬過高的官僚主義者會把這些都算在日常支出裡;維和部隊將作為「蠟燭」燃燒自己。至於味道,那必定相當粗製濫造。
老邁的聯合國似乎失去了活力。維和人員無法維持和平,工作人員拿著日益上漲的6位數薪水和各種名目的補助津貼卻無所作為,各種機構每年花費數百萬美元,印數千份報告,卻無力改變現實,許多決策都需經過漫長的程序。《衛報》認為,聯合國在70年裡花了超過5000億美元,其官僚主義「居功甚偉」。
2013年12月,中非共和國部族衝突令全國陷入騷亂,逾10萬人流離失所,難民署等聯合國人道主義機構趕赴救援。(圖/CFP)
據新加坡《今日報》報導,聯合國如今的年度支出在過去10年翻了一番,達到了上世紀50年代早期的40倍。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一線項目捉襟見肘,無法正常工作。
英國《獨立報》認為,世界不斷變化,但成員國數量從51個增至193個的聯合國也許不再適合這個年代。冷戰時期的國際秩序早已不復存在,地緣政治環境早已改變,由恐怖分子組成的非國家行為體和暴力極端主義成為最主要的全球安全問題,大規模移民、氣候變化、環境惡化、食品不安全等也在困擾著人類。阿拉伯衛星電視臺尖銳地批評稱,這些挑戰必須被快速響應,而這是「一個70歲的老糊塗擺不平的」。
正如美國《丹佛郵報》所說,聯合國在過去70年裡經歷了驚人成功和巨大失敗。它為世界提供了對話談判的平臺,但其管理不善、效率低下和官僚主義受到了嚴厲批評。
「沒有哪個機構像聯合國一樣,在好的時候令人振奮,在糟糕時又如此令人沮喪。」澳大利亞前外長加雷斯·埃文斯向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強烈批評聯合國的運行方式。他說,努力推進聯合國改革是「我嘗試過最堂吉訶德式的愚昧狂想和徒勞無功」。ABC稱,這是外交官和聯合國官員的共同感受。
曾任英國國際發展部部長的瓦萊麗·阿莫斯承認聯合國是有價值的盟友,但哀嘆其效率太低。就連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海倫·克拉克都承認:「當我開始了解這個神秘、錯綜複雜的機構,我不得不說,這些批評有一定道理。」
聯合國「從一開始就不完美」
回顧第一屆聯合國大會時,美國《時代》周刊發現,從糧食安全、難民、地區衝突到核武器,當今世界面臨的問題與70年前有著驚人的相似,第70屆聯大「仍能聽到歷史的迴響」。以至於《衛報》忍不住要問:70年時間,5000億美元,聯合國究竟實現了什麼?
無視聯合國過去的巨大貢獻和成就當然並不公平,但不可否認,當今世界的確面臨嚴重危機,且聯合國這個「生鏽的品牌」難以解決,和平仍是虛幻泡影。
「就像每個人說的,你必須得創立聯合國,但它從一開始就並不完美。」曾在聯合國擔任高級職位的紐西蘭影子外交部長大衛·希勒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他認為,聯合國的能力不容忽視,只是被不稱職的官員和繁文縟節拖累了。
事實上,聯合國的願景和目標並無不妥,只不過它還沒有成功將共識變為現實。但無論好壞,聯合國是世界的一面鏡子。正如其第二任秘書長哈馬舍爾德所說:「聯合國的建立不是為了把人類送進天堂,而是從地獄中拯救人類。」在二戰剛剛過去、原子彈的陰影蔓延全球之際,他所指的地獄並不難想像。
《衛報》指出,聯合國如何解決這些不完美的問題,決定了它如何定義自己在21世紀的角色。而改革的關鍵問題,是如何結束繁文縟節和官僚主義,確保有效的監督和問責機制,以及如何使其治理結構符合當前現實。
2015年3月,紐約聯合國總部大樓內舉辦關於敘利亞戰爭的攝影展。一名代號「凱撒」的敘利亞軍警拍下了這些照片,聯合國希望這些展現飢餓、窒息致死以及挖眼酷刑的圖像引起人們對戰爭的深思。(圖/CFP)
聯合國還有未來嗎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沙希·塔魯爾在捷克「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撰寫專欄稱,面對不斷增加的全球問題,「聯合國還有未來嗎」已成為許多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塔魯爾的答案是,聯合國仍是全球治理體系的關鍵,其貢獻不應被一筆勾銷,並且它已成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環境惡化、疫情、戰爭和難民潮等無數問題的停靠港,因為沒有任何國家能獨自解決這些難題。因此,聯合國仍在發揮重要作用,而且能滿足21世紀的需求。它需要改革,不是因為它失敗,而是因為它值得人們投資。
換句話說,70歲的聯合國仍然強大,只是必須適應新變化。
為此,《今日報》給出的第一個建議是增加對聯合國的資金投入——高收入國家每年人均貢獻至少40美元,中上收入國家每人8美元,中下收入國家2美元,低收入國家1美元。該報稱,這些貢獻僅相當於各國人均收入的約0.1%,聯合國卻能得到750億美元來完成其重要項目。
第二,整個系統必須精簡機構。秘書長的選擇必須透明和民主,而非由5個常任理事國秘密「加冕」。
第三,儘快改變聯合國安理會的組成不反映全球地緣政治現實的現狀。亞太地區逐漸成為最具活力的地區,承擔越來越重要的全球角色,更佔據世界人口的55%、全球年度收入的44%,但只有20%的席位。這無助於恢復地域平衡,對聯合國的合法性構成了嚴重威脅。(文/高珮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