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介紹了現實中香港十大兇殺案的前五名,今天就為大家講一講剩下的五樁案件吧~(上集請戳 盤點香港現實中的十大兇殺案,那些警匪劇裡的可怕原型(上))
看看有哪一些是你在電視劇中似曾相識的情節?
6、溶屍案
如果說上期的幾樁案件都因毫無人性的殺戮而顯得冰冷,那這一個案子則是因為炙熱的感情而變得悲壯唏噓。
渣男黃大衛生性風流,女友眾多,在一次腳踏兩條船時引起了兩個女友的爭風吃醋。
其中一位是個空姐,她在1989年5月的一個凌晨接到電話後,匆匆去了黃大衛住所跟另一名女友攤牌,沒想到自此一去不返。
黃大衛的鄰居稱在早上聽聞兩名女子在屋內爭吵,不久聽聞一名男子叫他們閉嘴,隨後爭吵聲就沉寂下來。
直到六天後,警察接到投訴,懷疑有人在案發單位製毒,前往調查時除了檢獲少量古柯鹼,還在浴室中發現了一個大鐵箱,傳出濃烈的酸臭味。
警方把鐵箱打開後,映入眼帘的是一具浸泡在腐蝕性液體內的女屍!下半身已經溶解,上半身已腐蝕得如喪屍一般,極為恐怖。
隨後黃大衛及其女友被逮捕,兩人在審訊時守口如瓶,加上屍體被高度破壞,無法判斷具體死因,只能以失蹤人口的方向調查死者與兩名嫌疑人的關係。
1990年,兩名被告被判處死刑,但由於兩人都提出上訴,使得案子在1992年被批准重審。
在兩年拘留期間,黃大衛跟來監獄探訪的一名女社工日久生情,還在獄中結婚,而這名女社工在案子重審期間更是當庭跪地求情,聲稱丈夫無罪,成了當時的熱話。
而渣男與女被告兩人的證供本是各執一詞,但在上訴期間女嫌疑人突然改變供詞,將一切獨攬上身,令黃大衛得以當庭釋放。
女被告也由謀殺改判為誤殺,於1994年被釋放。
自此,這部轟烈得畸形的愛情狗血劇便落幕了。
雖然我們不知道這兩人如今是否已經走回正道,但他們的這段故事被葉童、吳鎮宇主演的電影《溶屍奇案》和李麗珍主演的《郎心如鐵》記錄了下來。
如果你看過電影《十二夜》,那你一定會記得這句話——「小心那些熱戀中的人,因為他們都是瘋的!」
這用來形容這樁案件簡直再適合不過。
7、康怡花園烹屍案
情感問題向來令人無奈,而這也成了這樁案件的導火索,只不過這裡的男女主人公已經不是情侶,而是夫妻。
1988年2月的一個下午,康怡花園D座單位一戶人家的28歲女兒正準備出門時,發現其母馬潔芝正在擦地,鼻孔之間有血跡,而父親卻不見其蹤。
在她的詢問之下,其母說道:「你爸爸想用毛氈悶死我,所以我已經用鐵錘殺死他!」
女兒下意識想推開父母房門尋找父親蹤影,但遭到母親阻止,自此她再也沒有見過父親。
起初她以為母親只是開玩笑,到真的相信時又不忍心揭發母親罪行,最終過了一個月後,由女兒的叔父向警方報案。
原來,馬潔芝的丈夫因為嫌棄妻子生不出兒子,於是在外面包二奶。馬潔芝察覺之後,聯同弟弟和兩名工人,將丈夫綁架,威脅他與同居女子斷絕關係,並索取數十萬元。
丈夫不同意,在第二天自行鬆綁後,拿起妻子準備的一碗粥襲擊她的頭部,引得妻子用鐵錘還擊,混亂間將丈夫擊斃。
事後為避免屍體有血水滲出及發臭,馬潔芝用電鋸、鐵鋸將其分屍,並放入焗爐及大煲煮熟,分多次當作垃圾拋棄,同時將屋內所有血跡都清洗乾淨。
當時,鑑證科化驗師曾經到現場搜集證供,見到屋內連一件傢俬都沒有,亦無任何屍首,只發現些許血跡反應,總體處理得非常乾淨。
由於80年代末香港未有DNA鑑證技術,化驗師只能夠檢驗到血型,但血點實在太小,根本無法證實是否屬於死者,令此案成為全港第一宗找尋不到屍體的肢解案。
不過,因為馬潔芝在供詞中已承認殺死丈夫,又因其患有精神疾病,最終只判處了誤殺罪,於1995年獲釋。
這起因重男輕女而導致的情殺案,也成了世人的警示,在感情與社會陋習夾縫間生存的女性,不管是隱忍還是爆發,總歸是一場悲劇。
8、佳寧謀殺案
香港作為一個金融都市,固然少不了很多企業家創業的故事,但其中也不乏以卑劣手段上位的人。
佳寧案就是一樁發生於1980年代的大型貪汙詐騙案件,佳寧集團的創始人陳松青便是主犯。
他以各種非法商業手段創造了香港一個又一個的財富神話,企業上市不到兩年就能夠與香港第一大銀行平起平坐,陳松青也得以和包玉剛、李嘉誠相提並論。
但這一切都在1983年9月隨著警方調查佳寧而開始崩塌,10月佳寧集團便正式清盤,創下香港和全亞洲最大宗公司倒閉事件,陳松青也繼而被捕。
那這更謀殺案有什麼關係呢?
