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白龍馬馱唐僧西天取經有功,最後被如來佛封為「八部天龍」。
講真這是殊榮,白龍馬前身是一條小白龍,因觸犯天條被罰下天界,觀音菩薩普度眾生,讓小白龍立功贖罪做了唐僧取經的腳力。
取得真經後,白龍馬功德圓滿被如來在化龍池裡恢復了原形,白龍馬脫胎換骨由一匹馬恢復到原來龍的形態。
將白龍馬推入化龍池,那馬打個展身,即退了毛皮,換了頭角,渾身上長起金鱗,腮頜下生出銀須,一身瑞氣,四爪祥雲,飛出化龍池,盤繞在山門裡擎天華表柱上。
說實話即便不封白龍馬為「八部天龍」,小白龍也算得道升天了。
為了進一步獎賞白龍馬,如來命其盤在南天門華表柱上,這時有人不理解,說讓小白龍盤在柱子上,成了天宮的看門了,這不是明升暗罰小白龍嗎?
不要誤解如來,如來佛和小白龍又無仇無怨,為什麼要懲罰他呢?
首先白龍馬脫胎換骨化龍,這就是對他「努力工作」的肯定,否則馬的身份永遠是做人的苦力。
那麼化龍就達到極致目標了?
顯然不是,龍在人間是至高無上的動物,但在天上龍是玉帝和天宮神仙盤中的一道美味,這道菜就叫「龍肝鳳髓」。
當然了,被吃的這些龍地位較低,白龍馬如果沒有如來這個靠山,有可能成為盤中餐或被欺負。
比如東海龍王身份夠高了吧?他的兒子敖丙不是一樣被小孩子哪吒抽了龍筋?
還有當初和袁天罡的叔叔袁守誠打賭的涇海龍王,不是一樣被玉帝斬了嗎?
一個有犯罪前科的小白龍,如果沒有如來做靠山,他的命運可想而知?
如來也想到了這些,為了進一步保護小白龍,避免被吃掉或者受欺負,讓他盤到南天門的華表柱上。
表面來看小白龍成了個看門狗,猜測如來不過是利用小白龍威武的外表,讓諸神仙進門有一種肅然感。
即便這樣如來佛也沒有過錯,這叫「人盡其才,物極其用」。龍喜歡盤在柱子上,這樣能夠體現其威武,再就是龍這種姿勢比較舒服,總不能讓龍盤在地上吧?
龍最愜意的姿勢是在海裡或天空中遨遊,這是其工作形式決定的,龍要巡視四方,負責一方的安全。不過真正得道升天的龍是進入權力中心,在如來身邊工作。
小白龍盤在柱子上看似不能隨便活動,但華表柱可不是一般的柱子,而是權力的象徵,這就好比龍椅一樣,龍椅可不是一般的椅子,不是隨便都能座的。
華表柱也是這樣,不是任何一條龍就能盤在上面的,這得有資格。
小白龍盤在象徵進入權力中心的門前,天上的玉帝不可能把自己門面吃掉。
另外民間有句話叫做「宰相門前三品官」,意思是說為宰相看門的人權力很大,官員要想進門見宰相都要聽看門的,看門人想讓你進就進,不讓你進你也沒辦法。
在西天取經的最後,如來佛門前的那些神仙不是個個勒索錢財嗎?畢竟縣官不如現管,要想進門拿錢來,唐僧一行人不一樣乖乖奉上銀子嗎?
大家不要誤解如來的智商,如來知道這裡面的貓膩,所以把一個肥差賞給了小白龍。
小白龍盤在柱子上,白天威震諸仙,到了晚上,那些想走後門的神仙,不打點小白龍能讓其進門嗎?
想見如來首先要過小白龍這一關,沒錢休想進去。如來的看門諸仙早已為小白龍上了一課,大家心照不宣。
大家不要以為小白龍就一直盤在柱子上一動不動,這種想法太out了,小白龍有幻化的本領,看似他還盤在柱子上,實則他早已私自下凡遊戲人間去了。
小白龍只要瞞過如來佛,誰敢查他的崗?
綜上所述,大家不要只看表象,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有時不能理解神仙的心思,這說明我們的層次不夠高,「如來佛」的心思最好不要亂猜。
文/秉燭讀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