奇就奇在,三個和案件有密切關係的人卻相繼死亡!
在陳松青被捕前,曾向馬來西亞裕民財務借入大筆資金,但卻與佳寧的帳目不符,於是裕民財務的財務總監伊巴謙專程到港負責核查。
不久後,伊巴謙的屍首便被發現棄置於大埔火車站附近的蕉林內,警方相信他是遭人勒死。
警方後來拘捕名為麥福祥的馬來西亞華人,他在審訊時聲稱陳松青是該謀殺案的指使者,但該指控遭到陳松青律師的否認。
在謀殺案開審前一天,負責佳寧產業交易的律師溫樹寶又離奇身亡,被發現在寓所泳池溺斃,最後證實是自殺。
曾審理佳寧案的法官柏嘉,在審結陳松青等人後一年,於賽普勒斯發生交通意外不治斃命;柏嘉太太於93年亦宣告破產。一切都十分詭異。
而陳松青最終也只被判了三年,其中一年還是在羈留病房中度過,印證了那句「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名場面在埋堆堆APP可以看到哦!
由於這樁案件當年轟動全港,無線電視劇《廉政行動1998》中的一個單元便映射了此案;
今年熱播的《黃金有罪》也以該案為原型進行了改編,由張兆輝飾演角色原型陳松青,那句「黃金本無罪,貪婪的人使黃金有罪」成了該案一個深刻的批判。
9、三狼奇案
有錢人雖然有為所欲為的時候,但遇到意外也難免會招架不住。
1959年6月,富商黃錫彬的兒子黃應球於銅鑼灣清風街被三名戴著豺狼面具的匪徒綁架。
黃應球在被禁錮期間曾一度逃脫,但卻被抓回,並以鐵鏟從後腦勺猛擊殺害,隨後三狼把黃應求的耳朵割下,連同一封匿名為「野狼」的勒索信一起寄至黃宅,要求黃家支付贖金50萬港幣。
黃錫彬拒絕向綁匪交納贖金,而他妻子則出五萬元港幣懸賞花紅,但未有線索,黃應求從此消失無蹤。
禍不單行,1961年初,富商黃錫彬亦遭到了綁架,寄給黃家的勒索信上,署名又是「野狼」,黃錫彬的侄子按綁匪要求交納了50萬港幣贖金,17天後,黃錫彬獲釋。
不久後,新界元朗居民鄧天福因為與三狼起爭執而被殺害,並被埋在黃應球屍體所在的一個小山坡上。
案情一直毫無進展,直至年底,三狼的另一名黨羽「蛇仔明」因為與三人分贓不均,在被追殺途中獲警察救回,隨後將整件案件和盤託出,令三狼落網。
原來,三名綁匪中有一名還是黃錫彬的遠房親戚,而三人最終在1962年11月被處以絞刑。
這起驚天綁架案為死者家人帶來了無法挽回的悲劇,而期間各種令人唏噓的情感也於1989年被鄭則仕、梁家輝和徐錦江主演的《三狼奇案》還原於大熒幕。
10、秀茂坪燒屍案
成年犯罪理所應當要伏法,而青少年犯罪往往都伴隨著爭議,但正因為「他只是個孩子」都能做出人性泯滅的事情,才更令人心寒。
1997年的香港便發生了一樁在社會上極為震撼的童黨燒屍案,一度引發了人們對青少年教育的討論。
事源在一群未成年人組成的黨羽中,一位16歲的少年陸志偉不滿大家經常欺負患有輕度智障的37歲清潔工人陳木清,勸其報警求助。
不料卻被其餘14人認為陸志偉出賣他們,繼而對其進行禁錮,以及多番虐打,導致陸志偉傷重不治。
鬧出人命後,14人不僅毫無反省,更兩度焚燒陸志偉的屍體,之後棄於垃圾房,企圖毀滅證據。
遭童黨打傷的陳木清其後到醫院求醫,並趁機揭發此事,令警察得以將14人全部抓捕歸案。
最終四人被判處終身監禁,其餘人也受到了不同的刑罰,首腦人物更在獄中患上肺癌而去世,原本大好的青春年華被他自己親手毀滅。
該事件被改編成電影《三五成群》於1999年上映,高度還原現實案件,而片名則截取自「三五成群,沒個好人」這句俗語,諷刺意味十足。
香港這十大兇殺案在社會上的震驚程度,完完全全可以組成一部現實版的刑偵片。
而當我們看著一樁樁充滿無奈的案件時,除了恐懼和嗟嘆,更該看到的是背後的原因,它們也許是文化習俗的壓迫、社會體制的殘缺,抑或是偶然間一閃而過的邪念。
漫漫人生路上總有多道岔路,世間萬物的誘惑也數不勝數,如果無法從一而終保持自身的善念,無需等到法律制裁,生而為人的意義便已失去。
願我們永遠懷揣光明,讓內心永保明淨。